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益東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來華留學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促進來華留學生與當地文化的融合,已經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 大學文化 規劃策略
據統計,2016年共有來自205個國家和地區的442,773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29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學機構中學習,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長比例為11.35%(以上數據均不含港、澳、臺地區)。僅溫州醫科大學,目前就有全日制學歷教育留學生755人。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教育國際化的日益推進,中國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求學的目標,而來華留學生數量的增加給中國大學的教育體制與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文化規劃,營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建設和諧平安的高校校園已經成為現實之需。
費孝通指出:“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已經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經過自主的適應,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
對來華留學生來說,他們在中國學習的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們對中國的文化會有一個自發的適應的過程,但如果這種適應是一個純粹自發、單向適應的過程,那將會是比較艱難的、比較痛苦,也非常容易出現不適,甚至引發嚴重的后果。作為高校,如果我們能夠對學校的文化進行系統的研究和規劃,使之與來華留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主動營造有利于留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環境,將會推動來華留學生深入準確地了解中國,很好地融入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為國際間的友好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溫州醫科大學在留學生的文化適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主動開展學校文化規劃,也積累了相應的工作經驗,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全力推進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努力提升管理與服務水平
結合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內容,對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定位,對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規教育、中國文化教育,簽證服務、保險服務、社區服務,學生社團管理、獎懲管理、外住管理、見實習生管理等各項工作實施專業化管理,并推行輔導員AB崗制度。積極鼓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業務學習,鼓勵他們考取各類職業能力證書。注重加強輔導員對日常工作的思考與創新,努力打造輔導員學習與提升業務能力的平臺,推進管理工作精細化,實現管理服務人性化。
制訂了《留學生班主任工作管理辦法》,發放班主任工作手冊,鼓勵班主任在班級建設、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寢室走訪、主題班會、學生談話等方面深入開展工作并加強與所在班級學生的聯系與服務;鼓勵班主任參與學生社會實踐、公益服務、新青年下鄉等各類活動,加強班主任與輔導員、留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加強了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協同能力。
二、積極開展加強各項主題教育活動,培養留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能力
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文明出行講座、消防安全知識講座、新生始業教育之安全教育講座,留學生與保衛處、國際教育學院簽訂安全守法承諾書等,全面加強留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確保留學生的安全穩定。通過班級活動如主題班會、集體生日、告別茶山活動、班級團輔等,做好班級的基礎文明和紀律管理,樹立留學生的集體意識觀念,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同時充分利用留學生正面典型事跡的宣傳、各類評獎評優、美麗溫醫等途徑以榜樣的力量育人。利用留學生文明寢室以及各類獎學金獲獎者的典型事跡,不斷鼓勵著全體留學生積極進取,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多渠道開展留學生過中國節活動,促使他們融入中國的文化和家庭
每年春節,學校都會開展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共吃年午飯的活動,大家共包餃子、寫春聯等,以中國的傳統過大年形式,讓留學生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2016年春節,共有300余名留學生和300多名中國學生一起“留守”學校過春節。在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留學生會分散到老師和同學的家中,以中國傳統的吃粽子、賞月吃月餅等形式,感受中國的節日文化與習俗,真正融入到家庭的生活中,享受地道的傳統文化。
四、以豐富的校園文體活動,真正實現中外學生融合
在第九屆浙江省“夢行浙江” 外國留學生中華才藝展、 “喜迎G20共筑中國夢”浙江省高校來華留學生文藝演出、“留動中國—在華留學生陽光運動文化之旅”浙江賽區選拔賽、2016溫州國際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國際教育學院十周年慶典、校主持人大賽、“聲動醫大,音為有你”校十大歌手大賽、校運動會、校際足球賽、第三屆Super league足球聯賽、男女mixed-basketball籃球比賽、新生排球賽、“夢啟醫大·感知中國”留學生繪畫攝影展、“相約醫大·共享世界”2016留學生文化節文藝匯演等各類比賽中,留學生多才多藝的特長得到了發揮,也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留學生社團干部和社員,在與中國的學生同臺競技、廣泛交流中也豐富了學校的第二課堂,真正實現了中外學生的融合。
五、組織開展多項慈善公益活動,培養留學生的醫者仁心
學校各級組織留學生志愿者積極投身各類公益活動。在第52個“學習雷鋒日”,志愿者們與市公安局以及茶山派出所的民警們一起開展“崗位學雷鋒,服務暖人心”的“110咨詢活動”;留學生們還參加了由溫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外籍專家送教活動,在泰順縣實驗中學開展愛心支教;留學生們參加了由甌海區治水辦、共青團甌海區委等單位聯合發起“五水共治?愛水同行”澤雅健行公益活動;留學生們還組織了為尼泊爾地震救援募捐活動,倡議全校師生將愛心捐款捐至尼泊爾駐華大使館的銀行賬戶; “洋雷鋒”志愿者服務隊助力“水晶寶寶”公益義賣行動,為救治早產兒和患有重大疾病新生兒集資善款,被溫州商報所報道;在第30個國際志愿者日,留學生們參加了由溫州醫科大學與共青團甌海區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首屆青少年跳蚤市場--愛心義賣公益活動,將募得的1277元愛心款全部捐給甌海區慈善總會“微公益”基金;本著“服務他人、將快樂英語進行下去”,留學生志愿者英語授課公益活動繼續走進溫州市第人民醫院,共開展了9期公益活動:口腔醫學的研究生開設“洋叔叔的愛牙課”公益課堂,走進墨池小學、瓦市小學等學校,向小學生們做愛牙護牙知識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