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平
摘要:完全依靠教師來傳授知識、講解習題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對學習難免產生惰性情緒,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使學生養成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獨自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及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主要從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出發,以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為探討方向給出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效率;教學模式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使課前預習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會限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交流小組的開展會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視野;探究式實驗的缺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一、設置課前教學提綱。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知識復雜程度較高,而且教師需要在并不算多的課堂時間內把教學計劃要求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會比較吃力,這就需要教師采取適當手段解決學生對知識掌握吃力、改善學生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教學節奏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設置課前三維導學提綱的方法,對下一節課需要講解的知識重點、難點,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設置教學提綱,讓學生結合教學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前預習,通過自主預習、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標記,再帶到課堂上結合教師的講解進行理解,這樣會加深學生對問題的印象,從而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如,學習原子核外電子運動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提綱:什么是原子核外電子?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是什么?如何利用現有材料制作原子核外電子模型,有哪些注意事項?核外電子是怎么運動的?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開設學習交流小組。組織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效教學課堂的打造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不僅需要教師自身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思維與自主掌握知識的能力。傳統教學課堂模式中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就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對習題解題思路詳盡的講解使學生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不懂變通,只會死板地去套公式解題。然而解題過程需要學生懂得變通、自主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變通地去做題,這樣才會把每一道題都做對。所以,學習交流小組的開設為培養學生掌握變通、靈活、多角度的解題思維方式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對于一些課堂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大多數學生對解題思路沒有頭緒時,不妨將學生按照區域劃分成幾個學習交流小組,改變以往一遇到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求助于教師的模式。開設交流小組可以綜合集體思路,集思廣益,小組交流討論,將疑難問題一步一步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充分調動所學知識,竭盡能力去思考,同時每個人又了解了其他同學的解題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在交流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
三、注重探究實驗的設置。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時代下的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更加注重的是個人的實際能力與綜合素質,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個人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實驗的開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瘜W學科的教學離不開實驗教學手段的運用,而探究實驗更是鍛煉學生實踐操作、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探究實驗,教師應做好引導的職責,充分解讀課本知識,設計有意義、有實際操作價值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去探究。學生作為探究實驗的主體,可以在展開實驗前結合所學知識,搜集相關資料,自主準備實驗需要的儀器、試劑等,設計實驗步驟,在探究中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提出問題,并能夠對實驗中突發的各種問題迅速判斷,采取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靈活應對各種狀況。探究實驗的設置使學生體會自己動手獲得成功的喜悅,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使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新課程改革下的化學教學需要教師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具有不斷發展的潛力,教師應改進教學方式,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從旁監督、適時調整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