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得維,陳德林,劉雁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貴州 遵義 563000)
52例卵巢惡性腫瘤腫瘤標志物分析
周得維,陳德林,劉雁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貴州 遵義 563000)
目的 研究實驗室常用的腫瘤標志物腫瘤五項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在卵巢惡性腫瘤患者檢測診斷中的價值和臨床意義。方法將52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設為觀察組,抽取患者靜脈血于BD催凝膠分離管中送檢,離心分離血清后,用全自動Beckkman DXI800化學發光分析儀進行定量檢測。結果52例卵巢惡性腫瘤患檢測結果為:CA125陽性84.6%、CA153陽性53.8%、CA199陽性30.7%、CEA陽性23.1%和AFP陽性3.8%,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顯著性(P<0.05)。結論此次研究發現,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腫瘤標志物腫瘤五項檢測結果得出CA125是實驗室首要標志物,有較高的特異性,陽率高達84.6%,其次是CA153陽性53.8%,也有較高的實驗室診斷價值。而CA199陽性率為30.7%,也有一定的參考診值,高于廣譜腫瘤標志物CEA陽性23.1%,AFP陽性率3.8%極低,幾乎沒有任何價值。通過此次研究發現對于臨床癥狀考慮卵巢惡性腫瘤患者開展實驗室檢查時,首要應檢查CA125、其次查CA153等有較大臨床意義的項目,沒有必要檢測腫瘤標志物腫瘤五項檢測,來達到節約患者費用和醫療資源的目的。
卵巢惡性腫瘤 腫瘤五項CA125、CA153、CA199、CEA、AFP
腫瘤標志物是指存在于腫瘤細胞內或腫瘤細胞表達及脫落的物質,或者是宿主對體內腫瘤反應而產生的物質,其存在于細胞胞質、胞核中或細胞表面,也可見于血液、體液及其它組織中,腫瘤標志物的存在可證實腫瘤存在、分析病程、監測療效和復發以及判斷預后有較大的臨床診斷和參考價值。
1.1 標本來源
1.1.1 所用于檢測的標本均來自本院婦科確診的住院病人患者,標本由護理人員抽取患者靜脈血3~5 mL注入BD催凝膠管中送檢,用水平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檢測。
1.1.2 此次52例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為婦科最終確診為住院病人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CA125定量檢測>35 U/L(陽性)44例、CA153>30 U/L(陽性)28例、CA199>37 U/L為陽性16例、CEA>5 ug/L陽性12例、AFP>25 ug/L陽性2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7.2±1.5)歲。
1.1.3 對照組76例,來自本院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女性人群,平均年齡(38±1.3)歲,腫瘤五項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均在正常參考范圍。
1.2 檢測儀器,試劑及方法 使用Beckkman Coulter UniCeel?DXI800 Access免疫化學發光分析儀,采用Beckkman AccessAccucTnl原裝試劑,一種雙位點酶免法(“夾心法”)測定,將樣本與分別結合堿性磷酸酶的抗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單克隆抗體以及包被著抗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單克隆抗體的順磁性微粒添加到反應中,人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在固相上與抗CA125、CA153、CA199、CEA和AFP抗體結合,同時抗CA125、CA153、CA199、CEA和AFP抗體~堿性磷酸酶結合物與CA125、CA153、CA199、CEA和AFP分子上不同的抗原位點反應,在反應管內溫育完成后,結合在固相上的物質將置一個磁場內被吸住,而未結合的物被沖洗除去,然后,將化學發光底物Lumi-Phos530添加到反應管內,由發光檢測儀對反應中產生的光進行測量,所產生光的量與樣本內CA125、CA153、CA199、CEA和AFP的濃度成正比,樣本內分析物的量由所儲存的多點校準曲線來確定,化學發光分析儀進行定量檢測,CA125>35 U/L、CA153>30 U/L、CA199>37 U/L、CEA>5 ug/ L、AFP>25 ug/L為陽性。
1.3 操作步驟
1.3.1 研究腫瘤五項CA125、CA153、CA199、CEA和AFP標本,由婦科護理人員抽取靜脈血3~5 mL于BD分離膠促凝管中,粘貼好病人患者信息條碼,進行采樣確認,由工人送達檢驗科標本接收窗口,檢驗科標本處理組人進行確認核收,水平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0 min,由生化免疫專業組人員分組接收后,放入全自動檢測流水線,線上水平離心機3 000 r/min自動離心10 min,線上自動去蓋后進入DXI800化學發光分析儀上機自動檢測。
1.3.2 對照組由體檢中心送達檢驗科的健康體檢人員,各指標均正常,由體檢中心護理人員送抽取靜脈血3~5 mL于BD分離膠促凝管中,粘貼好患者信息條碼,進行采樣確認,由工人送達檢驗科標本接收窗口,檢驗科標本處理組人進行確認核收,水平離心機3 000 r/min離心10 min,由生化免疫專業組人員分組接收后,放入全自動檢測流水線,線上水平離心機3 000 r/min自動離心10 min,線上自動去蓋后進入DXI800化學發光分析儀上機自動檢測。
