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
【摘要】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兩家企業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普及而興起的,并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兩家企業采取了合并戰略,從而達成雙贏狀態。基于這一情況,本文對滴滴快的打車實施合并戰略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滴滴快的打車合并戰略進行SWOT分析,指出自身優勢、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威脅。希望通過這樣的途徑來促進滴滴快的打車共同發展與穩定進步。
【關鍵詞】滴滴打車 快的打車 合并戰略
在網絡等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打車軟件興起并且為乘客、出租車之間建立了溝通橋梁,幫助用戶進行信息匹配,為乘客、出租車司機提供便捷服務。其中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是打車軟件行業中的重要代表,各自占據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自2012年成立以來,兩者長期處于競爭狀態。而伴隨著市場競爭形勢日益激烈,為獲取發展,滴滴、快的在2015年年初完成了戰略合并,并在短短的22天內完成了合并計劃。這一戰略的實施代表著兩者由競爭對手關系轉為戰略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市場,達到雙贏局面。
一、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合并戰略必要性分析
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兩家企業展開合并戰略是十分必要的,對于乘客、行業以及企業自身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第一,對乘客而言,滴滴快的打車戰略合并后,市場更加規范,服務質量提升,用戶使用打車軟件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合并后滴滴快的打車支持的付款方式增加,乘客可以選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方式付款[1]。第二,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本身已經是行業內的佼佼者,兩者合并后企業的規模擴大,傳統出租車市場對打車軟件的接受程度將會更高,使行業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提升;同時強強聯手有助于行業資源合理配置,降低資源浪費。第三,兩者合并前為了搶占市場,采取了為乘客提供補貼的優惠,而合并后在這一方面的資金成本投入縮減,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同時雙方的實力得到增強,推動企業規范化發展。
二、滴滴快的打車合并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戰略的實施具有內部優勢。第一,兩者在信息化技術水平、人力資源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合并代表著兩者可以回避自身劣勢,進而凸顯優勢,集中兩者力量共同發展。第二,兩者本身已經占據較大比例市場份額,具有固定的用戶基礎。第三,滴滴、快的的主要投資方來自騰訊、阿里巴巴等,合并后發展項目規劃具有十分堅實的資金基礎作為支持。第四,滴滴快的合并后,兩者在業務類型上的優勢更加顯著,從出租車、轉車等基礎類型,逐漸擴充到醫療服務轉車、滴滴巴士等更為豐富的類型,是開發市場潛能的重要助力。第五,滴滴快的具有良好的營銷模式,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中,營銷更是企業宣傳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兩家企業與教育、研究機構之間有著密切合作的關系,使得業務類型更加豐富。
(二)劣勢分析
滴滴快的合并戰略也存在內部劣勢。第一,盡管兩家企業合并后,在對乘客補貼方面的資金成本投入縮減,但與此同時打車軟件市場中仍然存有其他競爭對手,例如Uber就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之一,企業仍然需要在市場競爭中投入成本。第二,滴滴、快的合并后需要從獨立經營進行轉型,在此過程中企業各個部門、員工需要時間后才能夠充分融合。第三,打車軟件的技術水平仍然需要進步提升,目前滴滴快的打車軟件在運行過程中交車失敗、收費延遲等技術性故障仍然時有發生,給乘客留下不良印象,而這也成為滴滴快的合并戰略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第四,快的打車發展歷史存有負面新聞,例如司機欺詐等,引起了社會大眾的討論,具有一定的爭議性,而這對于品牌形象的建立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機會分析
第一,近年來國內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手機、互聯網日益普及,打車軟件開始走向更多人的生活,成為乘客出行的重要工具,而這也為滴滴快的打車戰略合并的實現創造了最為基礎的可能性。第二,就目前來看,國內使用打車軟件比較頻繁的仍然是一線、二線城市,主要用戶群體也集中在交通完善、信息程度高的經濟發達的城市與地區,但這一部分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并且市場逐漸趨向于飽和。相對而言在三線、四線城市中打車軟件的使用相對較小。而這也提示著滴滴快的打車應當將目光轉移到三線、四線城市當中,搶先占領這一部分市場,加大宣傳力度來培養固定用戶群體。第三,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對于出行也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享受到更高質量的乘車服務,而滴滴快的目前在業務類型上能夠滿足乘客的這一需求,因此也成為兩者合并戰略的重要機遇。
(四)威脅分析
滴滴快的戰略合并也面臨著周圍環境造成的威脅。第一,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仍然是滴滴快的合并后需要重視的問題。以Uber作為打車代表軟件市場內的競爭者給滴滴快的造成較大壓力,尤其是Uber進入市場后同樣采取了為用戶提供補貼的優惠政策,而滴滴快的也被迫重新面臨價格戰。第二,滴滴快的打車軟件的應用運行是建立在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基礎上的,而一旦進入到移動網絡環境不穩定的區域中,滴滴快的軟件則無法使用。第三,與傳統打車市場所產生的競爭。滴滴快的打車軟件的出現使得傳統出租車市場受到沖擊,這一部分出租車司機對滴滴快的打車軟件較為不滿,而這對于滴滴快的合并后的發展也較為不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兩家企業的戰略合并整體來看是具有較大優勢的,對于企業擴大規模,資源合理配置,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均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于此同時滴滴快的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市場競爭激烈,與傳統出租車市場之間存有沖突等。因此兩者合并后需要規避不足,發揮優勢,盡管解決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促使企業盡快融合。
參考文獻:
[1]張姍,盧素艷.互聯網企業并購整合的風險與防范——以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合并為例[J].企業管理,2017,(04).
[2]戴皖瑩.滴滴并購Uber的SWOT企業戰略——從SWOT分析利弊[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4).
[3]汪曉天.淺析企業合并帶來的經濟效益——以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為例[J].知識經濟,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