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杰
摘 要: 每一次新的技術革新總會帶來教育領域的新應用,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了跨平臺的媒介,網絡的無限延伸性為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信息技術與教學的適度結合必將極大促進教學的效率,掌握并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新時代教師的必備技能。
關鍵詞:教育 信息化 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179-01
黨的十八大指出,我們要建設信息化國家、實施信息化戰略。教育信息化能夠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的質量,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可以說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而深遠意義。
一、信息技術發展
1987年中國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到今時今日的科學技術可以說突飛猛進,互聯網也必將促進人類文明邁向新的臺階,微軟、谷歌、百度、QQ、淘寶、微信等等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渠道、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一定程度來說,信息技術實際上已經成為國家主權的第五空間,這個觀念現在逐漸被人接受。
二、信息技術發展對教育的深遠影響
歷史上每一次新的技術發明總會帶來教育領域的新應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這就對每一位教師實施新課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創新地運用信息技術成為教師實施新課程的重要素養之一。
1.對教育觀念的影響
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不是全部也不應是主導,應該還課堂于學生,還學習于學生,使教師適應網絡進代的教育發展,教會學生從更廣的渠道汲取新的知識適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2.對教學媒介的影響
教學媒介從單一的紙質印刷品教材及參考資料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發展到了多媒體,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教師作為單一的知識來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時突破了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學生所獲得信息量更為豐富,不同學生的學習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偏好跳轉到相應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3.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網絡信息技術引入教學后,課堂不再局限在一間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內,只要網絡聯通的地方,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場所。互助性學習可以在同學、教師、在線專家、課件、資源庫等之間之間展開,這里的協作是多向互動的、是高效的。
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觀念,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改變,必將推動中學教育改革的進程。
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媒體特別是電化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更加明顯和重要。計算機及網絡技術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模式變革的重要手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現代教育,與各學科整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1.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有人說:“教師的價值也在課堂”,不可否認,課堂教學始終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包括了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如果將課堂教學看作是一場戰斗,先進的武器裝備是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而信息技術無疑會成為教師課堂上最有力的武器。
一方面教師本身必須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有足夠的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自己還要利用最有效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運用電化教育可以變靜為動、化繁為簡、打破空間局限、引領學生走出課堂,最大限度的發揮課堂的實效性。
2.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科學融合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精不在多。多媒體畢竟是一種為解決教學服務的工具,它的應用往往是解決常規教學中的學生較難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認識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不宜過分強調課件的修飾和華麗。
我認為,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出現在這樣幾個環節:首先,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為新課創設理想的情景,且學生對所要引入的知識有足夠的興趣,并且能為以后的教學做最理想的鋪墊,這時可以使用;其次,為了解決本課的重難點,而這樣的教學環節用我們普通的教學手段解決起來困難,不形象、不直觀或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可以借助這方面的力量;最后,為了對文本知識的延伸,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大致的概括,需要用到這樣必要的手段。
3.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運用,可以通過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性,達到師生互動,知識的自由獲取,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更能展開更廣泛意義上的學習。
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利用網絡接觸廣闊的世界,獲得廣闊的知識基礎,識廣闊的世界,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探究知識的能力,并且能與同學合作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教育應當緊跟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如何做到教學與時俱進、自主創新,需要更多的信息技術的支撐。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探索中,還會遇到各種問題,但只要堅持科學、高效、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