王星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每一個經濟體都順應時代的洪流,探索改革創新之路。在總書記“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的號召下,蘇州高新也進入了聚力創新之年,以脫胎換骨之決心探索發展新格局。在轉型之變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堅守服務區域經濟之不變。
砥礪前行20年,開啟轉型之路
州高新逐步形成了以地產、旅游、環保及金融四大板塊為主的業務布局,同時涉足高新技術產品的投資、開發和生產,以及基礎產業的市政工程等。目前公司直接控股子公司7家,間接控股子公司15家,參股企業17家,總資產達204億元,這是蘇州高新20余年砥礪前行的碩果。我本人是江蘇省靖江市人,西安交通大學EMBA,2003年入職蘇州高新。
在樓市蓬勃發展的20年,蘇州高新抓住機遇,積極發展房地產業,并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實施多元化布局,先后收購蘇州樂園、新區新寧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公司,穩步擴大利潤來源。2016年,公司積極把握區域房地產市場利好,加速去化,逐步夯實經營基礎,實現營業收入55.83億元,同比增長71.76%,其中商品房銷售結轉占比86.45%,游樂服務收入居次占比5.35%。
然而,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推進,樓市政策持續緊縮,行業面臨整體轉型升級的壓力。2017年初,蘇州高新各板塊開啟了探索轉型之路。面對樓市的寒潮,公司踐行多元化經營,與國內優秀房企開展深入有效的業務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穩定產業收益,并致力研究“商改住”、“人才公寓”等政策,力求實現企業價值與服務區域經濟并行;面對旅游淡季資源閑置,公司推出森林小鎮的概念,成就了季節性旅游產品全季經營的案例;面對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子公司福瑞融資租賃將結合區域背景,以智能制造產業金融服務聯盟的形式來創新模式,提供專業化且多元化的融資產品。污水公司、高新物流等板塊也紛紛從工作思路、經營模式上推陳出新。
為了提升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蘇州高新以創新為主要驅動,不僅對已有產業提出轉型思路和方向,也精心謀劃高新產業的藍圖,開啟新征程的探索。
凝心聚力促轉型,謀劃高新藍圖
“創新”、“改革”已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被提及83次,可見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
去年11月,江蘇省提出“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此背景下,蘇州高新區“十三五”著力開展“兩高兩新”行動實踐,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創新引領示范區。
隨著國家及區域戰略的實施,蘇州高新也凝心聚力促轉型,踏上從地產為主向“高新技術”轉變的新征程。在轉型路上,公司將以改革創新為使命,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己任,以發揮國有上市平臺與區域發展的協同功能為特色,圍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的戰略定位,調整產業結構,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積極探索新興產業,向“高”、“新”產業方向發展。蘇州高新將圍繞全區“兩高兩新”的戰略部署,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股權投資,強化非銀金融、特色地產支撐,實現有力的跨越。
今年3月,借助區域背景優勢,立足于區域高新產業資源,蘇州高新擬收購區內重點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跨出向“高”和“新”產業轉型的第一步,畫下高新藍圖的第一筆。對于收購設想,公司將以東菱振動為公司制造業板塊發展落實點,圍繞其上下游產業鏈,有序提升制造業規模和效益,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與生產要素流動,服務區域經濟。
在未來20年,蘇州高新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以聚力創新的決心和有序合理的探索,逐步發展成為高新產業發展平臺投資商——瞄準高新產業,響應國家戰略,服務新區經濟,實現企業戰略跨越與市值提升,完成高新藍圖的鴻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