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艷
(湖南省財貿醫院內三科,湖南 長沙 410000)
加減逍遙散聯合姑息性化療治療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臨床療效觀察
李華艷
(湖南省財貿醫院內三科,湖南 長沙 410000)
目的 探討加減逍遙散聯合FAC方案(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環磷酰胺)姑息化療方案治療中晚期乳腺癌患者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接受治療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FAC化療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使用加減逍遙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生活質量、臟器損傷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生活質量提高穩定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有8例患者心臟ST段出現異常,肝腎功能正常,異常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心臟ST段異常,肝腎功能正常,異常率為1.67%,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加減逍遙散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乳腺癌能夠緩解臨床療效、提高生活治療、降低患者臟器毒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中晚期乳腺癌;加減逍遙散;FAC化療;中西結合
乳腺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且近年來仍然以3%~4%的速度不斷增長,嚴重危害女性身體健康[1]。目前,對于乳腺癌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化療、放療等西醫治療方法以及中醫治療,各方法均有其優缺點[2]。而對于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提高患者,手術治療幾率很小,可盡量采用化療治療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壽命、預防術后復發[3]。但是,單純化療手法不僅毒副作用大且臨床療效也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對本院接收治療的6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給予化療聯合中醫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49.65± 5.28)歲,臨床TNM分期包括Ⅱ期患者12例、Ⅲ期25例、Ⅳ期23例,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8例、鱗狀細胞癌14例、導管內癌10例、乳頭狀癌11例、單純癌7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0.14±6.21)歲,臨床TNM分期包括Ⅱ期患者11例、Ⅲ期27例、Ⅳ期22例,病理類型包括腺癌16例、鱗狀細胞癌15例、導管內癌10例、乳頭狀癌12例、單純癌7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 所有病例均經本院針吸細胞學檢查或者病理活檢確定為惡性乳腺腫塊,且經B超及CT檢查發現具有乳腺、淋巴結等遠處轉移病灶,患者心肝腎臟器功能臨床檢驗均正常,患者白細胞均>5.0×109/L。生存期在半年以上。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用FAC化療方案,使用氟尿嘧啶500 mg/m2(d1、d8),多柔比星50 mg/m2、d1,環磷酰胺500 mg/m2、d1進行化療,28天為1個治療療程,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
1.3.2 觀察組 該組患者在同對照組化療時及化療后使用逍遙散加減治療。逍遙散處方組成:菜戶10 g、白芍15 g、黃芪30 g、龍葵30 g、茯苓15 g、郁金10 g、當歸10 g、白芷10 g、瓜蔞12 g、蚤休15 g、蛇莓20 g、紫杉15 g、甘草4 g。對于痰瘀較嚴重者加制南星6 g、紅花或者甲珠6 g、法夏10 g,去白芍;對于氣血虛弱者加紫河車粉3 g、人參10 g;對于疼痛嚴重者加乳香5 g、延胡索10 g;食欲不振者加炒麥芽15 g、山楂15 g;腹滿者加厚樸10 g、陳皮10 g;氣喘者加新人10 g、桑皮15 g。用水煎煮,分上下午服用,每天1劑,隨化療同步治療。
1.4 療效評價
1.4.1 觀察指標 (1)乳腺癌臨床療效;(2)患者生活質量;(3)臟器功能。
1.4.2 評價標準 (1)臨床療效判定,根據WHO療效標準分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惡化4個標準,臨床治療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2)生活質量:根據生活質量(KS)評分變化標準確定,分為提高、穩定、降低3個層次。(3)臟器功能:心功能根據心電圖檢測結果,觀察ST、T波段異常變化,肝功能通過檢測膽紅素、酶功能、蛋白代謝情況,腎功能通過觀察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檢測。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數據統計分析軟件,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腫瘤治療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變情況 研究過顯示,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穩定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變化比較
2.3 兩組患者臟器功能變化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心肝腎功能均正常,治療后對照組有8例患者心臟ST段出現異常,肝腎功能正常,異常發生率為13.33%,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心臟ST段異常,肝腎功能正常,異常率為1.67%,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43,P<0.05)。
乳腺癌是內分泌相關疾病,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目前Ⅰ、Ⅱ期乳腺癌主要采取手術治療,而Ⅱ、Ⅳ期患者手術治療幾率較小,所以放化療使其主要方式。但化療毒副作用大,對患者生活質量、臟器功能都受到一定損傷[4]。因此,采用化療聯合中藥治療是目前對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療且你減小毒副作用的較常用方式之一,且患者易于接受。
中醫認為乳腺癌屬于“乳巖”,主要是因憂郁傷感、積慮在心、思慮傷脾所起,情志內傷使患者發病的主要因素,尤其對于化療患者,已造成患者心身損傷,更容易造成提高患者發病率。根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述逍遙散,其含有柴胡、當歸、茯苓、白術、芍藥等藥物,柴胡疏肝、白芍養血、當歸活血、白術和茯苓健脾益氣、女貞子及雞血藤滋補肝腎,具有養血健脾、疏肝解郁的功效。西醫藥理學證明,逍遙散中當歸還能增強巨噬細胞產生補體和溶血的功能,黃芪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女貞子能增強免疫[5-8]。本研究將加減逍遙散與姑息化療方案聯合使用治療中晚期乳腺癌,與單獨化療組相比,患者腫瘤治療有效率及生活質量顯著提高(P<0.05),且聯合用藥組對患者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傷顯著減小(P<0.05)。
由此可知,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晚期乳腺癌能夠緩解臨床療效、提高生活治療、降低患者臟器毒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屈洪波,范原銘,韓明利,等.化療后殘存乳腺癌組織中乳腺癌耐藥蛋白、P-糖蛋白的表達及其與癌干細胞的相關性[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3,35(2):171-176.
[2]王梅芳,李小妹.乳腺癌化療患者癌性疲乏、應對方式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23(11):776-779,789.
[3]唐秀英,羅鳳,石果,等.乳腺癌患者配偶認知行為的心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4,(22):2848-2849,2852.
[4]何曉玲,徐錦江,顧立學,等.化療后不同時間有氧運動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醫學與哲學,2013,34(16):69-71.
[5]常彥祥,孫利平.逍遙散對肝郁氣滯型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4,(7):779-780.
[6]杭猛,孫清,王琦,趙帆.長春瑞濱聯合卡培他濱或表阿霉素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0,16(33):71-72.
[7]周毅,劉錦平,胡綱.38例中晚期老年乳腺癌術前內分泌治療近期療效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07,13(17):62-63.
[8]孫偉,孫健.紫杉醇聯合表阿霉素治療21例晚期乳腺癌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5):5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