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 要:對于大部分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來說,《外國美術史》這門課程并不被許多高校所重視,然而,對于學生的教育不能只限于傳統的范圍內,更多的是應該注重課程對于學生在美術創作方面所起到的教學及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外國美術史;美術創作;指導性意義
相比國外,國內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對《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從認知到起步的時間都較為落后,高校教師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水平也不高,才致使此類問題的出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領域始終提出培養全面型高素質人才的理念,然而,高校在實際的認知度方面仍然沒有更多地提升和改觀。
一、高校《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下,人們往往更多的是注重物質文化層面的滿足,卻忽略了對于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在傳統的教育領域中,人們更多的注重的是對基礎課程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卻忽略了對于學生的在藝術創造力方面的培養。很長時間以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對于學生的美術教學方面的課程始終保持與基礎課程相協助的方式來進行,也就是說,將美術方面的課程更多的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因此,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方面因為課程枯燥、無味而逐步失去了興趣。
目前這種狀況已經在國內的許多高校蔓延開來,輕視對于美術方面的教育會讓學生的思維固化,缺少創新性的思維,同時,對于一些院校在開展美術方面的課程時也十分輕率,缺乏一定的可行性。例如:在開展《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以課本講解為主,缺乏更多的直觀上的視覺教育與美的體驗,或者只是通過簡單的理論與媒體教學,缺乏知識的延展性以及連續性,加之在《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方面的課程只是寥寥幾節,這樣往往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也不利于對學生開展更多的美術教育課程[1]。
二、高?!锻鈬佬g史》公共課程教學的意義
(一)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的理論基礎
現代教育教學領域應該更多的關注美術課程教育的開展,美術課程教育具有很強的理論認知性、藝術創造性及批評性。也就是說,將這三個基本特性真正地聯合起來,以科學的方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锻鈬佬g史》公共課程的內容主要是提高學生對于美術文化的認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使其從真正意義上了解美術的真正的涵義,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素養,從而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質?!锻鈬佬g史》課程也是能夠體現美術創作內涵的主要依據及來源,為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創作提供理論指導。
(二)有利于美術創作思維的開拓及創新
《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主要是對美術的主要來源、思考方式以及形成良好的美術風格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學習時,不僅要了解到從何種角度來對美術進行定義,以及進行審美的觀念的了解。同時,還應該對美術的產生有一個更深入地了解,既能夠通過美術來認知美的事物,也能夠認知美術的正確創作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形成美術創作的意識,不斷地開拓新的思維[2]。
美術這一門學科與其他的學科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與其他學科的內容相聯系,將其他學科的內容結合應用起來,以美術的創作作為基礎,從而更高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
(三)有利于掌握美術創作發展的規律性
對于《外國美術史》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以及對知識獲取時的正確認識,知識是具有共同性的,無論是本土文化還是外來文化,最終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平和的心態,認真學習,并且對于傳統和現代知識內容獲取不要存在著偏頗的思想,知曉任何的創新都是通過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這也是美術創作發展的過程當中存在的規律性。
與此同時,在對于《外國美術史》課程的學習時,也應該懂得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形成能夠進行自我甄別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升對于《外國美術史》課程的規律性的掌握和了解,進而成為具有良好人格魅力以及創新性思維的全面型人才[3]。
(四)是美術創作的基本途徑
對于當代高校大學生來說,在實際的美術創作的過程當中,并不會與《外國美術史》這門學科的基本知識聯系起來。然而,這門學科注重的是能夠掌握美術創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但是往往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原因,學生更注重技能方面的掌握,這也就是兩者不能夠被相互聯系的原因。
在進行《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因為美術創作與其他學科方面還略有不同,需要通過特定的文化氛圍作為基礎,從而獲取美術創作的意義及參考價值。
三、提升高?!锻鈬佬g史》公共課程教學的
具體措施
(一)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由于當代大學生深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對于美術方面的課程持有很大的抵觸心理,對于美術方面的教育教學也并不重視,因此,對于學生趣味性的引導極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往往并不能稱之為問題,真正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產生興趣,進而培養興趣,最終達到能夠通過主觀能動性來進行知識的獲取,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4]。例如: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拿來一個具體的實物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這個實物進行評價,或者通過以基礎課程內容的方式來對實物進行描述,這樣不僅可以鞏固他們的基礎課程的知識,同時也引起他們對于課程的興趣。
