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君

摘要: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重點。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給予本組患者積極治療與悉心護理。結果 本組患者接受護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接受護理前(P<0.05)。結論 重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工作,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治療效率,促進患者恢復。
關鍵詞:糖尿病;冠心病;護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屬慢性、終身性疾病,給予此類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避免癥狀反復,是治療的關鍵[1]。本文重點探討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重點,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做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39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9.8±6.2)歲。
1.2方法 本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積極對癥治療。在此期間給予患者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具體如下:
1.2.1成立調查小組,調查糖尿病及冠心病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潛在的護理問題,分析影響冠心病癥狀發生的相關因素,設立護理重點;將患者的需求與感受列在考慮范圍內,對臨床護理相關的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崗位職責、服務標準進行優化;患者入院后給予熱情接待,展開護理服務,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為其簡單介紹醫院環境及科室人員配備,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將患者安置在舒適、安靜的病房內接受治療,并為其建立個人檔案,記錄患者的基本情況(病情、身體狀況、基本需求及各階段治療效果),方便醫生掌握患者預后,調整治療方案。
1.2.2重視健康教育,避免患者認知受限,對疾病與治療產生錯誤判定,降低治療效效率。根據患者的年齡及文化層次給予個體化健康教育,講解糖尿病相關疾病知識及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告知治療方法、治療過程與治療要點,說明積極配合治療的意義;發放健康手冊,主要內容為飲食常識、用藥常識、運動常識及并發癥預防常識,囑咐患者或其家屬閱讀,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對于治療過程中患者產生的疑問給予耐心解答,并在實施各項治療或護理操作時均加以解釋,告知配合要點,消除患者的不安,提高配合度。
1.2.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程長,加上冠心病癥狀好反復,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影響,又擔心病情進展而危及生命,容易產生焦慮、暴躁、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給予足夠重視。增加與患者的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幫助患者疏導負面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尊重、理解患者的表達與釋放并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需求;說明不良情緒對冠心病癥狀發作造成的影響,教會患者分辨非理性情緒,并指導其進行自我調節。
1.2.4加強基礎護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生活習慣,予以糾正,囑咐患者戒煙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給予用藥指導,為患者講解所用藥物的用法、用量、用藥時間及用藥效果,告知服藥禁忌與副作用,說明按時、規范用藥的重要性,若患者應用血管擴張類藥物,可能出現頭脹、頭暈、面色潮紅等表現,應向患者解釋清楚,避免患者緊張;根據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制定飲食計劃,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說明冠心病與糖尿病的飲食禁忌,教會患者控制飲食總熱量,以高維生素、低膽固醇、低糖、低脂、低鹽、低熱量、的食物為主,遵循少吃多餐的因素原則,絕對避免暴飲暴食,保持排便順暢;指導患者適度參加運動,要求患者共同制定運動計劃,并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步行、太極拳等,說明運動強度與運動頻率同樣應循序漸進,以不感到疲勞為度,在病情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提高身體素質。
1.2.5加強癥狀護理,對于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遵醫囑給予抗心律失常類藥物并囑咐其臥床休息,給予心電監護與吸氧治療,靜脈輸注藥物時注意控制輸液速度;對于存在心肌梗死患者,需注意觀察患者各項體征(血壓、心率等)的變化情況,注意用藥后患者的反應及血糖水平變化;對于存在心力衰竭患者,需嚴格控制藥液的輸注速度及用藥種類,注意評估患者耐受情況。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血糖控制率及治療依從性。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患者接受護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接受護理前(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近些年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與生化水平的提高,我國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此類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易造成心臟、眼部、血管、神經、腎臟慢性損傷,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嚴重。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阻塞血管腔,心肌缺血、缺氧導致的心臟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并發率與死亡率均較高[2]。對于患者來說,糖尿病與冠心病均屬誘因較多的疾病,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更具有諸多不可逆的危險因素,兩種疾病能夠相互影響導致病情加重,稍有不慎即容易危及生命[3]。臨床研究發現,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狀態均可成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而多數患者對此明顯缺乏認知,需要臨床工作中采取有效手段,幫助患者提高認知度、配合度與自我防范意識,從而獲得最佳的預后[4]。
我科室護理人員通過確定護理重點,降低風險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并根據患者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通過加強基礎護理,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習慣,并在健康教育、心理、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加強指導,幫助患者提高用藥、飲食、鍛煉等方面依從性,進而降低冠心病癥狀發生率。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接受護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接受護理前(P<0.05)。
綜上所述,重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工作,加強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基礎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治療效率,促進患者恢復[5]。
參考文獻:
[1]劉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9(31):26-27.
[2]馬小萍.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9 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1(07):71-72.
[3]J Panzanduli,V Coulic,D Willems,et al.Influence of bedside blood insulin measurement 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hways[J].Critical Pathways in Cardiology,2011,10(4):185-188.
[4]George,Dailey.Empagliflozin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n overview of safety and efficacy based on Phase 3 trials[J].Journal of diabetes,2015,07(4):448-461.
[5]王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2例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3(42).
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