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摘要】 目的:討論冠脈介入治療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生存質量及相關因素。方法: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2月進行冠脈介入治療的6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對治療前及治療后1、6個月進行健康狀況問卷(SF-36)、西雅圖心絞痛調查量表(SAQ)的問卷調查,分析患者生存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結果:冠脈介入治療后,患者的SF-36評分、SAQ評分均比治療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冠脈介入治療前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抽煙、喝酒、高血壓;治療后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年齡、血脂濃度。結論:冠脈介入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有顯著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其生存質量與年齡和血脂有關。
【關鍵詞】 冠心病; 心絞痛;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生存質量; 影響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022-02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好發于老年患者,一旦確診需要長期的用藥治療,而冠心病心絞痛是由冠心病引起的長期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從而引起一些列的心絞痛癥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心肌壞死性的嚴重疾病。目前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是方法冠脈介入治療,本研究就6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均來自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37~75歲,平均(62.2±11.9)歲,平均病程6.6年;60例患者中:有高血壓病史45例,長期吸煙史、飲酒史30例,高血脂病史32例,糖尿病患者25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冠脈造影,診斷冠心病明確;且患者年齡35~70歲;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簽知情同意書,且配合隨訪。排除標準:患者意識不清;肝腎功損害嚴重者;具有其他重癥疾病及傳染病者;患者或家屬不配合調查隨訪者[1]。
1.3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量表的問卷調查,對患者自我感受,以及客觀的病情改變進行調研,涵蓋了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內容。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登記地址、電話等個人情況信息,對患者治療前12 h,和治療后1、3個月進行隨訪調查。
1.3.1 調查工具 健康狀況問卷(SF-36)主要包括生理及心理健康方面,包括生理功能、疼痛、精神健康、生活能力、情感等五個方面,總評分在0~100分,分數越高,生存質量越好,對于疼痛的評分標準:分為無疼痛、輕微疼痛、疼痛、極度疼痛、不能忍受,分別取20、15、10、5、0分。對于冠心病病情的調研采用西雅圖心絞痛調查量表(SAQ),包括:心絞痛發作頻率、穩定程度、身體活動受限程度、自我感受、治療滿意度等5個項目,每個項目滿分100分。
1.3.2 療效評價 兩個調查量表,分數越高表示質量越高,改善越好,其中將SAQ評分分為5個等級1級(0~20分)、2級(21~40分)、3級(41~60分)、4級(61~80分)、5級(81~100分)[2-3]。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冠脈介入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患者治療后1、3個月SF-36各項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與3個月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患者SAQ評分級別分布
患者治療前SAQ評分主要在2~4級(20~60分),治療1個月后及3個月后評分主要在4~5級(60~100分)。治療后SAQ各項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治療后患者SAQ 4級和5級人數顯著高于治療前對應級別人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治療前后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
治療前影響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壓、抽煙、喝酒;冠脈介入治療后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齡、血脂水平。
3 討論
冠心病的治療以冠脈介入為主,然而介入治療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目標還是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4]。關于冠脈介入治療冠心病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本研究結果表明,冠脈介入治療后60例患者的SF-36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冠脈介入治療后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改善;治療后1個月與3個月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治療后3個月的時候療效很穩定,生存質量沒有下降。研究結果數據表明,SAQ評分中冠脈介入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及穩定狀態評分明顯比患者治療的評分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冠脈介入治療對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是有意義的,尤其是結果評分是根據患者親身感受得出的,相比冠脈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來確定冠脈改善情況,無創、無花費,也解決了部分患者因身體狀況不方便于來回前往醫院檢查[5-6]。從研究結果看患者的活動受限程度也明顯改善,但是術后3個月的活動受限程度平均分是81.2分左右,盡管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距離滿分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可能與術后康復鍛煉不足有關。但是總體來說,患者的活動能力、自我感覺、心絞痛等都得到了明顯提高。
關于冠脈介入治療前后影響生存治療的因素,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治療前影響患者生存治療的主要因素與患者抽煙、喝酒及是否患有高血壓有關,介入治療后與患者的年齡和血脂水平有關,與文獻[7-8]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冠脈介入治療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患者戒煙、酒,調節血壓、血脂水平是長期保持改善生存質量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1]任強.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前后生存質量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115-116.
[2]呂永成.冠脈介入治療高齡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31(2):313-315.
[3] Rosner G F,Kirtane A J,Genereux P,et al.Impact of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incomplete angiographic revascularizat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he acute catheterization and urgent intervention triage strategy(ACUITY) trial[J].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2,125(21):2613-2620.
[4]路標.冠脈介入治療高齡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效果評價[EB/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78):351.
[5]顏文飛.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前后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5004-5005.
[6]王益民.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3,27(7):132-133.
[7] Leonardi S,Stebbins A,Lopes R D,et al.Quantification of the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enzymatic infarct size related to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sights from the CHAMP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rial[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13,24(4):321-327.
[8]陳劉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術后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見性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60-61.
(收稿日期: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