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媛
【摘 要】高校想要完成科研研究、培養更加適合社會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重要的是要建設一支一流的教師隊伍。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學校的發展需要和教學目標,重視學科的發展和學術梯隊的建設,合理的引進教育人才,搭建工作平臺,促進人才的快速成長,建立新的教師引進和教師激勵與評價機制,科學合理的發揮人才的優勢,為人才營造和諧、輕松的氛圍,適當的提高優秀教師的待遇,創建一流的科研隊伍。
【關鍵詞】高校;師資隊伍;素質;建設
一、引進先進的師資隊伍,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
1.提高人才引進的層次
建設一流的教師人才隊伍,首先要引進一流層次的人才,一個優秀的學科帶頭人,甚至能夠起到改變整個學科的教學風格,高校在引進人才時,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合理的配置教師的整體資源,通過不斷的重組建設,建設最有的穩定的學科教師人才結構。
2.破除傳統的因人設崗的陋習
學校在引進教師資源時,往往是根據已經設定的崗位的需要,某個崗位出現了人才的空缺,就會去引進相應崗位的人才。高校在招聘教師時盡量遵循按需設崗、公開招聘、擇優招聘的原則,對于因人設崗的陋習要嚴格杜絕,避免“近親繁殖”和“暗箱操作”。尤其是重點高校在招聘時更要做到公平公開,面向全社會,加大對海外教師的宣傳和公開的招聘力度,并且對于應聘的人員應該開闊的接納來自不同的單位的人士,促進不同領域學術的交流與碰撞。
3.轉換人才的引進模式,共享優質的文化教育資源
教師人才的招聘不應該拘泥于一種形式,單一的渠道,建立針對研究生國內外導師,促進國內外兼職本科生課程的教師隊伍,學校應該適當的邀請國外優秀的科研牛人,到我國的高校做講座,與國內高校領域內的優秀教師相互交流。培養人才,逐步建設一支全職教師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從而提高國內教師的科研水平。
二、重視人才培養的細節,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
目前我國的很多高校教師都是專業經歷比較多,但是沒有師范學校的學習經驗,沒有經過專業的知識教授的培訓和練習,這就導致一些教師在做教育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教育的窘境。
1.創辦專業的教師培訓機構
分析教師的成長規律,尤其應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規律,學校應該定時對教師舉辦公開課、示范課和診斷課,制作相關的教學教授課件,并且注重對于教師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訓練,開展教學研究和改革,重視對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意識的培養。
2.構建健全的教師培訓體系
對教師的培養模式也應該是多樣的,靈活的,對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青年教師要采用不同的培養模式,這正好與教師培養學生一致,應該做到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青年教師對培養模式的需要。
三、為青年教師創建工作平臺,促進教師成長
1.加強學術團隊建設,促進教師隊伍協調發展
這里說的教師隊伍的協調發展主要是指,進學校方面應該正確的處理組織內外的各種關系,為教師隊伍的正常工作、進步創建穩定的條件和環境,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師資隊伍要想實現協調的發展,首先組織內部對于自身的發展目標要有清晰準確的定位,確定目標之后組織教師們積極探索合進去,建立明確的組織分工。
2.加強學術梯隊建設,促進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
最優秀的管理莫過于教師們對組織文化的信仰和自發產生的約束。大學是一個文化圣地,一所大學的緊隨文化良好的穿成需要一代代的教師繼承并發揚,因此,在教師隊伍中,形成老年、中年、青年教師結構合理搭配的模式,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四、創設和諧環境,保持師資隊伍的穩定
樹立尊師重教的校風,尊重教師和人才的地位,形成穩定和諧的教師隊伍,鼓勵教師創新干事、支持教師創新干事,為教師營造有利于教師干事的環境和平臺,為教師的成長創建融洽、和諧、民主、活潑的學術環境。重視感情和事業兩個重要的影響教師選擇的因素,創造更能滿足教師生活、科研的環境,提高高校對優秀教師的吸引能力。
五、小結
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優化是一個長期的命題,任何一個高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涉及的因素往往也是紛繁復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重視學術團隊建設的梯度建設,根據師資隊伍現狀合理引進高層次人才,發揮其學科帶頭作用,對于引進的教師為其創造輕松、活潑的科研氛圍,更加公平公正的面向社會進行招聘,逐漸形成一支穩定的、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7-08.
[2]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06-06.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Z].20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