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 王宜慧 陶彩輝
【摘要】 目的:探討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對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進行混合痔切除手術患者2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0例,觀察組采取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治療,對照組采取1∶5000高錳酸鉀熏洗坐浴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過程中水腫消退、疼痛消退和出血停止時間。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3.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0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水腫消退時間、疼痛消退時間、出血停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結論: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治療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效果明顯,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消腫止痛湯; 熏洗坐浴; 混合痔; 術后水腫疼痛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118-03
混合痔是常見肛腸類疾病,發病原因主要有經常久坐、久站、排便時間過長、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感染等,可引起患者肛門疼痛、黏液滲水、便血、瘙癢等癥狀,常發生于女性,約占70%[1]。藥物治療混合痔的效果不太明顯,甚至越治越重。目前一般通過手術進行痊愈性治療,但術后可能有肛門疼痛、水腫等并發癥,另外有傷口恢復慢、易感染、出血等風險[2]。為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筆者所在醫院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進行混合痔切除手術患者2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采用自制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方式治療,另一組采用1∶5000高錳酸鉀熏洗坐浴治療,觀察治療效果,現作以下總結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5月-2016年10月進行混合痔切除手術患者2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0例。采取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治療為觀察組,其中男39例,女71例,年齡23~68歲,平均(37.85±2.68)歲,病程
5個月~7年,平均(3.46±1.45)年;采取1∶5000高錳酸鉀熏洗坐浴治療為對照組,其中男37例,女73例,年齡25~70歲,平均(38.14±2.39)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14±1.70)年。診斷均符合我國2006年制定的《中醫肛腸科常見病治療指南》診斷標準,且患者均無嚴重肝腎疾病。研究內容告知所有患者或家屬,并簽同意書,經本院醫學理論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肛腸科檢查確診,術前檢查患者心電圖、血常規、凝血、生化等指標并評估病情,對患者進行混合痔手術治療。術后給予兩組患者常規靜脈滴注抗生素3 d以預防感染。觀察組采用本院自制消腫止痛湯進行熏洗坐浴治療,藥物組成苦參30 g、龍膽草15 g、蒲公英20 g、金銀花20 g、冰片10 g、連翹20 g、五倍子30 g、桃仁20 g,加水至2000 ml,先武火煎沸,后以文火煎20 min,去渣取1000 ml,加入明礬15 g、芒硝10 g,對肛門局部進行熏洗10 min,熏洗后加溫水稀釋至1500 ml,將肛門浸入藥液中坐浴約20 min。對照組采用1∶5000高錳酸鉀熏洗坐浴治療,用1500 ml溫水將高錳酸鉀配置為1∶5000,先熏洗10 min,后坐浴20 min。兩組患者均早晚各一次,10 d為一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兩組患者療效。
1.3 觀察指標
(1)依據文獻[3]1994年我國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痊愈:肛緣水腫消失,創面無感染跡象,疼痛感消失;有效:肛緣水腫明顯減退,創面無感染跡象,疼痛感減輕;無效:肛緣水腫無明顯改善或無改善,創面感染,疼痛感無減輕甚至加劇,仍需手術或其他方式處理。總有效率=(痊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兩組患者水腫消退時間、疼痛消退時間、出血停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
經過1個月的治療和觀察,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6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0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88,P<0.05)。
2.2 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觀察組水腫消退時間、疼痛消退時間、出血停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明顯短,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而對飲食和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不予重視且缺乏鍛煉,導致每年混合痔的人數成倍增加[4]。混合痔是痔瘡中最嚴重的疾病,發生于任何人群中,臨床上具有排便疼痛出血、肛門局部水腫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引起感染、壞死、濕疹、貧血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5]。混合痔的特點是內痔和外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治療混合痔主要采用手術切除方法。傳統手術方法有結扎切除術、環切術、外剝內扎注射術、分段結扎術等,術后具有創面大、肛緣水腫、肛緣疼痛、易感染等缺點[6]。吻合器痔環切術(PPH)切除的同時將其吻合,術后患者疼痛時間縮短、出血少、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但仍會發生吻合口水腫、炎癥等癥狀[7]。這可能因為肛門周圍分布著大量神經末梢,肛門周圍感覺靈敏,術后引起劇烈疼痛,疼痛刺激內括約肌痙攣,從而擠壓從其間穿行的血管、淋巴管,血液、淋巴液回流出現障礙,導致肛緣水腫[8]。肛緣水腫又刺激神經末梢,加重患者疼痛,造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手術效果及患者后期治療的預期,甚至引起醫患矛盾。因此,術后對肛門的疼痛、水腫等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學認為,混合痔術后疼痛、水腫等是由于機體氣血凝滯、經絡阻滯、濕熱下注,另外手術致筋脈橫斷,眾因素所致。熏洗坐浴治療的方法歷史悠久,文獻[9]漢代馬王堆墓中《五十二病方》就有詳細記載。熏洗坐浴治療機制是通過溫熱刺激,使患處皮下血管擴張,改善患處周邊血液循環和淋巴液循環,具有活血化瘀、消除水腫、疏通經脈、緩解炎癥等功效,濕熱刺激降低神經的敏感性,讓肌肉松弛,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10]。同時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可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和藥效的發揮。消腫止痛湯中苦參、龍膽草可清熱解毒、利濕;蒲公英消腫、燥濕;五倍子止痛、抑菌;桃仁疏通血脈;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冰片、明礬、芒硝清熱、祛濕。諸藥配伍聯合煎湯熏洗坐浴,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行氣通絡之功效,療效確切。西醫學認為,混合痔術后疼痛、水腫等是由于手術過程對機體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以及一系列惡性循環所致。熏洗坐浴可促進血管擴張、緩解痙攣,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水腫消退時間、疼痛消退時間、出血停止時間方面觀察組明顯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消腫止痛湯熏洗坐浴治療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效果明顯,有效縮短水腫消退、疼痛消退、出血停止時間,且安全可靠,臨床上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艷羽.消腫止痛湯熏洗治療濕熱下注型痔病肛門疼痛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6,34(9):171-173.
[2]劉進中,馬莉.消腫止痛中藥治療混合痔術后并發癥[J].吉林中醫藥,2016,36(2):148-151.
[3]徐少娜,馬麗萍.中藥煎劑熏洗對混合痔手術后水腫疼痛的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12):176-178.
[4]康健,余樂來,龔光明.500例混合痔患者的中醫體質研究[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9):20-21.
[5]丁建華,劉肅志.中藥熏洗治療痔瘡術后疼痛、水腫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30(9):1285-1286.
[6]趙文良,張劍平,彭軍良.手術治療環狀混合痔進展[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2):54-56.
[7]張新紅.PPH術與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河北醫學,2014,20(7):1148-1150.
[8]宋立峰,趙占強,孫海芳,等.術芍除濕活血方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與水腫100例[J].環球中醫藥,2015,8(12):1504-1506.
[9]伍躍麒,谷云飛.中醫治療混合痔術后疼痛的臨床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5):1706-1708.
[10]霍巨,劉麗輝.中藥熏洗坐浴治療濕熱下注型混合痔術后并發癥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5):1010-1012.
(收稿日期: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