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學++++肖凱++++趙杰+++孟文琪
摘 要: 青年教師是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參與者,他們年輕富有活力,是各大院校教學與科研事業的未來主力。受教學能力、科研背景和社會生活的影響,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具有特點。通過觀察第二軍醫大學及周邊大學狀況并參閱相關文獻,作者總結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一些優勢及面臨的困難,提出應對措施,旨在拋磚引玉,為促進教學工作日臻完善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 高校青年教師 工作優勢 挑戰
當前我國高校教育工作者主要由教授、講師、助教三級教師組成,基本實行由教授領銜主導、教授與講師主要負責、助教協助配合的教學工作模式。隨著教學機構的改革、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我國高校師資力量逐步壯大,年齡結構日趨年輕化。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共有教師123.7萬人,其中40歲以下的教師比例達64.1%。廣大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的主力。青年教師指剛步入工作崗位不久的教育工作者,包括高校的助教和部分講師,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員剛從不同層次的教育機構畢業,通過培訓獲取教師資格,便走上崗位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學的生力軍,他們富有朝氣、思維活躍、不拘泥形式,代表著高校教學與科研的未來,給教學工作增添了活力,由他們參與的教學工作具有一些優點。同時,因為資歷淺、缺乏經驗,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也遇到瓶頸與挑戰。通過觀察了解我校及周邊幾所大學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現狀、參閱相關文獻,我們歸納總結青年教員從事教學工作的特點及其面臨的短板與困難,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工作優勢
1.1易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絕大部分青年教師剛從不同層次的教育機構畢業。以我校為例,青年教師的主體是剛大學本科或碩士研究生畢業不久的助教和博士研究生,他們結束學生生涯不久便通過培訓考核,獲取教師資格走上工作崗位。青年教師教學的對象往往是低幾屆的學弟學妹,相仿的年紀與相似的學習經歷使他們更了解學生對相應學習課程的思維想法與訴求,這使得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迎合了學生的一些訴求。更有甚者,他們比德高望重的教授師長們更了解微博、微信、朋友圈,與學生有著更多的共同話題,在課堂前后及課間休息時更易與學生拉近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融洽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易于接受并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當前,我國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師出生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時代鮮明的成長經歷使他們易于接受新鮮的事物與理念。青年教師在開始承擔教學任務之前往往要參加教師資格培訓并通過相應的考核。旨在培養新任教師教學能力的教師資格培訓本身便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不時加入當前較為新穎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對青年教師有著深刻的影響。我校每年組織即將步入教學崗位的青年教師進行統一的教師資格培訓,內容涵蓋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等。受此影響,青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易嘗試諸如PBL教學、討論課教學等國內尚未規模普及的教學方法。
1.3思維活躍,敢于創新。
在大部分領域,相對于思維較為固定成熟、墨守成規的年長工作者,青年工作人員的思維較為活躍。在教育工作崗位上同樣如此,從知識爆炸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易于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思維活躍,當認識到某些革新方式時,敢于“不知輕重”、打破成規,嘗試新的方式方法。這種創新存在失敗風險的同時也包含著帶來新成果的可能。
2.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工作面臨的瓶頸與挑戰
2.1教學基本功亟待增強,授課技巧急需提高。
不同于從事初、中級教育的青年教師主要來源于各種師范類學校,我國高校青年教師來源往往是相同專業領域畢業的應屆博士、碩士研究生或者大學本科畢業生,即使是有出國學習經歷的人員,其造詣專長往往是本專業領域,而未經過專業的師資培訓。拿我校來講,醫學院校的青年教師基本出自醫學領域相關的畢業生,與師范專業畢業的學生相比,缺乏系統的教學培訓。經過教學能力集訓并通過包括普通話測試等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取得教師資格,但在教學基本功方面仍存在欠缺。具體表現在普通話發音技巧、講課語速控制、授課重點與時間的把握還不成熟。與教齡較長的同專業師長相比,青年教師在師生互動的應用、討論課的駕馭、授課知識點的精煉等教學技能上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些教學基本功和授課技能是需要廣大青年教師靜心學習、亟待培養的。
2.2教學與科研工作關系權衡處置尚不完善。
高校的核心任務是教學與科研。在當前體制下,多數高校在評價教員工作時側重于科研成果。比如在一些大學的職稱評審過程中,往往將教學作為一個基準,完成一定的教學課時就可以。參評人員主要評比科研成果,諸如主持基金數量、發表文章數量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教員重視科研而忽視教學本職,在青年教師中也存在這種狀況。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間短,在備課時需要背誦大量需要講述的知識點,同時要制作幻燈片及教案,準備同樣的課時需要付出比教齡較長教員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使得設置較多課程專業的青年教師疲于應對,弱化了科研精力,拿不出太多科研成果,在職稱評審等評價考核中與設置較少課程專業的青年教師相比處于不利的地位。這使部分青年教員在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時面臨困惑,不能科學合理地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2.3教學工作易受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的影響。
