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文++張睿佳++張志偉
【摘要】移動互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的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社會對會計行業實用性高質性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然而,高校傳統的會計教學凸顯出弊端,使其難以較好實現實用性人才培養目標,因此高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中不僅要注重其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加強其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因此將傳統教學精髓與移動互聯網有機統一,才能使更多的會計人才在新時代的召喚下呼之欲出,培養出會計行業未來的領軍人物,為會計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使會計行業發展日新月異。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會計教育 新模式構想
一、現階段本科會計教育面臨的困境
(1)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缺乏新意,教學模式不符合新式學生,教學內容滯后市場的新需求,現階段的會計教育主要形式為一本教材、一個老師、一張黑板,老師在課堂上充當的的角色是一個單相的知識搬運工,傳統的上傳下達的課堂模式對于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95后大學生而言,極其枯燥乏味。單一的書面考核方式顯然已與就業市場對會計專業學生具備高技能、高素質、高水平的要求脫軌。
(2)會計任課教師無法及時對接互聯網發展,教育理念落后于新的移動互聯趨勢知識信息時代,知識量和傳播速度呈現冪次爆發式增長,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4G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知識的學習變得何地都能學,何時都能學。
(3)高校缺乏對“互聯網+”的重視,會計信息化課程設置不夠全面移動互聯是一個創新性的技術驅動的過程。以移動互聯為基本載體,打造開放式移動云會計圈是一個遞進的過程,除去某些高些的課程錄播之外,慕課、翻轉課堂、手機微課堂、云課堂新的教育方法和渠道層出不窮,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占有率,未來必將實現移動互聯和會計教育的融合,教學更加個性化,考試更加多樣化、體系化。
二、移動互聯網為會計教育帶來的新變革和新機會
(1)移動技術打通不同區域、加快信息交換溝通。基于移動技術,將會計知識的學習、管理、課程、評價進行內涵拓展,師生使用移動應用實現集學習、互動、作業、評價反饋、成績分析為一體,更加靈活的掌握學習進度和學習的難易度,使學生真正掌握自己的學習。同時,學生通過評價體系對教學、資料、作業、考試形成良好的動態反饋,對教師的備課以及課程安排提供導向和建議,再次基礎上,利用開放式的教學資源,多方學習,進行學習研討,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2)科學數據分析助力個性化、精準掌握教學練三位一體。科學數據分析包括學生、教師、課程設計的數據分析,根據相應的數據庫提取相應的內容,結合移動互聯網便捷性的特點,推薦個性定制化的學習內容,符合使用者的會計學習的難易程度和進度,實時掌握,自我監控,科學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精準查漏補缺,用戶的每一次點擊都是一次信息的記錄,每一次信息記錄都是寶貴的用戶個性化寶庫。基于精準的信息,分層級設置對應的教學設計,學習內容,練習實踐內容。
(3)移動云計算和信息管理,實現社會化網絡分享。基于云計算和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多元的課程設計,實踐課程和網絡課程,對實踐課程開展課堂隨練,實驗室精練,現場實練。三練循環漸進,逐步發展。通過網絡課程,接入慕課、愛課程精選線上拓展課程。在即時通訊版塊與其他學友相互學習,實現人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再通過互聯網反饋至人,促進人真正的提升,移動互聯網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三、移動互聯會計專業教育培養新模式構想
(一)完善課程設計,落實教學改革
(1)精編教材,緊扣熱潮。對原有的教材進行完善和在編輯是首要的一步,教室課堂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第一課堂,教材是學生和老師的連接體,精編的教材采用新的流行表達方式,更新教材案例,結合實際安排設置課后練習,從新的角度解讀會計在當前階段的新發展,教材既要“接地氣”,也要“高大上”,無疑對于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有從編書的角度提高,方能展現對新的方式的認同和決心。
(2)個性發展,博雅教育。既要注重培育過硬的會計技能操作,也要注重對管理、網絡、計算機等方面的綜合性立體式培養,從一元到多元教學方式,從簡單到豐富的教學內容,從教室到網絡的教學資源,從灌輸式培養到互動研討式的合作學習,進行多層次的教學改革,注重課程設計的創新式培養、系統性教學、開放式互動。
(二)加強師資培養,培育創新教學
(1)通過出國訪學、高校進修,企業實踐,會計工作室,會計論壇等途徑培育一只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實踐能力強,通識知識廣的會計教學核心師資。同時,院方設立試點專業,敢于變革,建立新的管人用人制度,適時接收兼職教師,優化結構,提升水平,推進專職與兼職的有效結合,教學老師和校外導師的結合。注重專業老師與其他學科老師的融合學習,尤其對于計算機科學和網絡科學的學習掌握,共同研討,及時協作,培育教師的國際視野、開放式的思維。
(2)創新性理念的培育,緊扣萬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雙創精神,用雙創精神指導會計教育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改革,敢于去想才敢于去做,創新源于實踐,實踐在于課堂,課堂在于學生,始終把學生放在整個教學的中央,將培育集會計管理、會計技能操作、會計理論于一身的創新性和個性化學生作為培育目標。開展系統性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公共課、核心課程群建設,認定一批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繼續做好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推動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應用。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廣計劃。
(三)搭建移動平臺,開設網課建設
移動平臺是連接校、企、師、生的載體,是對外數據交換的窗口,平臺的搭建使信息能夠經濟、迅速的地傳送到各地,使各高校間、社會上不同層次的會計教學資源能走出“封閉”,使會計人與非會計人都能享受到優秀會計精品信息,實現會計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會計教學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是高校教育文化服務體系基礎工程建設內容之一,也是建設“全國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工程”的一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