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依紅


摘要:目的 探究針對性系統護理對妊娠糖尿?。℅DM)患者孕期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76例GDM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接受GDM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針對性系統護理干預,將兩組護理干預后的孕期血糖、妊娠結局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FBG、2hPG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妊娠結局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針對性系統護理干預,有助于控制其孕期血糖,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会槍π韵到y護理;血糖;妊娠結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前即患有糖尿病或在妊娠前發現的糖代謝異常,患者數量約占妊娠人群的5%[1]。GDM孕婦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羊水過多等并發癥機率高,加之易出現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引起血糖上升,如不能有效控制,將顯著增加難產、剖宮產風險[2]。因此,給予GDM患者的護理干預是否科學、有效十分重要[3]。本研究給予3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針對性系統護理,以分析其對孕期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76例GDM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年齡22~31歲,平均年齡(26.64±2.39)歲;孕次1~3次,平均(1.53±0.40)次;孕前BMI(21.58±2.65)kg/m2。觀察組38例,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7.05±3.10)歲;孕次1~3次,平均(1.57±0.48)次;孕前BMI(21.74±2.72)kg/m2。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接受常規護理,包括:降糖藥物及胰島素使用指導;常規血糖監測;鼓勵運動;控制飲食等。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系統護理。①孕期健康知識宣教:依據孕婦文化程度選擇宣教方式,針對文化程度不高者,多使用視頻、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理解;文化層次較高者,針對其需求進行具體講解。宣教結束后,耐心仔細回答患者問題,確?;颊邔DM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水平,使其充分意識到孕期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宣教后定期與患者進行交流,舒緩心理,避免產生負面情緒。②孕期用藥: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降糖藥物及胰島素,嚴密監測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教會其自行監測血糖水平,有利于及時自行采取正確措施調整血糖。③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建立健康孕期飲食習慣,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以標準體質量計算孕婦每日所需總熱量,按照糖類占55%、脂肪25%、蛋白質20%的比例量身制定飲食方案,以滿足孕婦及胎兒所需營養為基準。④運動指導:以孕婦體質為依據,充分考慮其耐受性,給予針對性運動指導。控制運動期間心率≤120次/min,運動時間≤30 min,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1.3觀察指標 測定兩組患者干預后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統計兩組患者妊娠結局。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x±s)表示FBG、2hPG,采用t檢驗,以n(%)表示妊娠結局,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血糖 兩組患者治療前FBG、2hPG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下降,觀察組下降幅度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妊娠結局 兩組患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窘迫、剖宮產妊娠結局對比,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GDM發病主要與年齡、遺傳、環境及體質量有關,患者因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減退引發孕期血糖升高[4]。研究表明,GDM患者及時、有效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蛋白尿、器官缺血缺氧、胎兒宮內窘迫等風險事件發生機率[5]。
鄭衛紅[6]等指出,抑郁、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可對孕婦血糖水平產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響,因此,本研究在GDM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針對性系統護理干預。充分結合每個孕婦獨特情況,針對性給予心理、飲食、用藥、運動指導,改善其孕期心理狀態、營養支持、運動強度。其中,心理指導包括針對性進行健康知識宣教,依據患者知識層次水平選擇宣教方式,有助于保證每位孕婦都對GDM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水平,從而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改善護患關系。飲食指導則以患者BMI指數為依據,以保證孕婦及胎兒營養為基準,優化飲食結構,有助于控制血糖。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糖水平較治療前降低顯著,且恢復至正常水平,表明系統性護理干預可幫助孕婦有效控制血糖。觀察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妊娠結局得到明顯改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剖宮產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孕期血糖控制對妊娠結局的改善具有推動作用,與盧培玲[7]等研究結果一致。此外,針對性系統護理不僅可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優化妊娠結局,還可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助于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減少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針對性系統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顯著優化妊娠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蘇日娜,朱微微,魏玉梅,等.北京地區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情況及妊娠結局的回顧性調查[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6,19(05):330-335.
[2]林衛平.不同時機干預妊娠期糖尿病對嬰兒預后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01):105-106.
[3]潘曉娜,邱麗倩.妊娠期糖尿病的醫學營養治療效果評價[J].預防醫學,2016,28(09):952-954.
[4]孔麗君,范玲,李光輝.孕期飲食及運動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作用[J].北京醫學,2014,36(11):900-902.
[5]王晨,楊慧霞.早孕期空腹血糖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07):405-409.
[6]鄭衛紅,顧麗勤,汪燕子.優質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21-23.
[7]盧培玲,辛崇敏,薄翠華,等.PCPA模式的飲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266-3268.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