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鑫
摘 要:大學生兼職有經濟上的考慮,也有就業的壓力。兼職不僅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發展,有利于未來就業。但是,大學生兼職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兼職工作與學業相沖突、盲目性大、權益易受侵害等。文章針對大學生在兼職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兼職;對策
一、大學生的兼職現狀
(一)國外大學生兼職現狀
美國教育委員會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美國1600萬本科生中有78%的學生在打工,他們每星期平均工作30小時。日本大概有35%的本科生打工12—20小時/周。法國有完整的勞動管理制度。美日法這三個國家的共同的特點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嚴格的勞動管理制度的制約,使得大學生兼職環境是健康并適宜的環境,為大學生兼職提供了保障。
(二)國內大學生兼職現狀
1、兼職的目的多元化。根據“從事兼職的主要目的”這項調查顯示:38.7%的大學生想要通過兼職來提前體驗社會環境,并且豐富自己的閱歷、積累經驗;還有17.3%的大學生是想通過兼職來認識朋友,豐富自己的個人交際;8.1%是受身邊同學的影響,跟隨同學進行兼職等。2、兼職的類型多樣化。大學生兼職工作的種類很多,比如發傳單、家教、促銷、代購、客服、翻譯、銷售員、公關禮儀、品牌校園代理、培訓班老師、微商、餐飲服務、參與社會調查、義工、校內勤工儉學等,但都是從事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幾乎沒有相關性的簡單易操作的工作。3、兼職的途徑多方面。以前的兼職途徑主要包括店面中介、報紙招聘、校園的招聘信息、校內勤工儉學組織、人才市場、熟人介紹等,現在的兼職途徑增加了網絡媒介,如各種兼職的應用軟件、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兼職途徑日益廣泛。4、兼職對自身影響。大學生通過兼職活動賺取工資,減輕家庭的負擔;通過兼職培養了自己的個人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個人實踐能力;通過兼職遇到各色各樣的人來增長見識、開拓視野;通過兼職可以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二、大學生兼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兼職與學業相沖突
大學生目前在兼職過程中最擔憂的是兼職與學業沖突。部分兼職大學生表示由于課程太多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兼職活動,只能犧牲部分不重要的課程來換取兼職時間,以便滿足兼職的時間要求。
(二)兼職權益受到侵害
調查中顯示有63.1%的大學生是知道《勞動法》、《合同法》的,但當大學生遇到權益侵害時,只有8.4%的大學生會嘗試與老板等高層進行協商,5.7%的大學生會通過法律知識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這說明大學生雖然知道是有法律可以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只有少數的人去維權。
(三)與專業幾乎沒有相關性
根據對兼職類型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兼職是跟大學生本身所學專業幾乎沒有關聯性,從事的是簡單易掌握、低學歷者也能干的工作。當前市場上提供的大多數兼職崗位本身就是這種人人能干、無需培訓的兼職工作,從大學生角度來講,由于大學生還不能充分掌握專業技能知識,所從事的兼職從選擇上就不是優選專業對口的兼職。
(四)學校對兼職大學生提供的幫助不足
根據“所在學校是否有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這項調查顯示:64.3%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學校有沒有兼職的指導機構;19.4%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沒有這項機構;11.2%的人知道自己的學校有,但是從來沒有求助過;7.1%的知道學校的知道機構并求助過。高校在大學生兼職教育上還是存有問題的,沒有積極向學生宣傳該指導機構和提供幫助。
三、針對大學生兼職問題的對策
(一)個人:清楚的認識學業與兼職的輕重關系
大學生最主要任務是學習專業的知識,掌握專業的技能。所以應該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學習中,更多地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不要因為兼職而影響自己的學業,造成掛科或者無法畢業。大學生應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與兼職的時間,以學業為主,兼職為輔,盡量選擇對自身專業有所幫助的兼職。
(二)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兼職教育并提供指導和培訓
大學生教育是大學的主體,高校就大學生的兼職問題應該引起重視。首先要引導大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兼職觀念;其次,設立專門的兼職機構,能夠通過學校的保護,定期發放兼職信息,并為大學生提供必須要指導和培訓;最后,高校應該加強教育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能夠處理兼職過程當中的侵權行為。
(三)社會:明確相關的法律保護
通過國外的兼職現狀來看,大學生兼職的社會大環境是健全并且有著法律的保護的。我國雖然也有些許相關法律,但是有關大學生兼職的法律法規還是不健全,并不能夠真正維護權益。政府方面不僅要頒布明確的法律法規,使得在兼職過程中有法可依,還要加強對大眾傳媒及網絡傳媒的監督和管理力度,為大學生提供真實且有效的兼職信息。
參考文獻:
[1]趙寶,喬學斌.大學生兼職現象及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4(03)125.
[2]曹玉錦.大學生兼職現狀的調查分析--以合肥市部分高校為例[J].科教文匯:2015(26)230.
[3]陳巧巧.淺析大學生兼職[J].經濟視野:2014(24)256.
[4]于長偉,李麗鵬,朱玲利:大學生兼職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以合肥地區為例[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6)135.
[5]孫婷婷,崔基哲.關于大學生兼職對畢業后就業的影響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5(6)3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兼職現狀、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編號:20161399803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