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同橋
摘要:對于高中生物教學,新課標要求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生物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創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生物課實踐創新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創新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通過生物實驗能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生物知識概念,使學生對生物課內容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徹。利用生物實驗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筆者根據多年生物教學實驗經驗,就如何創新生物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做法。
一、做好教材規定實驗,加強實驗基礎能力培養
1.加強生物實驗設計能力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教師首先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實驗能力。加強實驗設計方法的培訓,教師要教給學生認真研究實驗的原理和目的,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實驗設計方案,并能做到正確預測實驗結果。重點是要培養和訓練學生對實驗設計方案有一個整體思路和設想,要有較強的可操作、可重復性,及科學性、嚴謹性。
2.加強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培訓
教師要加強對實驗中常用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訓,并要求學生能做到牢固記憶和熟練操作實驗方法,還要能做到用文字進行論述表達的能力。
3.加強實驗觀察能力培養
要培養學生細心的觀察能力,使其掌握觀察實驗現象的重點內容,包括多種觀察能力,直接觀察能力。例如,利用顯微鏡進行原生質流動的觀察;對比觀察能力,如進行有關酶的活性實驗觀察;分析統計觀察能力,如,進行分離定律的模擬實驗等。
4.加強對實驗的總結能力
書寫實驗報告的內容包括實驗的設計方案方法、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概括和總結與評價等能力。
二、創新實驗方法步驟。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
在以前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實驗課是由教師先準備妥當實驗儀器設備、實驗素材等用品,花費精力心思設計好試驗方案、操作步驟等流程后,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儀器操作,教給學生實驗過程中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問題以及有關的實驗注意事項。這樣在實驗課上,學生不需要進行思考,只需要按照教師設計的方案、步驟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操作就可以完成任務,這樣的實驗學生沒有動力。為此,可把實驗方法、步驟改為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與操作步驟,通過這樣的實驗步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比如,讓學生設計植物向性運動實驗的方法步驟,并要求學生大膽創新,不必局限于教材上的實驗方法、步驟和材料,可自主設計和選擇實驗方法和材料。學生在利用課余時間,查閱大量實驗資料,充分利用身邊的實驗材料來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實驗方案、步驟。如有的學生將植物睡著栽,結果葉總是向上生長,根總是向下生長,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三、培養學生實驗骨干。創新生物實驗組織形式
許多教師在進行生物實驗課教學時,一般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先講解實驗方法操作步驟,之后再給學生進行操作示范,再之后讓學生進行操作實驗,教師在實驗現場進行巡視指導。由于學生實驗前沒有進行充分預習,實驗課堂時間有限,經常是學生對實驗一知半解,遇到的問題很多,弄得教師應接不暇。由于一個教師在實驗課上應對很多學生,常常是忙得暈頭轉向,而學生實驗搞得稀里糊涂,實驗效果很差。為此,教師要創新生物實驗的組織形式,選擇幾個學生進行強化培訓,使他們成為教師實驗的小助手,來幫助教師進行生物實驗課的教學。比如,在講授《植物細胞質璧分離與復原》這節實驗內容時,可在實驗課前一天,選擇幾個動手實踐能力強的學生進行強化培訓。讓他們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方法步驟,然后再對這些實驗小助手進行反復強化操作培訓,這樣在進行生物實驗課教學時,這些小助手就能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既減輕了教師的壓力,又增強了實驗的效果。
四、自主生物實驗材料。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生物實驗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實驗中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實驗材料。對于同一個實驗,各個實驗小組可以自行準備不同的實驗材料。例如,在進行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這個教學實驗時,在課本上選用的實驗材料是菠菜。而在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時,學生可以準備菠菜、蘿卜葉、甜菜葉、油菜葉或各種觀賞樹木的葉片以及雜草葉等,學生選擇了眾多的實驗材料,各種葉片色索的不一致,極大地豐富了實驗的過程。總之,要想創新生物實驗教學,就要轉變理念,突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培養學生自主實驗能力,并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