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賈啟龍
從改革強軍實踐看如何搶占短視頻風口,打造軍媒新平臺
□ 文/賈啟龍
“短平快”特點的短視頻如何為部隊宣傳思想工作所用?軍隊系統應站在爭奪網上意識形態斗爭制高點,適應新媒體傳播的新形勢,不斷匯聚全軍官兵堅定理想信念投身改革強軍偉大實踐,以及社會各界群眾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強大正能量。本文是相關理論分析與實踐集納。
短視頻 國防建設 強軍實踐
當前,官兵成分結構、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95后新兵陸續走進軍營,他們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比之前任何一代更強。一個現象級社交媒體的出現,通常意味著這些年輕人某些生活方式的改變。面對短視頻這個既可更多個性化表達,又可在社交關系鏈中形成裂變式傳播的新平臺,他們更是熱情高漲。在快手APP上,眾多官兵熱衷通過秀才藝、展示訓練生活來吸引關注,進行自我展示。觀察發現,當智能手機逐漸在軍營放開后,不少官兵每天更新一條以上視頻,涉軍題材易受關注。因此這些官兵的粉絲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幾十萬,筆者關注的賬號粉絲總數達百萬量級。
年輕官兵在不違反安全保密規定情況下,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塑造部隊形象,本是好事。然而,其背后的隱憂絕不能忽視。有的官兵穿著現役軍服、佩戴相應標識,展示的卻是低級搞笑、博取眼球的內容;還有的官兵撕掉標識、軍銜,認為這樣便可以任性拍攝上傳;甚至有的地方人員穿著迷彩服、佩戴相應軍銜標識,當起了“偽裝者”,上傳了大量諸如企業軍訓、培訓的相關內容……知名的短視頻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動輒幾千萬,且多是年輕人,是現在和未來兵員征集的主要對象,加上短視頻平臺正加速與社會化媒體融合形成裂變的傳播效應,這些以軍人名義進行自我展示的不少內容,無疑在廣大群眾中不同程度的損害了軍隊的正面形象。
面對存在的問題,一些部隊同志認為應將官兵發短視頻的行為一禁了之,然而,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的一樣,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時代變了,官兵成分結構、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一味“圍高墻”“扎藩籬”式的層層圍堵,能堵得住嗎?如果能通過“疏”的方式,構建引導軍隊系統的短視頻平臺,完善采編發流程,因勢利導,效果會怎樣呢?
(一)95后新兵大多思維活躍、表現欲強、渴望被關注,通過在短視頻平臺上的合理化自我展示,必將調動其愛軍精武的熱情。同時,作為全軍性的短視頻平臺,通過平時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全軍將士都可實時感受到改革強軍的強烈脈動,更加堅定投身這一偉大實踐的決心信心。
(二)化“堵”為“疏”的更深層次目的是防止“醉太平”。比如當軍人來到一座現代化城市,看到公交站臺上的“軍人免費”,他們的內心是感動的、光榮的。但上車后,當他掏出證件準備“享受”這一優待時,周圍異樣的目光,會讓他們伸出去的手縮回來。此后,有的官兵便不再敢掏出證件了,不愿意為區區幾塊錢而接受一次眾目睽睽的“審判”。在售票窗口、掛號窗口、辦事窗口,當軍人看到熟悉的“軍人優先”,他們的內心是“糾結”的,因為軍民之間的溝通、理解長期未得到強化,相關氛圍在稀釋,許多群眾陷入了誤區,覺得戰爭已經遠去,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意識開始淡漠。出現了不關心國防只追求物質利益的情況,這種國防意識的缺失,會直接影響到軍人應有的榮譽感。
(三)正面引導的需要。縱觀當前國內網絡媒體的涉軍報道,不少帶有明顯的歷史虛無主義,曲解歷史、抹殺英雄,有的網絡“標題黨”夸大事實、斷章取義,有的利用假冒軍人事件歪曲事實、污蔑炒作,還有的利用“反腐”造謠攻擊、惡意中傷,這些現象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軍隊的良好形象,加劇了群眾對軍隊的不信任感,加劇了國防意識的淡化。
(四)軍隊工作性質的需要。軍隊運行相對低調保密,雖然近年來我軍不斷拓寬對外傳播平臺和渠道,在傳統和新興媒體上不斷加大宣傳報道力度,但是受客觀因素影響,這種透明只能是相對和有限度的。網絡時代,軍隊系統如能利用短視頻這個用戶潛力巨大、常態化可視化的新平臺,展示國防和軍隊改革后,全軍將士適應新體制、履行新職能、擔當新使命的嶄新風貌,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對涉軍炒作勇于亮劍,必將調動潛藏于民的巨大能量,把網民愛國愛軍熱情向正面疏導,在民間形成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正能量,使之成為國防教育的新陣地。
軍隊的特殊性決定其有關新聞容易引發關注。在軍事短視頻垂直領域具有先天優勢。然而,構建短視頻平臺,軍隊系統面臨著專業水平不夠、內容監管要求高、平臺運營能力弱等多重挑戰,需要在功能系統組成、采編發流程再造等方面同步發力,才能塑造“不一樣”的新視界。
