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宇宸
【摘要】中越兩國山水相依,邊境沿線的邊民長期進行著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中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兩國間的跨界民族也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情。本文以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影響,探討其發展趨勢,促進中越邊境跨界民族之間的交往,推動我國中越邊境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維護邊疆穩定。
【關鍵詞】中越邊境 跨界京族 交往互動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
2015年)的通知強調:提升沿邊開發開放水平。國家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和開放條件,目的是推動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探索與周邊國家建立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推動人民幣在周邊與當地貨幣共同流通,促進形成國際經濟走廊和經濟合作帶。要求推動基礎設施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加強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創造促進邊民參與邊境貿易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和環境。隨著國家經濟及對外開放程度的發展,中越邊境跨界民族之間的交往愈加密切,實現了文化、經濟的深入交流,在社會穩定和國家邊防建設中占據重要的政治意義。因此對中越邊境跨界民族交往互動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跨界京族為例進行研究。
一、背景概述
京族是我國重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我國京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地級市東興市境內,主要聚居在江平鎮的“京族三島”——巫頭島、山心島、萬尾島以及恒望、潭吉、紅坎、竹山等地區,其它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灣陸地上。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京族人口為2.8萬多人,其中,東興市京族人口1.9萬多人,是我國京族唯一聚居地。京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占據越南全國人口近90%,越有7800萬人。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影響著中越邊境文化、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通過分析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局限性,研究其交往互動的重要影響,探析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發展趨勢。
二、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局限性及解決對策
(1)中越邊境跨界京族的交往互動是跨界京族邊民之間自發的一種自由交往形式,但是跨界京族之間交往互動具有跨國性質,其分居在不同的國家地區。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必須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例如跨界京族之間哈節活動期間,除了使用邀請函坐船進行交往互動,還需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選擇通過國家口岸進行。雙邊進行活動都必須要當地市政府開具證明并取得同意。雖然國際上講民間交往不屬于外交交往,但是由于跨界京族其歷史特殊性和國家特殊性,所以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存在國家政治和個人身份等限制局限。
(2)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多種多樣,涉及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但是跨界京族為能達到同一國家民族之間交往互動那樣較為全面系統。跨界京族交往互動是基于民族文化情愫,主要以哈節和民間法事進行文化交流。在姻親等方面不多見,主要集中在本國內京族之間。其次,跨界京族之間交往互動主要以漁業為主,未能擴大其它經濟領域,形成繁榮的經濟貿易交往。最后跨界京族之間交往交通工具主要以海上漁船為主,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跨界京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
(3)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存在管理疏忽,導致出現不正常的犯罪活動,例如走私、偷渡、盜竊等犯罪活動,一定從程度上影響了跨界京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及發展。
(4)針對目前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局限性問題,首先需要積極地促進中越邊境跨界京族的交往互動,加強他們之間的學習交流、經濟貿易,增強他們之間的粘性,在雙方國家及政治允許的條件多舉行文化經濟交流論壇及活動,促進邊民互通有無。其次,改善中越邊境跨界京族的交通條件,打破以海上漁船為主的貿易往來,可以實現更加廣闊的經濟貿易及交通方式。最后中越兩國制定有效的邊境管理協議,實施嚴格的辦理辦法,加強中越邊境跨界京族的管理,杜絕走私、偷渡、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
三、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影響
(一)跨界京族交往互動促進邊民交流與學習
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能夠有效地促進雙邊關系的發展。中越邊境跨界京族具有相同的歷史文化基礎,但是隨著民族歷史發展的背景、環境、政治等因素的變化,導致中越跨界京族之間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區別。跨界京族交往互動能夠促進邊民交流與學習,越南京族可以向中國京族學習到優秀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國京族同樣可以吸收越南優秀的歷史文化,共同推動跨界京族文化的發展進步,進而影響邊境地區文化交流,形成共同的文化語言,讓邊境地區文化豐富多樣。
(二)跨界京族交往互動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發展
漁業是跨界京族支柱性產業,是跨界京族賴以生存的重要作業方式。隨著中越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國家開放政策的進步,跨界京族人民的開放意識和商業意識也在不斷加強。跨界京族逐漸從海洋漁業中走出來,實現邊境貿易,積極地開發海產養殖、旅游、運輸等產業,讓邊境地區的經濟形勢多樣化,積極有效地推動了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
(三)跨界京族交往互動促進邊境地區和平穩定
邊境地區的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和平穩定。只有和平穩定才能夠專心做好經濟發展。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不斷地融合邊境地區的文化,形成了文化共性,積極地發揮自身民族的優勢和特性,和平交流,穩定發展。同時跨界京族通過傳統的民族節日拉近跨界京族之間的情感,繼承與弘揚跨界京族的優秀文化,有利于培養兩國邊民的友誼。跨界京族交往互動對國家邊境的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跨界京族交往互動增強京族民族認同感
民族認同感是一種心理認同感,是對本民族文化、民族歷史及民族成員的認可及接受的一種情感心理表現,也是一種高度自覺的民族歸屬感。跨界民族區別于民族與民族國家的一種民族表現形式,主要還是講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系。跨界京族交往互動是其民族之間歷史、文化的一種緊密交流,是其民族文化繼承與弘揚的重要途徑。在共同的歷史淵源、民族特性、文化習慣下,跨界京族會有一種民族認同感,能夠在交往互動中反映不同國家的社會發展狀況,從而產生國家的認同感。
四、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發展趨勢
(一)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的內容多元化
隨著中國和越南兩國國家經濟政治的快速發展,兩國的開放程度也越來越開明。因此中越邊境地區政治條件和經濟條件得到有效地改善。將來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之間的交往互動內容將多元化發展。跨界京族文化交流也將從哈節、民間法事等傳統節日中拓展到中越文化、中越語言、跨界京族語言等多層次多方面上,不斷深入文化交流。跨界京族也將從文化、經濟貿易交往擴展到教育、科技等多方面上。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內容必將多元化發展。
(二)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旋律和平穩定
跨界京族的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會受到各自國家政治因素、文化環境等外界因素的束縛與影響,從而形成具有獨自特色的民族特點。但是,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互動旋律必定是和平穩定。長期以來,中越邊境跨界京族交往都以和平穩定為基調,不論中越兩國之前發生了多少次戰爭,跨界京族依然以其民族文化及民族認同感進行交流互動,他們兼顧國家文化生態機制及國家民族利益,跨界京族已經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沒有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
五、結束語
跨界京族是中越邊境地區重要的跨界民族,是維系中越邊境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中越邊境地區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各自國家政治約束和法律法規約束下,跨界京族之間交流互動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隨著各自國家的經濟政治開發,跨界京族交流互動也將越來越密切,并且將秉持和平穩定的主旋律,不斷地豐富交流內容,積極地推動中越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各自國家的穩定繁榮。
參考文獻:
[1]馮抒敏,袁鶯.京族成為我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N].中國民族報,2009.
[2]李莎莎.中越京族節日文化認同與中越邊境旅游業發展的關系[J]. 人間, 2015,(5).
[3]廖國一, 白愛萍.從哈節看北部灣京族的跨國交往[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1, (5).
[4]李崠.越南邊境民族政策對我國云南中越交界地區跨界民族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