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近年來,中職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中職學校是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人才為主,其教學改革備受重視,其中,中職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尤為重要和迫切。筆者提出的“1525”高效課堂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組織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其既適用于中職專業課教學,也同樣適用于部分文化課的教學。
一、 “1525”高效教學法內涵及意義
“15”指的是教師精講15分鐘,教師為主導,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知識點的解惑;“25”是師生、生生互動25分鐘,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培養。15分鐘精講,看似教師變得比以前的40分鐘輕松了,但其實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其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教師十桶水,給學生一滴水,更多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備知識、備學生、備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其實也更高,尤其是學生課前的預習量明顯增加增重。
二、“1525”高效教學法意義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對中職學校教學有效性的問題和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有以下調查結果。
第一,超過一半的中職學生對課堂的滿意度和自身學習的狀態有期待。
第二,有80%以上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的吸引力和教師的教學評價方法密切相關。
第三,中職學校學生把實踐技能排在第一位,但對于考試成績和師長的評價也很注重。“1525”教學課堂以學生的動手實踐為主,同時增加了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評價,也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觀和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
第四,中職專業課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處于比較好的狀態,但文化課教師給學生留的時間相對較少,仍為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課堂。
“1525”高效課堂教學法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價值在于提升課堂質量,提升上課效率。它的提出是為了活躍課堂,而不是禁錮課堂。它與傳統課型的課堂教學理念不同,這種教學旨在要求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把課堂還給學生。而這種“還”不是無序的,是在教師可控條件下的一種創新。同時,“1525”高效教學法的精髓,不是要求每節課都是“15+25”的時間分配,在時間上它是一種策略性調整,在形式上它是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的一種統籌性規劃。“1525”高效課堂模式,不是要求所有的科目,所有的課型都是一個模式,而是在“1525”高效課堂理論的指導下,豐富課堂內容,豐富課堂形式,激活學生學的能力。
三、“1525”高效教學法在中職學校課堂的實施策略
筆者結合中職學生實際將“1525”教學法應用于課堂,總結出以下較為可行的策略。
1.創設有效情境
課堂的導入尤為重要,創設有效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探究和創新思維的目的,讓學生真正地參與進來,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學會思考,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2.先學后教
先學,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學,對于中職學生,主動性較差,課后的自學能力較差。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文化課課堂的教與學,其順序可以視實際情況做調整。
后教,教師的點撥梳理十分重要,而點撥的時機選擇也是重中之重。首先,選擇在學生思考后,“山窮水盡”之時;其次,不是交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要梳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講”什么,在經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分享展示之后,教師有選擇性地進行講解。
3.多媒體的合理有效利用
適當的利用多媒體,打造現代化的課堂,多媒體課件,包括了圖片、照片、影像資料、動態演示圖等,相比較以往的黑板粉筆字,更加生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特性等,如藝術生的發散思維較強,教學就可適當開展開放式教學,如參觀科技館、旅游景點、工廠等。
科技進步,移動互聯網發展,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移動終端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的使用,在學生中也不例外,盡管不同學校有不同規定,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離不開微信、微博、手機游戲、電子書、電視劇等。在學習中,這些外界誘惑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移動終端設備,讓其發展在學習中的使用價值。具體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用作方便查看的工具,如將課件、思維導圖存入手機,方便背誦記憶。第二,用作師生管理和交流的工具,如課下有問題及時詢問,發布作業,同學和老師之間展開討論,分享小知識等。第三,將移動設備用作提高學習地理樂趣的途徑。當前有很多益智游戲適合學生學習使用,甚至教師可以調動學校資源自主開發,供學生使用,還可以在微博或微信上發布地理學習相關的話題、活動、競賽等,讓學生參與。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使用移動設備。
4.尊重學生個性,培養良好習慣
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中,智力培養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尤其重要,尤其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和藝考生,習慣的培養更加重要,因此從培養學習習慣入手,提高成績、培養思維意識十分可行,也十分重要。
5.巧用作業
合理的作業是教學必備的,不管是當堂訓練的作業還是適量的課后作業,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如作業的分層設置,既有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又要注重基礎性知識的鞏固和加強,最好不要題海戰術,也不要超過學生承受的合理限度。
6.課后反思,及時總結提高
“1525”教學法倡導的高效課堂模式重在實效,不要搞形式,也不是嚴格的15分鐘教師講,要體現啟發性、差異性、結構性、規律性和拓展性,不能機械照搬、不能對學生一刀切,應該發現問題,及時反思、總結,改善方法和技巧。
7.發揮教師個人魅力
一個在學生中具有較高威信的教師,教學雙邊活動的成效也會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沒有什么地位,教學活動的成效也就相應降低。決定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位置的因素,除了教學手段與方法之外,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較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1525”高效課堂教學法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幫助培養學生在理智、情感、意志和身體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同時該方法可為致力于研究中職學校教學方法改革以及高效課堂的建設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紹興技師學院(籌)、紹興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