1.4 質量控制 采用Westgard 1-3S/2-2S/R4S多規則方法進行室內質量控制。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在觀察組腫瘤標志物腫瘤五項CA125、CA153、CA199、CEA和AFP檢測中,其中CA125定量陽性(>35 U/L)44例,占84.6%;CA153陽性(>30 U/L)28例,占53.8%;CA199陽性(>37U/L)例,占30.7%;CEA陽性(>5 ug/L)12例,占23.1%;AFP陽性(>25 ug/L)2例,占3.8%。見表1。

表1 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腫瘤標五項CA125、CA153、CA199、CEA和AFP檢測值
2.2 此次研究發現在臨床確診的卵巢惡性腫瘤52例患者中,CA125陽性達85%,CA153陽性率達54%、CA199陽性率31%、CEA陽性率23%和AFP陽性4%。CA125組與CA153組、CA199組、CEA組、AFP組異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A153組與CA199組、CEA組、AFP組異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CA125、 CA153、CA199、CEA與對照組檢測組全陰性,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FP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1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特異性較強、有一定臨床價值的腫瘤標志物逐漸增多,使腫瘤標志物在腫瘤的早期診斷、治療監測與預后等有非常大的臨床意義,血清腫瘤標志物包括胚胎抗原、糖類抗原、激素肽、酶及蛋白類抗原。本次檢測的卵巢惡性腫瘤標志物檢測標本均為臨床最終確診的患者標本,檢測腫瘤五項陽性率主要是糖類抗原CA125占85%、CA153占54%、CA199占31%和胚胎抗原CEA占23%、AFP占4%。各組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
3.2 糖類抗原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細胞膜的結構成分,是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物質或由腫瘤細胞所分泌的糖蛋白或糖脂,這類抗原是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從腫瘤細胞系中鑒定出來的,所以在特定腫瘤的診斷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一定的特異性。其中CA125是皮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首選標志物,故卵巢惡性腫瘤病變時陽性率高達85%與文獻[3]吻合;而CA153主要是乳腺癌首選腫瘤標志物,對卵巢惡性腫瘤陽性率也較高達54%;CA199是胰腺癌、胃癌、結腸癌、膽囊癌的標志物,對卵巢惡性腫瘤陽性率也較高達31%,有較大的臨床診斷和輔助診斷意義。
3.3 胚胎抗原CEA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5],不能作為診斷某種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指標,卵巢惡性腫瘤研究中陽性率達23%,說明在卵巢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病情監測、療效評價等方面仍有重要臨床價值。
3.4 胚胎抗原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較為敏感和特異的腫瘤標志物,尤其是無臨床癥狀小肝癌的最主要方法,同時也是肝癌治療效果和預后判斷的一項敏感的監測指標。此次研究發現巢惡性腫瘤患者檢測中AFP陽性率僅為4%,臨床價值意義不大。
3.5 此次研究發現在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腫瘤五項檢測陽性率和臨床價值意義為CA125>CA153>CA199>CEA和>AFP,而首選應用糖類抗原CA125,其次可選CA153,還可用CA199作一定參考;胚胎抗原類CEA雖有一定陽性率,但作為廣譜腫瘤標志物,針對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臨床意義有限;而AFP幾乎沒有臨床價值意義,所以在臨床醫生考慮卵巢惡性腫瘤患者可以不必查腫瘤五項,既可以為患者節約資金,也可以節約一定的醫療資源,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俞紹童.卵巢惡性腫瘤標志物的進展[J].上海醫學,1991,7(14):7.
[2]夏興煥,周保成.血清4項標志物聯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10):1189-1190.
[3]周顯英,李靜,成文彬.血清CA125測定對卵巢腫瘤的診斷及隨訪復發的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1996,8(4):195-198.
[4]賈文芳.血清戲CA153 CA125 CEA聯合檢測對女性惡性腫瘤的診斷[J].醫學信息,2013(20):243-244.
[5]張義芳,英一銘,谷敬欣.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卵巢惡性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凝難病雜志,2013,12(8):641-642.
[6]賈本花.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病例的臨床分析[D].吉林:吉林大學,2009
[7]魏華莉.以急復癥為表現的卵巢惡性腫瘤臨床分析及文獻復習[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0,18(6):366-367.
[8]吳庚香,徐望明,楊菁.輔助生殖技術中卵巢惡性腫瘤一例分析及文獻復習[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 2015,1(9):143-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