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柱
【摘要】目前國內醫院在后勤服務改革的進程中,普遍推行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以便讓其在市場環境中為醫療服務提供有效的支持。然而隨著醫改的逐步深入,公立醫院的規模化經營日益凸顯其優勢,如何為后勤服務社會化在廣闊的市場空間基礎上,體現醫院規模化經營的理念,探尋可行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采用態勢分析法,從醫院規模化經營的角度,探討后勤服務社會化的模式選擇問題。
【關鍵詞】公立醫院 后勤服務 ;社會化
隨著我國醫改的逐步深入,政府對于基礎醫療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對于大型公立醫院的投入卻不斷減少。與此同時,各種類型民營醫療機構正在加快進入醫療市場的步伐,大型公立醫院在面臨同級醫療機構激烈競爭的同時,還要滿足大眾的基本醫療需求,因此,大型公立醫院在保證醫療主業健康成長的基礎上,如何將自身非醫療業務進行規模化整合,提升醫院整體競爭力,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一、后勤服務社會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長期以來,醫院后勤形成的單一封閉的對內服務體系存在了很多弊端,具體表現為:一是后勤服務不講成本效益,造成了醫院人、財、物的極大浪費;二是后勤服務質量和數量不能與職工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影響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三是采用的管理手段單一,致使后勤服務缺乏應有的活力,造成后勤工作被動的局面。
后勤服務社會化是降低醫療服務成本的需要。現階段,隨著醫改的深入,醫療勞務價值逐步得到體現,基本醫療成本下降的空間已不是很大。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是醫院實行非醫療人員分流,減少經費開支的需要,有利于醫院充分利用人、財、物,避免勞動糾紛,有效地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提高競爭力。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有條件、有能力為醫院提供優質、高效的后勤服務保障,醫院后勤工作可充分利用這種社會資源。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以及深圳這一類型的一線城市,由于其市場大、競爭充分,物業管理服務發達,服務模式、服務品質、服務價格等很成熟,物業對各行業所需要的服務也極為熟悉。
醫院可利用現有的或節約的后勤服務資源為社會提供服務,拓寬服務渠道,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醫院自身有非常豐富的管理資源、設施設備資源、培訓資源,而且醫院的物業服務要求模式和品質一般都高于企業行業領域。因此,可以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培訓、科學管理,將其作為品牌向外輸出,獲取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后勤服務社會化模式分析
案例醫院目前床位4600張,原來小規模的和外包相結合的后勤服務模式已難以滿足醫院今后的快速發展,這里采用態勢分析法,為案例醫院選擇適合其發展的后勤社會化模式,即是否社會化以及如何社會化提供依據。
(一)基于態勢分析的服務模式
(1)優勢。實現人員分流,規避勞動糾紛;減少經費開支,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如污物處理、電梯維修、中心供氧等;后勤管理實現人事分離,強化監督力度,有利于管理質量和效率提高;可以達到節能降耗,提高效益、效率和質量。
(2)劣勢。監管與服務難以統一;后勤保障人員不穩定,流動性大;服務品質難以評估及改進;價格參差不齊,優劣難辨;全部外包或系統內社會化統一管理,容易形成壟斷,價格難詢、品質不易監管。
(3)機會。本地區醫療行業內,后勤保障資源供給不足,管理落后、人員素質較低、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不高;適合三級醫院管理的后勤保障服務專業化欠缺;醫療服務利潤空間有限,第三產業即后勤保障服務有待擴展,待醫療集團規模化后,在滿足醫院自身服務功能和后勤收支平衡的同時,將大力拓展外部市場,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4)威脅。后勤保障服務品牌建設,需經過2~3年的時間在建立品質、擴大市場的基礎上樹立品牌;新的醫療后勤保障品牌進入其他醫療機構或組織有一定障礙,需長期公關;業內物業公司對于市場較為熟悉。
(二)基于態勢分析的建議
(1)針對劣勢挑戰的建議:成立醫院下的二級法人性質的物業公司,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管理人員是“醫院人”,便于管控;對于服務品質不滿意的,可以通過人事或績效調整進行跟蹤考核,品質得以長期持續提高與保持;物業公司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一線服務人員跟物業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與醫院不存在人事關系,有效規避可能發生的勞動糾紛,逐步形成上有“醫院人”管理,中有穩定的業務骨干,下有一線服務人員的服務梯隊;物業公司設置專門的市場職能,定期或不定期充分考察物業市場,為業務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奠定基礎,為醫院周圍小區、酒店、寫字樓、商業服務區、學校等業主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2)針對威脅挑戰的建議:嘗試醫院洗滌業務歸入物業公司管理,為后勤拓展外圍洗滌市場打基礎;針對保潔、保衛、洗滌、消毒等業務,醫院自身的“三甲”運作標準高于其他公司,適時引入全新的服務理念和優秀培訓人才,建立培訓體系;物業人做物業的事,市場人做市場的事。前期通過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訓練,由物業公司將品牌和產品推向目標市場;通過各環節(就醫流程、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目標考核)強化客戶體驗,完善市場客戶需求調研機制,并持續跟蹤、密切關注主要競爭對手的動向、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三)基于態勢分析的結論
借鑒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諸多模式,以及社會化過程中針對可能遇到的各種劣勢和挑戰的建議,采取在醫院名下成立二級法人的物業公司,提供日常用具采購、保潔、保衛、水電、泥木、五金雜修、輸送、護工、洗滌、消毒滅菌、零售、租賃、餐飲等服務。將供氧、污物處理(污水、生活及醫療垃圾)、電梯維修、太平間等業務以競標方式外包給專業公司運作,并由物業公司監管。這樣既節約行政成本、避免勞動糾紛,又能為醫院后期發展形成新的支點。
參考文獻:
[1]朱鋒.對醫院實施后勤服務社會化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醫院管理,2014,(2).
[2]姚貴祥.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實踐及相關問題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
[3]唐蔚蔚,柴建軍,李巖,等.公立醫院后勤改革戰略模式選擇[J].中國醫院,2013.
[4]鄒鳴.專科醫院實施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探索[J].內蒙古中醫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