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張翠
【摘 要】 目的:分析研討產科手術護理工作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在我院產科手術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從中抽取210例產婦作為研究組,同時在該院產科手術護理中未實施風險管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產婦中抽取210例作為對照組,回顧分析各狀況,并對比討論。結果:對比兩組產婦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差錯率、護理糾紛率、滿意度狀況,研究組94.28%,1.90%,1.43%,對照組79.53%,9.52%,8.57%,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分析產科中所存在的潛在性因素,進一步給予風險管理,對提升護理質量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 產婦 風險管理 手術 護理 滿意度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高難度的新手術、新技術不斷開展與應用,手術室護理安全所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任何環節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對患者和工作人員的傷害,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必須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總結經驗教訓,降低風險,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產科手術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從中抽取210例。例產婦作為研究組,同時在我院產科手術護理中未實施風險管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產婦中抽取21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內年齡22.1歲一34歲,平均年齡(28.7士1.1)歲,孕次1-2次;研究內年齡22.3歲一34.6歲,平均年齡(28.411.2)歲,孕次為1-2次。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管理方式,研究組接受風險管理,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2.1 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手術室護理規章制度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規范,也是防止手術室差錯事故發生的重要保證。健全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是保障護理安全的關鍵,根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物品清點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手術室護士語言行為規范等多項配套制度。強化手術室物品清點制度的安全管理,在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開手術間時由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及手術室護士根據安全核查表逐項核對填寫,認真執行核查流程,使患者手術安全得到了保障。
1.2.2 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手術室護士長要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業務學習,特別要增強應急能力的訓練,熟悉掌握各種手術過程中的每項手術操作步驟。及時、準備、快速地傳遞各種手術器械及穿針引線,掌握各種新儀器、新設備的使用方法,使她們在術中配合時能得心應手、有條不紊,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1.2.3 提高風險控制意識
現部分護理人員在工作上缺乏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究其原因為護理人員缺乏法律知識,所以,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相關案例等,讓其明確各自義務和權力,進而強化對其培訓,加強責任心,嚴格落實各規章制度,將其和各自福利考核掛鉤,定時召開安全討論會,評估潛在性或已存在的危險因素,并討論出相應干預措施,給予整改。
1.2.4 新生兒護理防范措施
新生兒出生后及時將腳腕帶、手腕帶系上,并標注卡片、床號、行嘆、母親姓名、出生體重和時間、出生方式等,病歷上需加蓋母親指引和新生兒腳印。
制定出一對一服務模式,一名護理管理一名新生兒和產婦,給予健康教育。新生兒床被勿裹得太厚太緊,指導產婦掌握喂奶姿勢等,喂飽新生兒后,輕叩背部,將吸人胃中的空氣排出,側放新生兒,體位最好為右側臥姿勢,給予人工喂養,奶嘴孔合適,避免出現嗆奶,造成新生兒窒息;
指導產婦和產婦家屬測試洗澡水水溫和保暖相關方式,把推車和嬰兒床均安上床欄,地面需有防滑地板,將高危因素消除,避免新生兒出現摔傷、燙傷等狀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產婦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差錯率、護理糾紛率、滿意度狀況,研究組94.28%、1.90%、1.43%比對照組79.53%、9. 52%、8.57%優,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護理狀況[n,(%)]
3 討論
產婦妊娠分娩屬于一個正常生理過程,但容易受較多因素的干擾,有無法預測的風險性,造成產科護理風險性比其他??埔?,此也為主要因素。產科病房常常存在母嬰同室的狀況,病房中不僅有產婦和孕婦,還有新生兒,此類狀況均為日常管理帶來相應難度.新生兒、產婦狀況變化較快,其預見性較差,工作繁瑣,容易出現工作忙亂的狀況,稍微不慎則會出現醫護糾紛或矛盾。產科中所面對的大部分均為新生兒、產婦家屬、產婦,此類人員往往專業知識較為缺乏,無法明確了解病情狀況,則需護理人員和產婦,以及產婦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風險管理屬于管理程序之一,指識別、分析并處理潛在性和現有的醫療風險,降低醫療糾紛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危害性。風險管理屬于一項不斷改進、持續、長期的工作,產科護理人員,需不斷將本身素質提高,加強法律意識,避免和減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為母嬰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綜上所述,綜合分析產科中所存在的潛在性因素,進一步給予風險管理,對提升護理質量有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陸宏偉. 前饋控制在產科連臺手術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2016,11:823-825.
[2]單同愛. 婦產科護理中感染問題的分析和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87:389.
[3]梁肖鸞,鄭小飛,陳麗梅,林旖欣,宋志剛,梁太漢. 人性化護理與傳統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比較[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01:124-125.
[4]張理霞.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2016,18:154-156.
[5]高亮,霍增輝,汪艷杰. 《護士法》起草背景下產科護理中之法律風險的分析與防控[J]. 醫學與法學,2016,0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