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藝芳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兒科門診收治的400例患兒進行研究,將40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優質護理,對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為99.0%,患兒靜脈注射成功率為98.0%、失敗率為2.0%;對照組滿意度87.5%,患兒輸液靜脈注射成功率為79.0%,失敗率為21.0%。研究組護理服務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明顯提高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與效率,對改善醫患關系及醫院整體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優質護理; 兒科; 門診; 輸液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076-02
兒科門診收治的患兒通常年齡較小,普遍為出生幾個月至十歲左右,所需護理服務相對較為精細。兒科門診輸液室日常收治患兒人數較多,對醫院護理水平要求相對其他科室較高。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身體發育程度較低,在輸液過程中常存在輸液困難且對醫護人員有抗拒心理等情況,容易造成注射失敗,加之患兒家屬過度疲勞,情緒不穩定,常會造成對醫院的不滿,嚴重過激者甚至引起醫療糾紛[1]。因此提高護理服務水平,策劃優質護理服務流程,構建人文關懷式護理服務尤為重要,是筆者所在醫院完善醫療水平的重要舉措,且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具體內容包括做好診前的組織工作、減輕患兒及家屬的焦慮、隨時觀察病情變化、預防交互感染、提供健康教育、防止發生醫療差錯等。在本次研究中,對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影響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兒科門診收治的40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0例。其中研究組男152例,女48例;年齡2個月~9歲,平均(4.1±0.6)歲;
對照組男146例,女54例,年齡1個月~9歲,平均(3.8±0.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如詢問病史及家族病史、全面體檢、衛生管理、告知輸液相關事宜等[2]。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有衛生管理、飲食指導、心理健康溝通、輸液后護理及指導。患兒及其家屬就診時,醫護人員保持良好態度,妥善安置床單元,同時向患兒家屬告知病區環境、呼叫鈴的使用、作息時間及其他相關事宜。主動了解患兒癥狀,加強彼此溝通[3-5]。加強醫患之間的心理健康溝通,及時了解患兒生理心理變化,適當安撫患兒情緒,待患兒情緒穩定時進行輸液,保證輸液室環境適宜,輸液過程中頻繁詢問患兒有無不適癥狀,觀察并記錄注射部位是否出現紅腫、皮疹等過敏癥狀,及時進行醫療處理。輸液結束后,告知患兒家屬相關注意事項,普及健康知識,態度溫和,構建人文關懷式護理服務流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并記錄靜脈注射的成功率與失敗率,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滿意程度的調查方式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率答題問卷。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6]。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結果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比較
研究組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與對照組滿意率分別為99.0%、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靜脈注射成功率與失敗率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靜脈注射成功率分別為98.0%、79.0%;失敗率分別為2.0%、21.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不斷完善,人們對護理服務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同時,對醫療工作者的服務態度及臨床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此,筆者所在醫院積極展開護理技能培訓,加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技能,改善醫患關系,逐步提高筆者所在醫院的醫療形象。兒科門診輸液室作為筆者所在醫院患兒流量較多的科室,日常接待患兒數較多,對護理要求相對較高,年齡多集中在幾個月至10歲左右,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常常哭鬧,不配合醫護人員的診治,加大了輸液的難度。同時,患兒哭鬧會引起其家屬的不滿情緒,常常造成醫患糾紛,延誤患兒的診治,降低醫院整體形象。因此,提升兒科門診輸液室的護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是筆者所在醫院加強兒科門診輸液室護理技能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操作中,應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注重人文關懷,促進醫患之間的心理溝通。輸液前對患兒進行體溫測量、疾病排查、情緒安撫等步驟,口服藥物輔助治療及注射藥物前需進行必要的過敏試驗,全面檢查患兒身體狀況并且向患兒家屬告知輸液過程的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等,如出現正常范圍以外的情況,需及時復診[7-9]。測量體溫時,根據患兒的年齡采用適宜的肛溫、腋溫或口溫方式。輸液過程中,時刻關注患兒生理心理變化,采用人文關懷方式親切接觸患兒及其家屬,穩定情緒。輸液完成后,需等待觀察20 min左右后離開,嚴格操作審查藥品等,加強醫患交流。患兒因為心里懼怕等會排斥輸液治療,伴隨哭鬧不配合,而患兒家屬因長時間身心疲勞容易焦躁,產生應激心理,因此,醫護人員優質服務工作量較大,所需耐心及護理技能均要求較高,為避免醫患糾紛發生,醫護人員應加強候診巡視,第一時間掌握患兒身體狀態,對其家屬展開全面積極的宣傳教育,講授嬰幼兒日常護理知識、育兒保健指導及季節性傳染病的防治等知識[10-11]。值得注意的是,醫患之間親密溝通尤為重要,優質的服務態度及良好的服務環境能有效緩解患兒的緊張躁動,同時安撫家屬的不滿情緒,使輸液過程簡化順利,避免輸液失敗造成的患兒家屬不滿意情緒[12-15]。
在本次研究調查中,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為99.0%,患兒靜脈注射成功率為98.0%、失敗率為2.0%;對照組滿意度87.5%,患兒輸液靜脈注射成功率為79.0%,失敗率為21.0%。根據數據可知,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明顯提高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與效率,對改善醫患關系及醫院整體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麗妍.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門診輸液室患兒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5,8(14):180-181.
[2]王亞娟,軒玉宏.優質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7):1201-1203.
[3]鄭娜,李建軍.優質護理服務實施前后病人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比較[J].護理研究,2014,10(32):4072-4073.
[4]湯欣,王利,馬士肶.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的實施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47-2049.
[5]徐國君,姜永珊,林冬梅,等.急診輸液室應對成批患者的預案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5,36(14):95-96.
[6]陳水紅,王颯,丁幼芽,等.基于優質護理服務的急診患者滿意度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3):65-67.
[7]劉曉梅,劉紅梅,黃亞川,等.“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1):25-26.
[8]胡明.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的影響及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5,6(1):307.
[9]謝鳳蘭,林芳宇,余娟,等.出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評價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2):1-5.
[10]韓靜,史德利,王洪俠.護理安全路徑在兒科門診、急診輸液室的實施[J].護理研究,2014,6(17):2139-2140.
[11]蔡秀喬.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在提升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10(31):4269-4270.
[12]史新華,王玲玲,楊春梅.出院患者對優質護理工作延伸服務的滿意度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7):71-72.
[13]韓斌如,王力紅,王慶玲,等.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模式下護士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4,9(19):2341-2343.
[14]杜惠蘭,肖迎光,於軍蘭,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28):28-30.
[15]潘芬忠,王金葉.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髖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現代醫學,2016,10(6):880-882.
(收稿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