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怡++張志畢

摘 要 目的:了解小學臨聘教師職業現狀,為改善職業倦怠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修訂后的職業倦怠量表對云南省昆明市3所小學臨聘教師115位臨聘教師進行測評調查。結果:臨聘教師情感的耗竭度高,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次之。男教師的職業倦怠顯著高于女教師;工齡在1年內的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程度低,工齡3年以上的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程度最高;具有離職意向的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程度顯著增加。結論: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突出,男性、工齡大于3年、具有離職意向的臨聘教師職業倦怠較嚴重。
關鍵詞 臨聘教師 職業倦怠 調查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8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LI Siyi[1][2], ZHANG Zhibi[3]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2] Kunming Guandu District Longma Central School, Kunming, Yunnan 650500;
[3]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mployment,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job burnout. Methods: a revised job burnout sca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15 teachers in Kunming primary school in Yunnan Province, which were employed by the teachers in the past 3 years. Results: the degre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was high, depersonalization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were reduced. The male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teachers; working in 1 years of temporary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degree is low, service for more than 3 years of the temporary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degree is the highes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urnover intention of the temporary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of job burnout of teachers is prominent, and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ho have more than 3 years of service and have the intention to quit are more serious.
Keywords temporary teachers; occupational burnout; investigation
0 引言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工作強度和壓力大,常處于疲憊的狀態——職業倦怠。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付工作的一種應激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1]主要表現在情緒枯竭、人格解體和成就感降低。[2]臨聘教師,也叫編外教師、代課教師,是指學校中從事教學工作、但沒有事業編制的非正式教師。截至2011年,我國臨聘教師總數為28.8萬,農村地區13.3萬,城市15.5萬,城市代課教師數量首次超過農村代課教師,所占比例達到53.87%。[3]目前全國城市小學師資力量嚴重短缺,新招在編教師無法滿足師資不足的現狀,所以需要大量招收臨聘教師,部分學校臨聘教師人數甚至超過在編教師人數。[4]目前國內缺乏對小學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的調查和研究,所以本文調查研究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現狀,探析內因和分析對策,對提高小學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昆明市官渡區3所小學的115名臨聘教師,其中男42人,占36.5%;女73人,占63.5%。教齡1年以內58人,占50.4%;1-3年的32人,占27.8%;3年以上的25人,占21.8%。
1.2 工具
1.2.1 基本信息調查表
臨聘教師信息統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教齡、離職意向幾方面。
1.2.2 教師職業倦怠調查表
參考文獻[5]設計職業倦怠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共有17個項目。項目采用7點積分法:0帶表從未有過,1代表一年幾次或更少,2代表一個月一次或更少,3代表一個月幾次,4代表每星期一次,5代表一星期幾次,6代表每天都有,得分越高,表示個體職業倦怠越嚴重。共發放問卷115份,回收有效問卷11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
1.2.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單因素方差(ANOVA)分析,數據表示為均數€北曜疾睿∕€盨)。
2 結果
2.1 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總體情況
表1 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總體狀況(N=115)
表1顯示,臨聘教師的情感耗竭度較高,個人成就感次之,人格解體程度最低。18.26%的臨聘教師表現為嚴重的情感耗竭,26.09%表現為較高的人格解體,過半(54.78%)臨聘教師表現為高水平的個人成就感降低。根據職業倦怠評價標準,三個因素得分高于臨界值的為高度倦怠,兩個因素得分高于臨界值的為中度倦怠,一個因素得分高于臨界值的為輕度倦怠。據此標準,20%臨聘教師出現高度職業倦怠,32.17%出現中度職業倦怠,21.74%出現輕度倦怠。以上結果表明,73.91%的臨聘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現象,情況不容樂觀。
2.2 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的特點分析
表2 臨聘教師職業倦怠與性別、教齡和離職意向關系
注:與女比較Pa<0.01;與1-3年比較Pb<0.01;與≥3年比較Pc<0.01;與無離職意向比較Pd<0.01。
表2顯示,與在編教師男教師比率偏低類似,臨聘教師中男教師比率也明顯低于女教師,臨聘教師中,男教師情感耗竭和個人成就感降低得分顯著高于女教師(P<0.01),表明男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較女教師更為嚴重,這可能小學男教師的經濟壓力、社會認同感等密切相關。
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工作熱情高漲,但隨著工作壓力加大,職業倦怠情況也隨之出現。表2顯示,隨著教齡的延長,臨聘教師情感耗竭程度顯著增加(P<0.01),人格解體得分也顯著增加(P<0.01),工作1-3年的臨聘教師與工作1年內的相比,個人成就感顯著降低(P<0.01),但工作3年以上的臨聘教師,個人成就感與工作1-3年的相比,個人成就感反而增加,原因可能是通過幾年的教學工作經驗,臨聘教師的工作壓力減輕,個人成就感也隨之增加。
目前招聘的臨聘教師均為大學本科學歷,很多應聘為臨聘教師的大學生都只是把這份工作作為一個過渡的跳板,所以臨聘教師的離職意向很高(67.8%),與無離職意向的臨聘教師相比,有離職意向的教師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得分都顯著升高(P<0.01),表明具有離職意向的教師職業倦怠程度較高。
3 討論
3.1 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突出
臨聘教師與在編教師同樣需要從事繁重的教學工作,但臨聘教師工作壓力更大,個人成就感更低。(1)臨聘教師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無教學經驗,很多也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所以在教學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壓力更大;(2)臨聘教師無編制,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穩定的保障,很多臨聘教師只是把工作當為暫時的過渡,并沒有當作一份事業來做,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而繁重的工作任務又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所以臨聘教師總處于一種身心俱疲的狀態中;(3)目前雖然臨聘教師的待遇和福利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與在編教師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無法真正的同工同酬;(4)目前學生家長和社會并不完全認可臨聘教師,認為其不是真正意義的教師,擔心起教學質量,所以臨聘教師的社會認同感和個人認同感偏低。以上幾點都是造成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
3.2 應對臨聘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3.2.1 教育管理部門保障臨聘教師的權益
臨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未來保障與在編教師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改善其職業倦怠現象,首先要做好制度保障,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臨聘教師的相關權益,讓臨聘教師從福利待遇和內心認同中都不再是“臨聘”。
3.2.2 學校應提高臨聘教師的專業素養
臨聘教師很多都無教學和工作經驗,這導致他們在工作中面臨著更大的困難,所以學校應該建立臨聘教師培養體系,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引領,全方位提高臨聘教師的工作能力,促進臨聘教師的專業發展。
3.2.3 學校應建立科學的臨聘教師評價體系
臨聘教師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困難性,所以學校應該根據其工作特點專門建立針對臨聘教師的科學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其教學工作,激發臨聘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發展能力。
*通訊作者:張志畢
參考文獻
[1] 陳麗萍.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76-80.
[2] 朱云江,屈永俠,李思齊.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分析及調節對策[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6):19-20.
[3] 張河森.城市公辦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基于武漢市6所公辦中小學的調查[J].教育與經濟,2014(4):64-69.
[4] 熊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代課教師政策的文本分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3(8):16-19.
[5] 劉倩倩.昆明市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模型建構[D].云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