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知識是需要學生牢記的,這就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記憶,這就離不開朗讀和背誦。朗讀和背誦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說,朗讀和背誦是一種技能本領的體現,所以,經常性地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活動,是提高他們英語水平的最有效途徑。
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與人交流的都是漢語,即使學了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從而導致好多學生不會讀英語單詞、句子、課文。這樣的語言環境及所帶來的后果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訓練,也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重視英語的朗讀與背誦有好多好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可行性強
朗讀與背誦對環境的依賴性小,幾乎可以不受環境和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地完成。教師不必刻意創設情境,只要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和朗讀背誦的內容,學生就可以在課外任何時間完成。
二、鍛煉、提高記憶能力
背誦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而且通過背誦還可以培養和鍛煉人的記憶能力。朗讀是綜合性的語言操練,即器官口、眼、耳共同參與的訓練。首先,文字留給我們的不過是視覺印象。當你在聽到這個詞的聲音,你會產生反應,加以識別。可見朗讀也有助于聽力訓練。朗讀通過口腔運動促成記憶,即所謂的“運動記憶”,這比靜態的視覺形成的記憶要深刻得多。在這些“硬件性能”得到不斷優化的基礎上再去記憶背誦,那學生的記憶能力會毫無疑問地得到不斷的鍛煉與提高,這對整個學習過程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有效鞏固所學知識,養成外語思維
朗讀和背誦對單詞和短語的記憶有很大幫助。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學習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整篇文章,讀得多了,背得多了,學生知道的知識點也就多了。如,學生熟練背誦了句子“It takes me ten minutes to go to school by bus.”也就理解記住了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的句式。學生在反復朗讀和背誦英語課文的過程中,會密切注意英語的表層細節,在不斷強化英語標準表達方式的同時,必定會理解并掌握對同一種客觀現實在把英語作為本族語的外國人思維中形成的不同的概念和判斷,也必定會形成外語思維。
四、積累知識,培養語感,擴大視野
英語能力的形成離不開英語素材大量的輸入與積累。學生反復朗讀甚至背誦英語素材,就能夠不斷地增加詞匯量,掌握高層次的句式和優美的句子,豐富自己的語料庫。在英語朗讀和背誦的時候,除了直接相關的感官——嘴處在最積極的狀態外,其余的器官如眼、耳、腦等也都在參與。學生朗讀的次數多了,背誦的次數多了,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有助于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其實,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實踐中碰到過。有些學生在做英語完形填空時,能正確選出或填出所遺漏的詞,問他理由,他卻說得不是很清楚,只是感覺填這項讀著通順。殊不知,這就是語感在起作用。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美在被賦予聲音的外殼后才能最充分地表現出來。一篇小說,朗朗讀來,不覺走進作家所描繪的世界,便可更深刻地體驗異國風情,感受異國文化。
五、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改進語音
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課堂上重視對學生朗讀、背誦技巧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實踐證明,初中英語教學中,朗讀和背誦的重要性十分明顯,也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學生長期堅持英語朗讀與背誦,無疑是為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增添砝碼,我們老師務必要做到這點。
一般來說,在要求學生會讀短文之前,我們通常會先幫助學生攻克詞匯的正確朗讀,然后是短語的朗讀,最后才是語篇的朗讀。在學生能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的前提下,再讓學生通過模仿課文錄音去完善學生的語音語調。學生的童音是非常好聽的,老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這一優勢,從而調動他們朗讀的積極性。在背誦任務上,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分層要求,如,班上有個別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差,我就只要求他們能不結巴地順利讀完就行;基礎好一點但記性不太好的學生,我就利用板書降低難度,幫助學生理清脈絡,分清層次。
實踐證明,朗讀和背誦的教學搞好了,不但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了,還會提高學生的聽、說、寫能力。因此,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學生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