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
體育教育,嚴格地講是一門有別于語數外等學科的特殊教育,它不像語數外,只單純承擔某一學科的教學任務,而是要承擔對學生的全面教育。改革開放的今天,學校體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體育教育任務的特殊性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和落實,為配合當前學校體育的大好形勢,進一步認清學校體育的特殊性任務,深化教學改革,旨在全面發揮學校體育的育人特性,為更好地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服務,實現快捷高速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目的。
第一、育身體是整體素質教育的主體功能之—
學校讀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發育最關鍵、最敏感的高峰時期,它包括了從少年到成年的全部過程。在這個時期,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對學生體質和健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眾所周知,人的生命是一個不斷地新陳代謝過程,隨年齡的增長,其機體也不斷發展變化,特別是在校學生,更需積極加以引導,合理參加一些活動,以利健康成長。而學校體育,就是要從多方面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成長,并通過技術技能的學習和習慣培養,使學生終身受益。根據教育部要求,兩課兩操的總時間,按每周五天計算,應為255分鐘,平均每天應有近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但在過去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封閉自守的思想影響,沒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到應有位置,兩操時間可任意改為作數理化練習;兩課時間也以所謂抓重點為由隨意改為其它課。如果說少數正規學校能保持每周的兩次體育課,也僅占體育活動時間的35%,而在上課過程中,由于認識上的錯誤和社會偏見,部分體育教師也馬虎了事:“使體育這一人類自身掌握的,極富生命力的社會實踐活動,變成了簡單、僵化、枯燥的固定程式”。造成了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歷史教訓,使一些科學精英,如陳景潤、張廣厚、羅健夫、蔣筑英等英年早逝。“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沒有健全的身體,良好的體質,就不可能真正學好知識,更談不上成為社會所需人才。因此,學校體育必須緊緊抓住育體這個主體。當前我國正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在計劃中明確提出,要“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技能與習慣”。這給當前的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當前的社會,由于生產的社會化,自動化和管理制度日趨嚴謹。不可避免地導致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和學習更緊張,對體質要求也更高,因此,學校必須緊緊抓住育體這個中心,培養出一代高體質的社會適應型人才。
第二、育智力是整體素質教育的主體功能之二
聰明才智,是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回顧人類歷史的自然發展規律不難發現:從勞動創造人開始,體力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體力不僅創造了人類所需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人類的精神文化,它不僅改造了社會和自然,也發展了人本身,體力是人類健康的象征和標志。然而在當今社會,大到太空漫游,小到基因析疑,從機器人的發明到克隆現象的發展,無一不與高度智力化的人類有關,特別是計算機的發明,使人類發展“幾乎超越了人們想象能力的時間壓縮”。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今的科技發展對智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并隨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智力的發展也將再上一臺階。特別是每秒可運算億萬次的計算機普遍運用,使體腦差別的消除成了可能。一方面它使社會化大生產變得簡單——僅需反復的重要操作,并且完全可由機器人替代:而另一方面,它又對生產的工作人員(包括工人、管理員和設計工程師等)的智力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踏準當今社會進展節拍,學校體育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智力培養。
第三、育心境是整體素質教育的主體功能之三
育心境,并非單純指心理學上的心理教育,而是指學校體育中的“德育”。其內容不僅有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還包括情感、意識、行為、個性等多方面特征。當前的在校學生,正是世界觀和人生現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一方面對社會,人生和自我開始有所認識,另一方面,其個性心理并不成熟,在諸如人生觀、道德觀、審美觀等方面渴望得到有益導向,在需要、興趣、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又急需得到正確指引。而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它通過練習和相互中的交往等實踐來探索人生真話,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對于解決學生此時期的各種疑慮,促進其社會化過程,盡快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和變化的需要,有非常積極性的意義,因此,學校體育不僅要使學生在體質上有所加強,在智力上進一步拓展,在心靈上也要有一個良好構架。只有把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勇于開拓,關心集體,友愛同志,承受挫折,陶冶情操,個性發展,自我實現等方面與學校本身的興趣、娛樂、欣賞、成功、滿足等特性緊緊結合在一起,并通過組織實施過程增進相互交往,擴大影響,才能真正提高學校體育的效率和質量。
當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正處于歷史之交的關鍵時期,要努力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要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能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新世紀的一代新人,就必須緊緊抓好學校體育之心育,使學生們在共產主義人生觀,愛國主義優良傳統,集體主義思想、高尚品質和良好情操等方面受到全面的良好教育和培養。因此,如何創造條件,提供適宜環境,培養具有現代獻身意識的新世紀人才,將是當今學校體育的必然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