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花
【摘要】英語寫作,不僅有利于英語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內化,還有助于英語技能的全面發展。但是,英語寫作又是廣大英語學習者最感頭痛的問題之一,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英語使用條件有限的農村地區。英語寫作成了學生的大頭難,甚至成為高考中的主要失分點之一。為了培養和提高農村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筆者將分析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提高 英語寫作能力 原因 建議
一、農村高中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因素
很多農村高中,教師上英語課,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提高學生的聽,說,讀能力和短語,句型,語法的訓練和講解上,從而忽視了英語寫作訓練。也正是由于缺乏對寫作課堂教學方式的認真研究、探討與歸納,英語寫作課要么機械訓練,要么采取回避態度,只在平時課后或單元測試中順帶講解而已,缺少系統訓練,因而,部分農村高中英語寫作課常常是流于形式。
(二)學生因素
由于農村地區的學生英語基礎本薄弱,單詞,短語和句型的積累有限。學生往往對英語寫作沒有熱情,再加上寫作訓練時間較少,寫作起來難以下筆,經常出錯,自信心常受挫,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學生便會有畏難情緒。一旦有了畏懼心理,很多學生便在考試時直接選擇放棄英語寫作部分,或是將前面的閱讀理解隨便抄上幾句。我每次改試卷時,都會遇到十幾張不寫英語作文的試卷。
二、農村地區高中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有
(1)語言基礎知識薄弱。國家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畢業生的認知詞匯量應該達到3500個,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應該達到800個。但實際上大多數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都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因此,詞匯量不足已成為農村高中生英語寫作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2)受漢語影響較深,使用中文句式,中文翻譯。在學生的作文中,見得最多的句式就是“chinese English”(漢語式英語)。由于長期受漢語結構和思維習慣的影響,不少學生在寫作時常常寫出些漢不漢英不英的句子來,如: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還有些學生用漢語拼音或漢字來幫助完成句子,完全沒有使用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
(3)單詞不熟,詞性不清。許多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的單詞關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在學生的作文中,隨處可以找到學生的單詞拼寫錯誤。如:quite 寫成quiet,happy寫成happly;
(4)除了上述幾個主要問他,學生英語寫作中還存在著審題馬虎,文體不清,格式不對;時態混亂,語法不清;不分段,書寫潦草等問題。
三、培養和提高農村高中生寫作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一)加強詞匯、語法、句型教學及訓練
打好語言能力基礎,詞匯量是寫作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教足詞匯量,還要講清楚每個詞的每個意義的使用條件、用法及搭配關系。
其實英語中的詞匯,語法和句型并不是單獨孤立存在的,因此在學習和記憶時,可以將他們放在一起,組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每天持之以恒的記十個單詞,十個短語和五個句型,堅持半學期,學生寫作文時一看到主題腦海里便會出現很多相關的句型,短語,也可以用簡單的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表達出來。
(二)多讀、多背好文章、范文
其實,高考作文那么幾大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按照不同體裁準備一些范文和模板讓學生進行背誦,由易到難,由短到長。背的多了,寫作水平自然也會提高。我堅持每個周讓班上前20名的學生背誦兩篇范文,期末考試后,我發現他們的寫作成績平均分提高了6分,最可喜的是學生能將之前背誦過的某些句子學以致用,語法錯誤也少多了。
(三)圍繞課文綜合訓練,促進寫作
當然只是一味的背誦好的詞、句、文章是不夠的。還應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所以在課文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
(1)聽寫能力與遣詞造句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堅持每次上課都聽寫一定量的單詞,要寫出單詞的拼寫形式,詞義解釋,詞類,并全批全改。然后定期默寫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限時閱讀訓練與課外泛讀。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加強學生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有助于鞏固和擴大學生詞匯量,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實踐證明學生平時課外閱讀面越寬,語言實踐量越大,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能力就越強。
(3)加強平時的限時訓練。如一周進行兩次限時寫作。30分鐘內寫出100詞左右的文章。
(4)提倡學生在寫作訓練時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分組討論要寫的內容,在討論中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四)多種形式批改,及時反饋
學生每寫一篇作文,都應該有相應的收獲,如果要達到如此效果,老師應該認真及時批改,并進行講評。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批改作文可以用多種形式進行。如:面批。這不僅可以增進和同學的了解,還能清楚地了解學生對作文的構思,及時進行糾正或表揚。同時,讓學生互相批改也很重要。這樣學生可以思考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五)訓練學生的英式思維
漢語和英語的思維表達有很大差異,但很多學生容易受到漢語思維的影響,喜歡字字對應般地翻譯。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漢譯英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總之,寫作是一項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它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作為教師,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田式國.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丁往道,吳冰.英語寫作基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顧曰國.英語教學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4]陳勤書,許文龍.英語高考“書面表達”訓練[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1998.
[5]李亞敏.語言輸入輸出理論對英語閱讀與寫作課的啟示[J].陜西教育,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