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目的 對應用整體細節護理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2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采用整體細節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出現不良事件的例數、手術操作時間和手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結果 觀察組研究對象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出現不良事件的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操作時間和手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 應用整體細節護理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整體細節護理;手術;手術室
手術室屬于醫院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室,是對廣大患者實施搶救及手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隨著近些年來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廣大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治療的效果及圍手術期的護理服務質量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使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進一步提高,對術后并發癥率的降低、術后康復速度的加快、護理工作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2]。本次對應用整體細節護理模式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選擇我院收治的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8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2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7例;患者體重40~81 kg,平均體重(56.8±6.7)kg;患者發病至接受手術治療時間1~13d,平均發病時間(5.2±0.7)d;耳鼻喉科手術患者14例,口腔科手術患者9例,燒傷科手術患者7例,產科手術患者7例,婦科手術患者5例;患者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49.7±6.2)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9例;患者體重44~82 kg,平均體重(56.3±6.0)kg;患者發病至接受手術治療時間1~15 d,平均發病時間(5.6±0.9)d;耳鼻喉科手術患者16例,口腔科手術患者9例,燒傷科手術患者8例,產科手術患者5例,婦科手術患者4例;患者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49.2±6.7)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采用整體細節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主要措施如下:
1.2.1術前 ①對患者情況進行了解,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年齡、病情、家庭狀況、手術類型,對生命體征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了解,對心理狀況進行評估。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流程、注意事項,使其對疾病和手術認識程度提高。③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疑問,消除不良情緒,以便積極配合治療。④術前1 d,在腕帶上準確、詳細地填寫姓名、性別、床號、手術類型等患者資料,并與交接護士及巡回護士對信息進行核對,確保無誤后進行手術。
1.2.2術中 ①手術室應該始終保持整潔、干凈狀態,溫濕度調至合適。②入室后應該遮蓋手術以外的身體部位。③陪在患者身邊,緊握其雙手,使心理壓力得到緩解。④手術結束后,向病房運轉時應保持均速,避免劇烈碰撞。
1.2.3術后 ①送至病房后要及時幫助患者擦拭身體,蓋好被褥,注意對其隱私進行保護。②清醒后要為其講解手術情況,詢問不適感。③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切口愈合情況進行觀察,同時做好褥瘡、術后感染等相關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工作[3]。
1.3滿意度評價方法 在手術結束患者出院的前1 d采用不記名打分的方式了解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以上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4]。
1.4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出現不良事件的例數、手術操作時間和手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等三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1.5數據處理方法 統計學分析均經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的時候認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則實施χ2檢驗。
2 結果
2.1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為78.6%;觀察組患者對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滿意度為95.2%。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出現不良事件的例數 對照組研究對象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有4例不良事件發生,觀察組研究對象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有1例不良事件發生,組間差異顯著(P<0.05)。
2.3手術操作時間和手術后住院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患者手術共計操作(56.82±17.50)min,該組患者術后共住院接受治療(9.76±2.05)d;觀察組患者手術共計操作(39.37±6.55)min,該組患者術后共住院接受治療(6.39±1.04)d。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手術治療屬于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一種疾病治療方法,手術室護士所承擔的護理服務工作量相對較大、且工作的風險性相對較高,工作的時間較長。隨著近些年來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廣大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效果及圍手術期的護理服務質量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5]。以往臨床上所應用常規護理方法,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廣大患者的實際需求,也很難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醫療效果。因此,各種護理模式近年來在臨床上被廣泛地應用于手術室。整體細節護理服務能夠使廣大患者切實的感受到來自于醫護人員的關愛,在心理和生理等多個層面上獲得安全感,使其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不適感和緊張情緒明顯減少甚至避免,對患者手術依從性和手術質量的提高可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6]。
參考文獻:
[1]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57-60.
[2]劉維靜,陳清梅.精細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ISTIC,2014,33(1):109-112.
[3]趙宇希,孫麗,谷莉.手術室護理的細節護理實施要點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13(29):236-237.
[4]陳曉莉.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2):233-234.
[5]韓君,湯豐榕,徐麗娟,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效果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4(2):1395-1396.
[6]黎艷娟,趙曉嫦,覃子韻.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及其改進措施[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3):5100-5102.
編輯/錢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