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田+毛蘇蘇
[摘 要] 領導干部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決策者,其領導能力的專業化水平如何,直接關系一方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當前,在領導干部專業化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環節,亟需提高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且必須提供相應對策和辦法,諸如加強領導干部自身專業學習、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完善專業考核機制和開展專業技能培訓等等。唯有如此,方能提高領導者的專業化水平。
[關鍵詞] 領導干部;專業化;地方干部培訓;干部考核
[中圖分類號] D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6-0069-06
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干部,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也進一步強調,要提高領導干部專業化水平。可以說,著力提高專業化水平是新時期新常態下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的新要求,是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和“四個全面”的全面落實和發展。
一、領導能力專業化的主要內涵
一般來講,領導干部的能力指的是與其領導職務相適應的主觀條件。具體來講,是領導干部所應具備的思維方式、實踐經驗和綜合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作為領導人的專業化水平指的就是領導干部在領導行為的過程中所具備的專業思維、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方法。
專業思維是在特定視域下作為領導者憑借專業理念和經驗處理專業活動的一種思維方式。因為不同的專業思維決定著一個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對事物的看法及所采取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思維決定方向,而能否具備專業思維,則是一個領導干部能否正確制定工作方向、作出正確決策的先決條件。通常,具有專業思維的領導干部在領導活動中往往更具先發優勢。
專業知識是指為解決實際問題所應掌握的專業知識體系。作為一名高素質的謀事者——領導干部必須是一個精通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必須要以淵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領導干部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政策理論性專業知識,即應精通黨的各項政策、理論和方針,熟悉和掌握涉及本專業領域內的前沿知識;一是應用性專業知識,如現代化管理知識、網絡輿情處理知識、領導藝術與心理調適知識及技能等。這些對一個領導者的領導水平、決策能力、情感思維、風度氣質等有著直接影響力。
專業技能是通過專業學習和訓練,日漸形成的有助于專業崗位活動的操作經驗和技巧等。作為領導干部的專業技能則通常指的是他們實施領導活動所應具備的專業技術知識及其實施能力,主要包括業務工作方面的“硬技能”和管理工作方面的“軟技能”。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除了具有專業技能并成為某一行業的專家里手外,還應掌握一定的現代管理技能,為領導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專業方法是指領導干部在工作中用專業思維思考和處理問題所形成的方式和方法。作為領導干部既要正確把握上級意圖,還要妥善處理、貫徹落實上級制訂的各項方針政策。因此其專業方法在領導活動中不僅會貫穿于工作始終,而且應做到恰到好處。所以在這里,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尤其是基層黨委領導,在其專業引領下,必須抓好四個“度”,即思考要有高度,決策要多維度,商討要大尺度,推進要適度。“高度”,即領導干部謀劃工作時要站得高、看得遠,要善于從工作的大局和長遠發展的高度思考問題。“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思考的高度決定認識的深度。可以說,“高度”既是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綜合體現,也是其專業方法的直接體現。“多維度”,即領導干部在決策過程中要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問題。在立足“高度”的視域下,將問題看得復雜一些,統籌兼顧影響工作的要素、結構、層次、環境等,既看到積極條件,又不忽視負面因素,從政治、經濟、生態、法律、技術等方面妥善研究和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盡可能地使決策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需要。“大尺度”,即在面對工作中的具體矛盾和不同意見時,領導干部需要一定的能力和魄力,不推諉、不回避、不扯皮,敢闖敢拼敢擔當。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領導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韌勁,更要辦事管用。領導干部不僅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智慧和膽識,還要有清醒的頭腦,能正視自身的不足,善于發現和糾正他人認識上的偏差,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促使工作有序進行。“適度”,即領導干部在推進工作中要善于把握事物質變與量變的上下限的合理區間,找準工作中的最佳節點,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尤其在處理錯綜復雜的問題時,要把握好火候和時機,積極推進,防止過猶不及,又力主齊頭并進,將工作推向縱深。可以說,只要抓好這“四度”,就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領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打開工作的新局面。
二、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提升的制約因素
近年來,泰山區在提升領導干部專業化水平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通過走訪調研我們發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存在諸多與現實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
現階段影響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提升的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領導干部對提升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的思想認識不足。在參與問卷調查的領導干部中,有82%的受訪者對提升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問題認識不足。部分領導干部甚至出現思想誤區,片面認為本職工作就是管理,是指揮者,無須做具體事,因而與專業能力無關;少數領導干部存在自滿情緒,自認為已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對現任職務完全夠用,無須再進行專業化學習;還有的領導干部思想認識出現偏差,認為專業化水平高低對自己的前途晉升影響不大,對提升專業化水平無緊迫感和壓力感。
2.部分領導干部忙于工作,無暇進行專業學習。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大多數領導干部雖然認識到自身專業知識陳舊、專業技能滯后,跟不上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因而無暇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更無法進行系統化的專業學習。即便抽出零散時間進行專業學習,但因為學習的內容過于零星化、碎片化,所以成效難以保證,專業化水平提升依舊受到限制。
