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紀蘭+趙桂燕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國對外貿易情況回穩向好,這也增加了對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的需求。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要求,指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構建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一帶一路;應用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4-0139-02
2016年,我國外貿回穩向好,進出口貿易增長和國際合作深度、寬度和廣度均增大,這與外貿結構的調整關系密切?!耙粠б宦贰苯ㄔO正在成為助力我國外貿結構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取得初步成效,中國與沿線國家政治互信增強帶動了貿易進出口,“一帶一路”戰略及經濟全球化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的共識。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新興的跨境電商貿易方式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突破口和外貿增長的新引擎,社會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加大。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二期)》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5%左右,率先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中級發展階段,打造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一流院校,實施高等學校智庫建設支持計劃,為全省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實施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等措施,建設行業與學校共同參與的落地人才培養體系;支持建設10個校企共建試點學院和10個現代學徒制特色學院,廣泛開展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支持高校與企業、行業、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區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合作新建200個大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增加學生“第二校園”的經歷。
一、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誠信、友善的道德修養,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和相關國家的社會文化常識,具備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及健全的心理素質,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具有公文寫作的能力,適應外貿企業、金融領域及經濟管理類相關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國貿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重復
課程設置過程中易出現課程內容重復的現象,不僅增加了教師的不必要勞動,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進出口實務、國際結算和外貿單證實務之間,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之間,國際貿易實驗課程與進出口實務實驗課程之間,一門專業講授后,另一門專業又講解一次,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影響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
(二)培養方式依然以課堂教學為主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國貿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以課堂教學為主,主要的教學方法為講授法、案例法、互動法等,缺少相應的實踐環節,不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一些實務型課程如國際結算、外貿單證實務等僅憑“黑板 + PPT”方式教學,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由于學生在課堂和實驗過程中接觸的具體業務操作較少,導致部分學生在畢業后短期內無法進入工作狀態,不能勝任單位指派的業務工作,難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三)專業設置與人才需求間的矛盾
國貿專業的實踐教學包括入學教育、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和認知實習等,一般安排在第一、二、三、六、七、八學期,26周左右。但一些中小型企業則更看重商務英語聽說能力,要求應聘者能直接與外商進行簡單的貿易磋商并簽訂合同。對于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等需要直接與國外客戶打交道的崗位,企業希望應聘者能夠熟練掌握外貿業務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具備一定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三、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設立跨境電商方向
2016年國務院決定,在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等1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用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提供新支撐。根據市場調研分析,如今的電商人才渠道中,依托社會招聘占比約40%,在工作中培養近30%,電商專業畢業生僅占16%,可見高校對專業人才培養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將會出現井噴狀態,懂得跨境電商的新外貿人才將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高校通過在國貿專業設立跨境電商方向,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面向省內外招收跨境電商方向本科生,具有現實意義。
(二)適當增加英語課程類所占比例
由于大多外貿企業需要與國外客戶溝通聯絡,因此國貿專業畢業生通曉外語就成為了企業用人時重點考慮的因素,具有較強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表達溝通能力的畢業生在應聘時會得到企業的青睞。各類型企業對外語能力的要求略有不同,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通常要求畢業生具備大學英語六級水平,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則更看重商務英語聽說能力,要求應聘者能直接與外商進行簡單的貿易磋商并簽訂合同。對于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等需要直接與國外客戶打交道的崗位,企業更要求應聘者能夠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聽說讀寫。因此,國貿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增加了英語課程的比重,讓英語學習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第1—4學期開設通識必修課大學英語,第5學期開設商務英語選修課,第6學期開設外貿函電、外貿口語選修課,第7學期開設商務英語聽說選修課。
(三)全面實施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國貿專業應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校企合作,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人才,企業也應將公司的部分業務引入學校,并在學校設立外貿實訓基地。外貿工作包含有外貿接單、審單、跟單以及業務拓展等,企業會定期安排業務人員來校指導。學校通過企業反饋與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結合市場導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潘晨光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趙桂燕,卞紀蘭,董大朋 基于KSAO模型的國貿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對外經貿,2013(11):147-148.
[3]王莉,于丹,胡彩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72-75.
[4]薛鵬,武戈,邵雅寧“一帶一路”背景下國貿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對外經貿,2015(12):143-145.
(責任編輯:喬虹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