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琴++黃秀南++李彩
【摘要】本文首先將不涉及補價情況下和涉及補價情況下的兩種計量模式單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進行比較,然后舉例分析兩者會計核算。
【關鍵詞】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一、引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同計量模式(公允價值計量、賬面價值計量)核算內容容易混淆,不易理解,因此本文分析比較不同計量模式下單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核算,有助于大家理解和掌握。
二、不涉及補價情況下的兩種計量模式單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比較
例1:A公司用一臺設備換入B公司生產的一批鋼材,其中設備原價為900000元,累計折舊為100000元, 未計提減值準備;鋼材的賬面價值為800000元。A公司將換入鋼材用于生產產品,B公司將換入設備作為固定資產管理。A公司和B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l7%,交易過程除增值稅以外沒有發生的其他稅費。
要求:
(1)假定A、B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鋼材、設備公允價值都為900000元,該設備是2014年購買,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該交換交易具有商業實質,分別做出A、B公司的會計處理。
(2)假定A、B公司交換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分別做出A、B公司的會計處理。
分析:
由于A、B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由于A公司換出的是一臺設備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的是一批鋼材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進項稅額,而B公司換出的是一批鋼材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的是一臺設備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A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900000+900000×17%-900000×17%=900000(元);B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900000+900000×17%-900000×17%=900000(元)。A、B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A公司:將換出的設備轉入清理時:借:固定資產清理-800000;累計折舊-100000;貸:固定資產-900000。資產交換時:借:原材料-9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3000;貸:固定資產清理-9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00。公允價值計量下,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時:借:固定資產清理-100000;貸:營業外收入-100000。
B公司:公允價值計量下,換出資產為庫存商品,視同銷售處理,確認收入時:借:固定資產-9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3000;貸:主營業務收入-9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00。結轉庫存商品成本時: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0;貸:庫存商品-800000。
(2)由于A、B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采用賬面價值計量,因此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則:A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800000+900000×17%-900000×17%=800000(元);B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800000+900000×17%-900000×17%=800000(元);A、B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A公司:將換出的設備轉入清理時:借:固定資產清理-800000;累計折舊-100000;貸:固定資產-900000。賬面價值計量下,資產交換時不確認收入時:借:原材料-8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3000;貸:固定資產清理-8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00。
B公司:賬面價值計量下,換出資產為庫存商品,不確認收入時:借:固定資產-8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3000;貸:庫存商品-8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53000。
涉及補價情況下的兩種計量模式單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比較
例2:(1)假定例1中A、B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A公司換出設備的公允價值為1100000元,換入鋼材的公允價值為900000元,鋼材的賬面價值為800000元,由此B公司另支付給A公司補價200000元,該交易具有商業實質,要求分別做出A、B公司的會計處理。
(2)假定例1中A、B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其中設備原價為900000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累計折舊為100000元,設備公允價值為1100000元;鋼材的賬面價值為800000元,鋼材公允價值為900000元,由此B公司另支付給A公司補價200000元。A、B公司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要求分別做出A、B公司的會計處理。
分析:(1)由于該項交易涉及補價,首先判斷該項交易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對A公司來說:收到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00000/1100000=18%〈25%,因此該項交易是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由于A、B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換出資產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資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補價。由于A公司換出的是一臺設備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換入的是一批鋼材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進項稅額、補價200000元,而B公司換出的是一批鋼材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銷項稅額、補價200000元,換入的是一臺設備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進項稅額,因此:A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1100000+1100000
×17%-900000×17%-200000=934000(元);B公司換入資產的成本=900000+900000×17%-1100000×17%+200000=106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