3.領導能力專業化建設的專題培訓機制尚不健全。根據培訓需求,中共泰安市泰山區委對所屬干部分層次、分類別設置了專題培訓,但培訓機制存在一些局限性,譬如培訓內容過于寬泛,針對性欠缺;譬如受制于現實條件,基層黨校的教師隊伍缺乏對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的深入研究,加之外聘專家教授資源有限,使得培訓內容與領導干部的專業化需求不夠貼切,缺乏針對性、指導性。又譬如培訓方式過于傳統,實踐性不足。因而培訓方式較為單一,基層黨校傳統講授式課程較多,實踐型課程較少,不能將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良好兼顧,特別是忽視了對專業技能的塑造。還譬如培訓周期較長,更新速度較慢,而且各個班次培訓時間相對較短,時間緊任務重課程多,所以僅僅依靠短期集中培訓,領導干部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難以消化成為必然。
4.領導干部專業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長期以來,各級黨政機關高度重視領導干部的培養教育,特別是對新調入年輕干部需要重點培養。因此“傳幫帶”的隊伍建設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促進部分干部的快速成長,但干部隊伍整體專業化程度不高,考量標準更多傾向于干部的資歷和工作經驗,對個人與擬擔任職務的專業匹配度考慮不多,所以到頭來“萬金油” 型干部仍然居多,起碼在意識上他們做了這方面的打算,這種狀況下,專業型干部自然缺乏。
三、提升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的建議
1.強基礎,加強自身專業學習。不加強專業學習,無疑給自己的工作發展造成后勁不足的危險,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打破原有固化守舊的思維模式,跟上時代節拍,提升對知識恐慌、專業恐慌、本領恐慌的緊迫感,自覺加強專業學習:一是在工作中培養專業思維。著重培養系統思維、辯證思維、精準思維、底線思維和法治思維,形成系統思維謀劃全局、辯證思維看待問題、精準思維抓住癥結、底線思維劃定邊界、法治思維保障實施的專業思維體系,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專業性和創造性。二是在學習中拓寬專業知識。精通專業知識是做好任何一項工作的基礎,也是領導干部自身的亮點。要做到專業執著,精益求精,對于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專業知識不但要深鉆細研,而且應及時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信息、新動態同時要博采眾長,兼容并包,橫向拓展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各領域知識成果,完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三是在執行中充實專業方法。在抓好四個“度”的同時,要善于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尋求理論指導,掌握適合專業工作的原則方法,結合本職專業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為提升工作執行力鋪路架橋。四是在實踐中錘煉專業技能。領導干部專業技能的養成,根本途徑在于實踐。要堅持在第一線進行崗位練兵,增加實踐經驗,從中摸索方法和技能,實現“硬技能”和“軟技能”同步提高。
2.強配備,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提高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根本落腳點在于量才適用、人崗匹配,使各類領導干部的才能和智慧真正用在刀刃上,充分發揮其專業化效能。為此,選干部、配班子要把專業化水平作為干部配備的重要抓手,既要符合事業發展和工作需要,又要注重發揮干部的專業專長,真正培養選拔出政治強、專業精、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干部。特別是要加強對領導干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科學研判,在堅持好干部“二十字”標準的基礎上,注意知識結構的合理搭配。在注重綜合性配備的同時,把“學過、干過、管過”作為選任干部的重要條件,優先選用專業過硬的優秀干部,尤其是把當前緊缺的熟悉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專業型干部引進來、用起來,形成科學合理專業的領導班子結構,確保專業崗位配備專業人才。
3.強措施,完善專業考核機制。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考核考評機制,促進領導能力專業化的提升。在各級各類的領導干部考核中,要把專業化水平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考核內容可分為專業知識測評和專業業績考核。專業知識測評可以對干部職責相關領域的知識進行測試,以便了解領導干部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專業業績考核則可根據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工作要求、職務規范和相關業績列出專業清單,細化專業化水平的具體指標和標準要求。并將專業化水平考評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的重要條件,對于專業知識測評不合格、專業業績考核不過關的領導干部采取相應措施,真正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4.強培育,開展專業專技培訓。提升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應根據參訓干部的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和不同崗位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專業技能培訓,尤其要注意培訓“三度”,即切實增加專業化培訓的頻度、深度與精準度。一要加快頻度。當前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按以往的培訓周期已不能很好地促使領導干部與時俱進。為此要根據干部的不同專業需求,確保各類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到兩次專業培訓,緊跟專業更新速度,滿足工作需要。二要凸顯深度。專業化培訓不能泛泛而講、講非所學、學非所用,培訓內容要提高專業化課程比重,緊盯干部專業化的“弱點”“盲區”,力邀各領域專家、行家或業務能手,結合實際工作把專業知識講深講透。針對專業技能短板,抓住實戰演練這一關鍵,創造條件讓干部走向基層,站在工作主陣地。可依托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區、項目指揮部、先進單位和企業等主戰場進行專項業務培訓。三要力求精準度,專業化培訓內容要緊跟政策導向,圍繞當地發展大局,聚焦熱點、難點和痛點,全方位找準干部履職盡責的專業化短板,并伴隨發展需要的變化,及時調整干部隊伍專業化培訓方向和階段重點,真正教授一些“用得著”“見效快”的前沿知識和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 陳文權,許可.新常態下領導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思考[J]. 領導科學,2016,(3).
[2] 吳保軍. 提高干部隊伍專業化能力的認識與思考 [J]. 共產黨人, 2016,(6).
[3] 劉峰.提高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N]. 學習時報,2016,(4).
[4] 左宣.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的科學指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思想[J]. 中國經貿導刊,2016,(8).
[責任編輯: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