由于在教學課程當中,《外國美術史》的內容極為廣泛,內容涵蓋范圍較多,因此,學生在記憶方面會存在較大的難度,其實藝術存在著一致性的特征。也就是說,很多方面的知識在藝術之間都是相同的,因此,利用這一特點來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外國美術史》課程的內容。
(二)選用合理的教材并融入現代化的教學方式
在《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教學中,教材的選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的教材不僅可以幫助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輕松。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在傳授學生課程前,一定要對相關的內容有著獨到的理解和見解,才能傳授給學生。因此,合理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材的內容決定著學生對于《外國美術史》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5]。
使用更多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例如多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在授課的過程中,以多媒體教學作為主導,期間可以穿插一些視頻及動畫內容,再通過板書來對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在具體分析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思維條理一定要清晰,避免讓學生產生混亂。與此同時,學校更應該開展校園美術文化的建設,將美術的課程及內容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讓學生能夠時刻感受到美術帶來的美好氣氛。例如:定期在校園內舉辦外國美術文化展,組織舉辦校園外國美術文化節活動或者在學生的教學樓以及學生的宿舍內放置許多外國美術方面的作品,以便于學生提升外國美術公共課程教學的認知和興趣。
(三)史論與技法的講授相結合
《外國美術史》這門課程所涉及到的內容極廣,因此,通過一本教材是很難將內容盡數概括的。然而,課堂教學并非是進行理論的研究,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并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在課程講授的過程當中,應該增加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而提升學生能力與效率[6]。例如:教師在講解畢加索的現代派繪畫時,首先要通過對其現代派繪畫的方式及風格特點進行解釋,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再配以幻燈片、視頻及動畫的方式將畢加索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現代派繪畫風格的特點,最后再對現代派繪畫方式的相關技法對學生進行講授,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練習,進而實現對技法的真正掌握。
(四)開展學生觀摩活動,獲得更多感性體驗機會
由于對于美術方面的課程不夠重視,往往學校在課程設置當中也只不過是“以點帶面”,課堂之中,往往給予學生們的都只是通過課本以及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了解和簡單欣賞,這樣往往起到的教學意義并不大。因此,學校應該更多的開展學生觀摩的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使其能夠親自欣賞到美術作品所帶來的視覺體驗,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對于美術內容的興趣,也能夠將教師在教學課程當中的內容相結合,進而將教學內容整合,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外國美術史》的了解,最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7]。
(五)嚴格進行學科考核以及學生反饋工作
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開展的課程當中,應該加強對于《外國美術史》課程的考核,在美術方面的學習,除了平日里的理論課程以外,更應該注重對于學生技能的考核。也就是說,在進行了學期的《外國美術史》課程學習后,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考核力度,在進行理論知識內容考核的同時,并配以實際的美術內容的考核。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的重視,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及其對于美的事物的表達。
除了必要的學科考核以外,教師更多的是應該聽取學生的意見,針對學生反饋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又具有針對性的方式處理。例如,在進行《外國美術史》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抽象思維問題的講解時,學生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方式或者將講授的內容進行轉換來重新講解,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8]。
四、結語
在進行《外國美術史》公共課程的教學中,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法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手段開展教學,并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外國美術史》這門課程,從而促進學科在高校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晁新姣.關于美術院?!锻鈬佬g史》教學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1):102-103.
[2]鄭驚濤.試分析《外國美術史》教學和美術創作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6,(05):250.
[3]李永日.《外國美術史》內容改革研究:美術史和“現代美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7,(01):134-135.
[4]鄒迎雙,楊國林.《外國美術史》教學與美術創作關系思考[J].藝術教育,2015,(05):230-231.
[5]聶世忠.高?!锻鈬佬g史》課程研討式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5,(18):123-124.
[6]邱麗君.高校美術學專業《外國美術史》本科教學方法新探[J].藝術教育,2012,(07):128-129.
[7]陸艷清.史學與美學交匯技能與文化對接——高職高專美術專業《外國美術史》課程有效教學路徑探微[J].美術教育研究,2012,(04):80-81.
[8]李艷青.《外國美術史》雙語教學策略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08):379.
作者單位: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