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娟

摘要:目的 探究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的效果。方法 把2015年5月~2016年5月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56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為洛美組和參照組。洛美組患者給予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參照組給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分析兩組的療效。結果 洛美組的有效率為92.90%,參照組為82.10%。洛美組的有效率比參照組高,對比顯著(P<0.05)。洛美組患者轉陰率96.40%。參照組患者轉陰率89.30%。洛美組轉陰率比參照組高,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洛美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60%。參照組為7.10%。兩組的藥物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 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使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療效確切,安全。
關鍵詞: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細菌感染;外眼疾病;效果
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的發生和用眼不衛生、免疫力低下等相關[1]。常見的有角膜炎、結膜炎等。患者可出現眼部異物感、眼痛、分泌物增多等癥狀[2]。臨床上對細菌感染性患者要進行抗感染治療。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本身具有多種抗菌作用。本研究對洛美組的患者使用鹽酸洛美滴眼液治療。并將洛美組患者的療效與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的患者對比,觀察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療效。現將具體實驗情況進行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把2015年5月~2016年5月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56例納入研究。納入標準:①年齡16~65歲。②均為初診患者,近期未使用其他抗生素。③病原學檢查為細菌陽性。④無藥物過敏史。⑤近期無眼部手術或眼部其他治療。隨機分為洛美組和參照組各28例。洛美組中男:女=16:12,年齡17~62歲,平均(36.7±13.49)歲,角膜炎7例,結膜炎16例,淚囊炎3例,其他2例。參照組男:女=15:13,年齡19~61歲,平均(36.2±12.7)歲,角膜炎6例,結膜炎18例,淚囊炎2例,其他2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洛美組患者給予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6次/d,1~2滴/次。參照組患者給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6次/d,1~2滴/次。所有患者均連續滴眼1 w。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療效、藥物不良反應、病原學轉陰率。①臨床治愈:眼部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檢查病原學為陰性。②臨床好轉:眼部癥狀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病原學為陽性。③基本無效:眼部癥狀未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病原學為陽性。有效率=(①+②)/28×100%。
1.4統計學方法 納入的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患者的數據資料用SPSS 15.0分析。以n(%)和x±s表示數據。對比檢驗用t和χ2。檢驗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分析 如表所示,洛美組的有效率為92.90%,參照組為82.10%。洛美組的有效率比參照組高,對比顯著(P<0.05)。
2.2實驗室病原學檢查結果統計 洛美組28例患者轉陰27例,轉陰率96.40%。參照組28例患者中轉陰25例,轉陰率89.30%。洛美組轉陰率比參照組高,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2.3藥物不良反應 洛美組滴眼后出現眼部疼痛1例,發生率3.60%。參照組出現眼部疼痛2例7.10%。兩組的藥物不良反應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3討論
細菌感染性外眼病包括細菌感染引起的結膜炎、角膜炎等。該病在夏秋多見,起病急驟,發展迅速。發病年齡方面沒有特異性,男女老少均有發生。多數患者眼部感染后可出現眼部疼痛、畏光等表現。眼部分泌物明顯增加,個別患者眼瞼明顯腫脹。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用眼。研究顯示,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進入眼睛后,以高濃度、長時間的狀態滯留于結膜囊。藥物在炎性反應的組織中濃度較高,從而藥物長時間作用于感染部位[3]。因此,鹽酸洛美滴眼液可以較長時間、高濃度地發揮抗感染的作用。本次納入研究的患者行實驗室病原學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前3位的致病菌為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棒狀桿菌。致病菌群對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藥物的敏感性較高[4]。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療效。而參照的藥物為氧氟沙星滴眼液。
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在抑菌、殺菌中主要是鹽酸洛美沙星起到作用。該成分能夠作用于細菌DNA旋轉酶的合成途徑,阻斷DNA復制、修復等。從而抑制致病菌的增殖、復制,起到抑菌、殺菌的作用。本研究對洛美組的患者使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滴眼抗菌治療。參照組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療。研究顯示,洛美組的有效率為92.90%,高于參照組的82.10%。說明對于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使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的療效優于氧氟沙星滴眼液。研究顯示,對細菌性結膜炎和細菌性角膜炎的患者采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和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兩者的療效相當[5]。說明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在外眼感染中療效確切。在用藥滴眼1周后,洛美組復查轉陰率為96.40%,參照組為89.30%。洛美組的轉陰率比參照組稍高,但對比差異不明顯。說明兩者的殺菌效果相當,在眼部均發揮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在用藥滴眼的過程中,兩組均有反饋用藥后眼部不適,主要為眼部疼痛,患者均可忍受。兩組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不顯著。可見兩者的藥物在臨床治療中的安全性相當,不良反應輕微,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狀況。研究顯示,洛美沙星注射液可引起休克、皮疹等反應。但本次研究僅為眼部用藥,藥物使用少,藥物不良反應輕。可見在眼部的局部用藥中,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在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治療中對細菌的除菌率效果較好,轉陰率高。同時洛美沙星滴眼液療效顯著,藥物反應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值得作為優先選用的抗感染藥物。
參考文獻:
[1]夏亮,高翔.洛美沙星眼藥水治療眼部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0):16.
[2]王春華.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眼部細菌感染的臨床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旬刊,2013,12(8):348.
[3]朱思強,謝晉.左氧氟沙星與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細菌性結膜炎療效比較[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4,23(9):531-532,535.
[4]張麗.用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療細菌感染性外眼疾病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6):141-142.
[5]杜珍妮.鹽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外眼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3,25(1):189-190.
[6]黃曉暉,池洲.鹽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膠治療眼部細菌性感染疾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3):2957-2958.
[7]姜茂華.淚道引流管聯合鹽酸洛美沙星凝膠淚道內注射治療淚道阻塞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6,45(22):3129-3130.
編輯/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