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雙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王 雙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0)
目的 探討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8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3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研究組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41/4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4.4%(32/43)(P<0.05);住院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訪6個月,研究組患者血脂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隨訪12個月,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尿激酶;阿托伐他汀
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心血管內科急重癥,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1]。該病治療關鍵是盡早溶栓治療,開通冠狀動脈[2]。尿激酶是臨床上常用的溶栓性藥物,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上有較好臨床效果,但在再通率明顯低于新型溶栓性藥物[3]。本研究以8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3例。研究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5~75歲,平均(60.5±10.6)歲;發病到就診時間1~9h,平均(3.6±1.3)h;心肌梗死部位:18例廣泛前壁,16例前間壁,6例下壁,3例前間壁+前壁。對照組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45~75歲,平均(60.8±10.2)歲;發病到就診時間1~9 h,平均(3.5±1.2)h;心肌梗死部位:16例廣泛前壁,16例前間壁,7例下壁,4例前間壁+前壁。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糾正酸中毒、維持水電解質等。在此基礎上給予研究組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融入150萬U尿激酶靜脈滴注,30min內滴完;20mg阿托伐他丁晚間口服,1次/d。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定標準[4]觀察兩組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隨訪6個月血脂變化情況、隨訪12個月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治療后血壓升高,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患者治療后血壓明顯回升,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變化或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2.2 住院時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住院治療過程中,研究組出現腹脹、惡心及頭暈各1例,發生率為7.0%;對照組出現2例惡心,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適各1例,發生率為9.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血脂變化對比 隨訪6個月,研究組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血脂變化對比(x±s,mmol/L)
2.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隨訪12個月,研究組出現腦卒中、心力衰竭、再發心肌梗死及死亡各1例,發生率為9.3%。對照組出現4例腦卒中,4例心力衰竭,3例再發心肌梗死,3例死亡,發生率為32.6%,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較高。而ST段抬高心肌梗死發病率約占全部急性心肌梗死的30%[5]。心肌缺血性損傷是因心肌缺血、缺氧導致的心肌細胞壞死。而且,心肌梗死導致組織損傷的關鍵因素并非缺血,而是在血液供應恢復正常后,這部分重新得到血液供應的組織細胞受過量自由基的攻擊,致使患者產生心律失常、再灌注損傷等不良反應[6]。從這個意義上講,降低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改善患者預后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7]。
尿激酶是臨床上常用的溶栓制劑,能對纖溶酶活性進行激發,且無抗原性,不會導致患者出現過敏反應。而且,尿激酶能直接滲入血栓,對血栓中纖維蛋白溶酶原進行激活,溶解血栓。阿托伐他汀能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進行改善,對損傷的內皮細胞進行修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此外,阿托伐他汀還能提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活性,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保護心腦血管[8]。本研究結果顯示,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能改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綜上所述,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1]吳小員.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救治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32):125-126.
[2]毛劍輝,劉遲.阿托伐他汀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療效[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20):75-78.
[3]陳澤芳,陳宋璋,王曉群.替羅非班聯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冠脈介入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3):27-28.
[4]原佺.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2):155-156.
[5]霍宏健,張紅.尿激酶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2):6498-6499.
[6]吳群輝.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應用氯呲格雷、阿司匹林聯合溶栓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J].當代醫學,2015,21(30): 132-133.
[7]王又和.阿托伐他汀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療效的影響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9):4344-4346.
[8]陳德春,王虹艷,曲鵬,等.阿托伐他汀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療效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3, 18(1):33-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