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吳煜紅++袁浪

摘要:目的 分析急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探討有效的護理應對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5年急診護理過程中出現護理問題的患者29例,對其發生護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在2015~2016年急診護理工作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對策。結果 29例出現護理問題的急診患者中,有9例由于護理人員服務態度較差造成,6例患者對于護理人員操作水平不滿意,3例患者由于科室協調不力造成,一般護理差錯3例,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造成問題的有3例,3例由于護理人員溝通不到位造成護理問題,2例問題由于護理人員應急能力不佳造成。經過有效的干預對策,2015~2016年急診護理問題發生率明顯下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急診的護理過程中導致護理問題發生的原因較多,且極易引發各類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因此開展及時、有針對性干預對策,能夠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醫院急診的整體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急診;護理問題;對策
急診科是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1]。由于急診所接診的患者病情復雜多樣,人員流動性較大,因此急診的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均較大,極易發生各類護理問題和護患糾紛。本次研究通過對急診護理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發生護理問題的患者共計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齡為19~79歲,平均年齡為(41.61±2.15)歲。患者病癥主要包括中毒、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事故損傷、外傷以及其他疾病等。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根據其病癥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搶救治療和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發生了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護理問題。
1.2問題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造成患者發生各類護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護理人員服務意識較差 護理人員受傳統護理模式影響,導致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對患者缺乏人文關懷,造成患者對護理服務的不滿意。另外,由于護理人員未能準確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和工作所應具備的意義,因此在護理過程中無法充分考慮患者的感受,服務意識較為淡薄。
1.2.2護理人員技能水平需提高 由于我國急診護理人員中有部分為未經過系統、專業急診技能培訓的普通科室調入的護士,其中大部分患者的操作技能主要是從實際操作中積累形成的,進而導致部分護理人員無法對醫生所作出的治療進行有效的連接和反饋,使得護理服務出現斷層,急診護理服務質量也受到的較大的影響。加之目前護理人員普遍為年輕的低年資護士,缺乏臨床護理操作經驗,應變能力較差,導致了急診護理素質的整體下降。
1.2.3醫院管理意識不足 目前部分醫院對于急診人員尚無定期培訓的安全,在急診相關執行標準和相關制度制度的制定和監管方面力度不足,未能及時有效的對急診日常藥品和器械準備做好監管。
1.2.4溝通不足 部分患者及家屬對于醫院相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了解,護理人員溝通能力較差,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不足,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極易造成護患糾紛的發生。
1.3對策 針對急診護理過程中發生各類問題的原因,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護理工作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對策,其內容主要包括:
1.3.1醫院加強管理 急診科室應選拔職業道德較好、技能操作水平和業務能力較強、富有責任意識、具有豐富臨床護理經驗的人員到崗。同時醫院還要加強對于急救護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實施集中、科學的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相關執行標準和管理制度,并做好監督管理工作。轉變護理人員服務模式,改被動為主動,積極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2]。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作息時間,在容易出現差錯的環節,如節假日、交接班時、急診高峰期等時間,要嚴格把關,對于安全隱患做到:①問題不清不放過;②原因不明不放過;③問題查實不處理不放過;④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1.3.2提高護理人員素質 醫院和急診科的管理人員應定期對急診護理人員進行急診理論和實踐操作的培訓,綜合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培養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責任意識。同時醫院應根據急診護理需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結構,以保證護理質量。
1.3.3更新觀念打造優質護理團隊 新型的護理理念以患者為中心,以其健康需求為服務目標,更加突出人性化和個體化,為了更好的適應新型的護理需求,首先需要轉變護理人員的思想理念[3],其方法包括:①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樹立優秀護理人員榜樣,提高護理人院的責任意識;②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臨床應用經驗;③關心護理人員的生活和工作方法,使護理人員保持一個良好的身心狀態面對工作;④建立團隊制度,規范團隊的日常行為,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⑤完善績效考核模式,將個人業務與考核成績相掛鉤,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l7.0統計軟件對各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以(x±s)表示,用t檢驗進行兩組間差異比較,用Person線性相關分析兩變量之間相關性,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014~2015年我院急診共計發生各類問題29例,問題發生率為2.79‰。經過有針對性的干預,2015~2016年共計發生護理問題5例,問題發生率為0.68‰,護理問題發生率明顯下降,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急診科是醫院進行院前急救、搶救治療、重癥監護的重要科室,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其還需要擔負其接診和分診、對危重患者進行轉運等重要職責,因此急診科具有著節奏快、工作量大、內容繁瑣、責任重大的特點。因此急診科的護理人員要具備高度的同情心、熟練的操作、豐富的急救相關知識和責任意識,做到能夠冷靜、沉穩的處理各類復雜的情況。同時還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維護良好的護患關系。當遇到溝通態度不佳的患者及家屬時,應保持良好的態度和耐心,認真為其講解治療的相關情況,爭取獲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日常給予患者護理時,應以患者為中心,做到“以人為本”的護理宗旨,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使患者感受到被關心、被呵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
4 結論
在急診的護理過程中導致護理問題發生的原因較多,且極易引發各類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在急診科室開展綜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和護理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醫院急診的整體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余瓊華.淺論急診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家健康,2012,7(2):181.
[2]齊德霞,劉楊.急診護理中的問題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217.
[3]張俊竹.淺析急診護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6):774-775.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