(一)功能系統組成。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只有大量、快速的內容更新才能吸引粉絲。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創作者,主要包括軍隊新聞工作者以及面向全軍的專兼職新聞骨干,受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硬件設備不配套、作業時間短、分享能力差等因素所擾,素材采集、同步回傳、在線編輯等能力較弱,因此,軍隊短視頻平臺必須為用戶提供全流程技術解決方案、免費云存儲和帶寬支持,在內容生產和分發上探索全新路徑。

▲ 本文作者賈啟龍(前右)在中哈邊境一線采訪哈薩克斯坦邊防軍官阿穆列耶夫。
主要功能模塊應為四個:一是打造軍隊記者發稿系統,并與各軍事新聞單位新聞云平臺聯通,實現視頻媒資共享;二是視頻生產云系統,讓所有內容生產者打開手機APP,就可隨時隨地錄制事件現場視頻素材,能同步云傳供編審,及時快編為短視頻新聞發布,也可以選擇對錄制素材快編后云傳,對于重大突發事件等需要開啟直播時,也可由經過認證的內容生產者獨立完成現場采集(拍攝)、編碼、視頻發布等環節,增強報道全時性和即時性;三是建設視頻發布云系統,快速實現內容覆蓋;四是打造軍事系統矩陣。為入駐機構開通短視頻內容發布、視頻直播等功能,對入駐內容進行專區類、主頁式展示。入駐機構主要包括:各戰區、各軍兵種部隊,以及涉軍媒體等。
(二)采編發流程再造。短視頻新聞生產要求采編在現場快、編審在云端快、分發在全媒體快。然而,大量用戶快速制作上傳的短視頻內容中容易存在違反國家監管規定、違反保密規定的信息,因此如何優化采編發流程已成為軍隊構建短視頻平臺面臨的現實難題。結合短視頻發展特點及軍隊特殊要求,采編發流程必須具備:移動化現場采編傳、快速化云端編審發、一體化流程全貫通。因此,搞好視頻直播,平臺運營團隊必須在平時對重大突發事件、熱點事件進行分級分類,不打無準備之仗。并明確對直播時的角色構成和職責,如主持人、現場記者、策劃編輯、直播統籌等。建立直播處理預案,明確直播流程,設置內容增量,確保直播順暢進行。同時,應設置專門的評論區,增強輿論引導效應。

(三)內容卡位。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姓軍為兵,與現今的短視頻平臺在內容上差異明顯,如何避免落入泛娛樂化的俗套?這就要求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具有特殊的內容戰略。題材可覆蓋國防和軍隊建設各領域,不僅展示軍隊建設成就,還要展現邊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設,國防教育、國防法規、國防科技、國防工程、兵役制度、國防工業和后備力量建設,軍民融合、地方支持改革強軍等各領域新成就新風貌。既要體現現役軍人,也要兼顧軍屬及其子女、民兵預備役人員、轉業安置人員,既要體現戰備訓練的方方面面,也應體現軍營多姿多彩、獨具活力的一面。
(一)抓住年輕用戶。移動互聯時代,年輕用戶無疑是短視頻平臺爭奪的重點。因此,平臺主頁視覺配色應更加時尚,尤其在推新階段,更要“張燈結彩”粉飾一新。頭條位置固定設置直播專欄,用以重大突發、熱點事件或正在移動直播的視頻。頭條下方設置導航欄標簽,用以展示上述各題材內容入口。導航欄標簽后為兩欄短視頻內容,播發軍事新聞單位記者采寫或從軍隊系統矩陣號內遴選的新聞。APP首頁可以用國家三維地圖為基底,在符合保密規則的條件下,各省份內各軍兵種部隊用本系統富有特色的圖標顯示,并用不同顏色顯示該軍兵種部隊正在直播、突發事件以及新聞列表,體現軍隊“就是不一樣”的品牌主張。首頁底部由“矩陣號”“關注”“私信”“我的”組成,用以展示入住單位視頻內容、精確查找關注人信息、建立社交圈、系統設置等功能。
(二)全渠道推廣戰略。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在運營中應加速與社會化媒體融合,打造平臺生態。一是構建鮮明互動社區;二是搭建開放平臺,積極入駐人民日報全國移動直播平臺、新華社“現場云”全國服務平臺、央視新聞移動網等媒體,拓寬其推廣展示渠道,并通過社區運營引導用戶幫助合作應用實現大規模應用下載;三是撬動流量IP。通過內嵌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直播功能,在更大的網上輿論場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三)盈利渠道及用途。對于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而言,從傳統的角度看,不應探討其變現能力,但高昂的運營經費,光投入不產出,代價巨大。同時從短視頻發展規律看,優質內容一定要有自己的價值,給優質內容付費也會更加調動粉絲的熱情。因此,軍隊短視頻平臺應構建新型的變現模式,既可以通過粉絲經濟變現,又不能單純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目前,短視頻平臺內容變現主要有三塊,一塊是內容本身,類似于打賞、訂閱或是繳會員費的模式;第二塊是向電商導流,然后做用戶和產品的分層;第三塊是廣告,可能是純粹針對一個人群覆蓋的??紤]到平臺的官方背景,筆者認為,軍隊系統短視頻平臺應走IP孵化,也就是聚焦內容本身來進行盈利。盈利所得可以用來支付原創內容者薪酬、救助困難官兵家庭、支持國防教育相關活動開展、組織線上線下活動等方面,但應構建透明的操作流程和監督體系,確保不發生任何問題。用盈利所得開展這些活動,不僅平臺內容更加豐富,也將更加調動用戶關愛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熱情。
(作者是新華社駐軍委國防動員部記者)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