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家蒙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89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進行測定;并以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者100例作為對照,行相同檢測,比較兩組受檢者檢測結果的差異,并計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在各組受檢者中單獨或聯合診斷的陽性率。按照HbA1c檢測結果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進行分組,比較不同HbA1c值患者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結果,并對其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單獨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陽性率分別為84.27%和74.16%,聯合檢測的陽性率為91.01%,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單獨檢測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HbA1c水平患者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隨HbA1c的升高而升高,HbA1c與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r=0.782、0.703,P<0.05)。結論:通過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測定,可以及時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患者進行篩查,檢測陽性率高,有利于在患病早期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控制延緩病情發展。
【關鍵詞】 糖尿病腎損傷;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診斷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054-02
糖尿病是一種以持續性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中,90%以上的患者為2型糖尿病[1]。隨著病情的發展,糖代謝的紊亂還會對蛋白質、脂質的代謝造成影響,并累及機體多種臟器結構,誘發嚴重并發癥。糖尿病腎損傷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調查數據顯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發生率在20%左右,但由于早期臨床表現并不十分明顯,容易出現誤漏診的情況,導致患者治療耽誤,發展成嚴重的糖尿病腎病,甚至威脅患者生命[2]。因而,選擇合適指標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進行篩查至關重要。本文選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89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89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女41例;年齡39~71歲,平均(54.2±3.6)歲。排除標準: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原發性腎臟疾病或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因其他因素引起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異常改變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者語言溝通障礙的患者。
以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受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38~72歲,平均(55.4±2.6)歲。
兩組受檢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對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進行測定。其中,HbA1c的檢測需抽取清晨(8∶00-10∶00)空腹靜脈血3 ml,將其置于含EDTA-K2抗凝劑的試管中混勻后,使用美國BIO-RAD VARIANTⅡ血紅蛋白儀進行測定,2 h內完成。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需收集患者的晨尿,經標記后,于檢驗科的HT-150型尿液分析儀上進行檢測,檢測結束后分別使用干化學試紙、奧斯邦試劑對其進行定性檢測,操作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
1.3 評價指標
分別對兩組受檢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進行比較,其中尿糖檢測值在1.67~2.77 mmol/L為陰性,超出該范圍則為陽性[3]。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20 mg/L以下為陰性,超出該范圍則為陽性[4]。分別計算各項生化指標,計算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陽性率。
同時,按照HbAlc值的檢測結果將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分為三組,低值組(<7.0%)、中值組(7.0%~10.0%)、高值組(>10.0%),比較三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結果,并分析其相關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受檢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值比較
比較各組受檢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結果,可見研究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指標診斷早期糖尿病腎損傷的陽性率比較
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單獨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陽性率分別為84.27%和74.16%,而聯合檢測的陽性率為91.01%,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單獨檢測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健康對照組各項指標單獨或聯合檢測陽性率均為0。
2.3 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腎病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值比較
按照糖尿病腎病患者的HbA1c水平進行分組,可見不同組別患者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隨HbA1c的升高而升高,HbA1c與尿糖、HbA1c與尿微量白蛋白之間均呈顯著正相關(r=0.782、0.703,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功能損害是常見的并發癥,也被認為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糖尿病腎功能損害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微血管病變。其病理機制在于:機體在長期受到高血糖刺激的情況下,糖基化終產物的大量產生導致系膜細胞增生而系膜擴張,腎小球內灌注率、濾過率升高伴發腎小球基底膜增厚,腎微小血管、腎小球動脈及腎動脈等組織發生病理性改變,并引起腎小球硬化,腎功能損傷[6]。鑒于早期腎功能損傷是可逆的,做出及時診斷和治療是避免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環節。
本文選擇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作為檢測指標,發現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傷患者的檢測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尿糖升高的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腎功能發生損傷后,無法對原尿中的糖類物質進行重新吸收[7]。而尿微量白蛋白作為早期腎功能損傷的敏感指標,可以對腎小球損傷程度進行反映。與常規白蛋白的檢測相比,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可以對蛋白連續性微小排泄的變化情況進行檢測,靈敏度更高,檢測更為準確,加上尿液標本的采集更簡單方便、時間短,檢測效果好[8]。通過對兩項指標單獨、聯合診斷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結果進行比較,可見聯合診斷的陽性檢出率可以達到90%以上,優于各項指標單獨檢測的結果。而在健康對照組受檢者中,單獨或聯合檢測的陽性率均為0,則提示兩項指標對糖尿病腎功能損傷的診斷有良好的特異性。
本文還對HbA1c與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的關系進行了分析,HbA1c作為糖尿病的重要監測指標之一,可以對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充分反映,而隨著HbA1c的升高,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則提示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傷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血糖控制情況呈正相關。提示,做好血糖的有效治療,對于腎功能損傷的控制也有重要意義。
綜上,通過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測定,可以及時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患者進行篩查,檢測陽性率高,有利于在患病早期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控制延緩病情發展。
參考文獻
[1]屈振東,徐堅.糖化血紅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4):73-75.
[2]彭軍.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價值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6):3-4.
[3]姜少霞.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4-6.
[4]王曉洪.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3):21-25.
[5]楊棟梁.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9):1147-1149.
[6]陳玉,吳延昊.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檢驗相關指標的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5,27(28):366-367.
[7]黎桂芳.尿微量白蛋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1):57-59.
[8]程永智.尿糖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作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數育,2016,8(11):55-56.
(收稿日期: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