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中一項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生計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在計算練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常有的現象,我們必須找出錯誤原因,有針對性地預防,加強小學生計算基本功的訓練,重視算理算法的結合,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數學興趣;算法算理;口算訓練;學習習慣
每次考試一結束,老師們總會發現計算題上學生失分比較多,可見,計算成了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的進步的攔路虎。因此,計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他們都談到了興趣的重要性。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
1.在游戲中培養興趣。例如:在低年級計算教學中引入數學游戲“碰球”,既能進行口算練習,也能激發學生進行計算的興趣。
2.用故事激發興趣。如:在教學簡便運算前,首先給學生講解數學家高斯創造性地解答“1+2+3+……+99+100”這100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不自覺地產生了和數學家比一比的念頭。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娓娓道來,既增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也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
3.計算訓練形式多樣化。如: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充分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厭計算轉變為愛計算和樂計算,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
二、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學生會算就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和算理的掌握。《課標》指:“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應結合實際問題理解算理,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實踐的一個難點。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思維多樣化,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追求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是以學生的發展和提高為基本目標的。只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優化算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口算能力的培養。首先課堂教學應避免呆板與單一。可以多種形式進行口算的訓練。比如:低年級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如“開火車”、“找朋友”、“找門牌號”、“送信”、“對口令”、“奪紅旗”、“闖關”等;中年級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燈片或游戲進行訓練;高年級訓練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搶答、齊答、聽算、視算等;如果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訓練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堅持每節課前適當的進行口算訓練,相信一定能夠很快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同時要鼓勵學生把計算知識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學有所用,使學生產生成就感,獲得愉悅,這樣,會促使學生更加重視計算,重視數學,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知道:計算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最廣泛,教師可以取得家長的配合,經常讓學生有意識的參與購物、坐車、旅游等費用的計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口算應用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在做計算題時,往往有的學生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等不好的習慣造成錯誤。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也很重要。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
(1)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打草稿,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布置了計算題,有的同學直接口算,有的在書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寫上一兩個豎式,算是打草稿,這些都是不良的計算習慣。大多數的計算題,除了少數學生確實能夠直接口算出結果以外,大多數學生恐怕沒有這個能力。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草稿本,認認真真地打草稿,同時我在課堂上經常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嚴格督促學生落實,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會養成這一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檢查、驗算的習慣。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答案,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避免將15+5×(1-0.5),錯誤地算成20×(1-0.5)。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和連續的過程。同時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30.
[2]石順寬.小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及策略[J].小學教師,2007,(7、8):25-26.
[3]田瑩瑩.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J].黑龍江志史,2008,(13):93.
[4]望華茹.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3):173.
[5]沈柯亮.小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及改進對策[J].數學札記,2006,(1):50-51.
[6]沈艷玲.談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6):114-115.
作者簡介:
鄧宏偉(1970—),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本科,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