與其他領域的年輕從業者相似,青年教師多數處于婚戀時期、育兒階段,其教學工作精力易受家庭生活影響。我校青年教師多數是剛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處于這個特殊年齡段的青年教師面臨戀愛、婚姻、育兒等人生大事。這些家庭生活的重大變化會分散青年教師的精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此外,廣大青年教師處于事業起步階段,經濟收入相對較低,據調查,高校青年教師近50%年收入低于10萬元,很多青年教師入不抵支,部分青年教師易受經濟狀況影響對教學工作的專注與精力。
2.4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與投入教學工作的專注度易受外界因素干擾。
受社會上一些負面觀點的影響,一些領域的年輕工作者不再秉持“從一而終”的職業觀念,為了高薪酬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選擇轉行跳槽。具有特殊道德榮譽優勢的教師職業會受到這種影響。處于工作起步階段的大部分青年教師薪酬不高,思維活躍的部分人員會選擇更高收入的其他職業。此外,熟知電子網絡商務的少部分青年教師會在工作之余從事網絡銷售、微信銷售或者代購等第二職業,這或多或少會影響他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因此,與在教學領域努力工作多年的資深教師相比,青年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還不夠堅定、對教學工作的專注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3.青年教師走出教學工作瓶頸的措施
3.1虛心學習,夯實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授課能力。
青年教師應該摒棄輕狂浮躁心理,踏踏實實工作,虛心向師長請教學習授課的方法與技巧,發揚優點、改正不足,夯實教學基本功。以我校為例,青年教師要虛心向教研室師長學習,積極旁聽學校A級教員評審、“雨善課堂”,參加學校青年教師論壇,通過觀摩優秀教員的授課“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參與系組織的精品課程或各類教學競賽,在全系教授老師面前呈現自己的授課,聆聽建議、接受批評、改進不足,在點滴積累中不斷增強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技巧。
3.2杜絕急功近利,教學與科研相長。
青年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切忌急于出科研成果晉升職稱而忽視本職教學工作。優秀的青年教師應該立足做好教學的同時,努力鉆研,從事科學研究。教學與科研并不沖突,處理得當便可相互促進。比如,我們在教學課程中會設置一部分討論課,用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學生思維。在討論課的內容中適當加入從事科研工作時所遇到的一些困惑與難點,展開討論,便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利用學生的思考能力集思廣益。“眾人拾柴火焰高”,或許學生一兩個靈光一閃的念頭或提議,便可拓寬我們的科研思路,解決所遇到的瓶頸問題。同樣,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加入授課內容,利于教學的深入拓展。因此,科學統籌地處理二者的關系,可以使教學與科研相長。
3.3張弛有度,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
合理布局教學工作與家庭生活,要考量多方面因素,盡可能將婚假、產假避開教學任務重的階段,安排在課程設置較少的學期。加強與家人親屬的溝通,在教學工作較多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時,爭取家人的支持與理解。工作之余用心呵護家人,美滿的家庭生活是高質量工作開展的堅實后盾。
3.4增強職業榮譽感使命感,樹立正確價值觀。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青年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教育事業的崇高與神圣,增強職業的榮譽感、使命感。教書育人,恩澤后世。青年教師要能夠抵住外界誘惑,摒棄世俗理念與功利心理,正確認識物資利益與精神財富的權重,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在高校知識的沃土里積淀精華,在教育崗位上傳道授業,踏實做人、為師、研究學問。
青年教師是我國高校師資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朝氣蓬勃、思維活躍,給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注入年輕的活力。因為年輕,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面臨特有的挑戰。合理解決這些困惑,將極大地推進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發展,更關系著我國高教事業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孫誠,王占軍.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結構現狀分析[J].大學:學術版,2010(8).
[2]李小文.高校青年教師的疏離感調查及應對策略[J].科教導刊,2016(4).
[3]張素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探討[J].教師,,2011(3).
[4]周樂,羅世英,覃冬云,崔燎.PBL教學法在臨床藥理學病案討論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
[5]莫蕾鈺.優化高校討論課之教師定位及策略[J].重慶高教研究,2013,1(1).
[6]劉瑞賢.高校青年教師成長道路與特點[J].中國高教研究,2008(2).
[7]王笑梅.關于青年教師成長規律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3(3).
[8]趙菊珊,馬建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教學競賽[J].中國大學教學,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