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明

【摘要】 目的:探討急性牙髓炎兩種根管治療方式的效果情況。方法:選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拔髓后給予根管治療)與觀察組(開髓失活術進行根管預備及充填),每組35例。觀察兩組患者術中情況及術后急性反應發生情況,并對患者隨訪6個月,觀察兩組治療療效。結果:觀察組疼痛發生率為7.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觀察組急性反應發生率為10.5%,對照組為5.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成功率為89.5%,對照組為9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拔髓后根管治療的近期效果及急性反應發生情況與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療基本一致,但前者術中疼痛可顯著減輕,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療效; 拔髓后根管治療; 活髓牙失活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6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120-02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急診的常見病,根管治療是牙髓炎治療的最有效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根管治療技術已逐步完善,且療效恒定,廣受患者及醫師的認可。但目前臨床對拔髓后進行根管治療和保留牙髓失活后根管治療的優劣仍不明確。為此,本研究通過對2014年2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部分急性牙髓炎患者進行資料回顧性分析,探討上述兩種方法的近期療效及術中情況,現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無系統性疾病,患牙根尖周無病變,牙周袋<4 mm,患側無可能引起疼痛的其他患牙,松動度不低于1°,均為活髓牙,本研究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心臟病、高血壓及妊娠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5)與觀察組(n=35)。觀察組中,女15例,男20例,年齡15~56歲,平均(38.5±3.2)歲;患牙共38顆,前磨牙15顆,前牙14顆,磨牙9顆。對照組中,女16例,男19例,年齡18~58歲,平均(38.9±2.9)歲;患牙共40顆,其中前磨牙16顆,前牙14顆,磨牙10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材料主要包括失活劑:上海運佳有限公司生產的三氧化二砷、日本Zoot-ZX根管長度測量儀、機用鎳鈦銼、不銹鋼K型銼(10-40號)、機用擴孔鉆、牙膠尖、根管糊劑、碘仿及甘油糊劑、上海二醫張江生物材料有效公司生產的氫氧化鈣。觀察組采用開髓失活術進行根管預備及充填,以氫氧化鈣、甘油、碘仿及牙膠尖作為充填材料。對照組患者應用2%利多卡因對患牙進行局部麻醉,拔髓,應用雙氧水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牙髓處,之后進行根管充填,以氫氧化鈣、甘油、碘仿及牙膠尖作為充填材料。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疼痛評價:采用Albashaireh等標準進行評分,其中牙齒感覺正常,無疼痛感為0分;牙齒有輕微疼痛,無需藥物止痛為1~3分(輕度疼痛);牙齒有疼痛,但不影響工作及休息為4~6分(中度疼痛);疼痛劇烈,止痛藥物無效,工作及休息受到影響為7~10分(重度疼痛)[1]。(2)患者根充后3 d復診,術后急性反應標準:陽性,患者有持續性脹痛或咬合痛;陰性,患者無任何不適[2]。(3)術后6個月療效評價:成功,患者咬合功能正常,無癥狀體征,X線顯示根充嚴密,牙周膜間隙正常,根尖無投射區;失敗,X線顯示根尖有投射區,患者咬合不適[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發生率為7.9%,顯著低于對照組的 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后急性反應發生率比較
術后3 d,觀察組急性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對兩組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結果顯示兩組近期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根管治療是通過化學消毒及機械清創的方法預備根管,以及嚴密充填,達到消除感染源,封閉根管空腔,有效防止根管再次感染的發生。在常規根管治療中,需在局麻下拔髓,由于患者個體差異有時往往不能控制拔髓所產生的疼痛感,并且也有少數患者因暈針而不愿實施局部麻醉。另外,由于麻醉藥物注射位置不合理而導致局麻失敗者較為常見,且即使在急性牙髓炎中即使麻藥劑量足夠,注射位置準確,有時取得的麻醉效果也不令人滿意[4]。這可能是由于外周神經膜電位發生變化,提高疼痛闕值,或使它們能夠耐受麻醉藥。失活法是一種傳統口腔治療方法,其具有操作簡便,出血少,疼痛輕、效果確切等優點,雖然現代多應用麻醉法,但其仍有其實用價值。失活劑的選擇應具體以下特點:對牙本質無損害;在牙髓失活過程中不引起疼痛;對周圍組織安全;拔髓時無疼痛。本研究所采用的三聚甲醛可緩慢釋放甲醛至牙髓組織,麻痹血管壁,使血管擴張、出血,形成血栓,且對牙周膜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再有在治療后引起的急性反應表現為腫脹、疼痛,其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被推出根尖孔所致[5]。根管充填時超充往往被控制在1.5%以內,而根管充填物的刺激性大小也會影響術后急性反應發生率。常規根管充填劑具有良好的殺菌和抑菌作用,但若充填時超出根尖孔,由于其對根尖周組織的刺激作用較強,易導致根尖周組織產生急性炎癥。本研究所用的氫氧化鈣、碘仿與甘油糊劑,適當的超充不僅具有抗炎作用,還可促進根尖周組織愈合,并可起到一定止痛作用[6-7]。氫氧化鈣通過羥基的釋放破壞細菌細胞膜,并激活急性磷酸酶等酶類。氫氧化鈣的強pH值具有較好的抑菌性,可使細菌內毒素降解,同時其能溶解釋放的羥基,并向牙本質小管擴散,而牙本質小管內有細菌存活,易引起根管內再感染,因此其能強有力地殺死特定菌群[8]。甘油可增加氫氧化鈣的流動性,使其易于充填。碘仿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根尖周周病灶吸收。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近期療效與急性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對于牙髓急性感染,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相當,且術后急性反應發生率均較低。但觀察組患者術中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療術中疼痛感相對較輕,與文獻[9-10]報道的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拔髓后根管治療與遠期療效與急性反應與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療基本一致,但前者術中疼痛可顯著減輕,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忠輝.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療在根管治療中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2):2210-2211.
[2]朱亞斌,張亞梅.局部麻醉法和失活法在磨牙牙髓摘除術中的臨床應用體會[J].甘肅醫藥,2016,35(4):292-295.
[3]夏麗,陳增平,朱立功,等.Depulpin失活劑在急性牙髓炎應急處理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5,31(2):292-294.
[4]戈軍,海熱古麗.麻醉法與失活法在老年磨牙牙髓治療中的療效對比[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1):119-120.
[5] Vela K C,Walton R E,Trope M,et al.Patient preferences regarding 1-visit versus 2-visit root canal therapy[J].Journal of Endodontics: Official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2012,38(10):1322-1325.
[6]許國雄,黃琦,陳建靈,等.甲哌卡因在不可逆性牙髓炎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8):1328-1329.
[7]孟紅軍.復方鹽酸阿替卡因麻醉下與砷劑失活牙髓后拔髓效果的對比分析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6):111-112.
[8]車藝蕾.高頻電刀處理家兔牙髓對牙周組織表面溫度變化的實驗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2,36(7):490-492.
[9]殷慧,曾贊文,馮淑敏,等.Depulpin、三聚甲醛和砷牙髓失活劑的臨床療效比較[J].微創醫學,2012,7(6):628-630.
[10] Pan J,Sun K,Liang Y,et al.Cold plasma therapy of a tooth root canal infected with enterococcus faecalis biofilms in vitro[J].Journal of Endodontics:Official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2013,39(1):105-110.
(收稿日期: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