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摘要】政治興趣是民眾政治上的心理參與,反映在公民對政治和公共事務的關注上。政治興趣對民眾的政治參與具有重要的影響,是人們主動思考政治議題,參與政治討論,選擇政治立場,實現政治認同的基礎,政治興趣是政治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研究主題,但國內政治學界對政治興趣的研究還比較不足。
【關鍵詞】政治興趣 心理參與 政治參與
政治興趣是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但未被政治學者充分研究。在中國知網中以“政治興趣”為關鍵詞分別進行主題檢索、篇名檢索和全文檢索的結果顯示,政治學者對政治興趣主題的研究較少。以“政治興趣”的主題搜索為例,將11791篇相關文獻按學科分類,中等教育領域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有4799篇,高等教育領域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有1548篇,職業教育領域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有399篇,教育理論和教育管理領域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有291篇,而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領域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僅有482篇,占所有政治興趣研究文獻的4.09%,且其中有較高比例的研究是對其他國家或地區政治制度、政治態度及政治文化的討論,反映出國內政治學者對政治興趣這一主題的關注不足。
國內對政治興趣進行研究的文獻,大多是從思想教育的角度研究如何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少部分則是從理論分析的角度討論政治興趣與政治參與的關系,或是將政治興趣作為自變量或中介變量進行實證研究,缺乏將政治興趣視為因變量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討論的文獻。
在中國知網中輸入“政治興趣”進行關鍵詞檢索,符合檢索條件的文獻僅有9篇,其中4篇文章的研究中心是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的政治興趣,主題都是探討如何活躍政治課堂氣氛,提高教師講課技巧,培養學生對政治的關注和興趣。1篇文章的研究則是對政治興趣和政治參與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認為政治興趣對網絡政治參與有正向影響。其余四篇文獻從實證角度對政治興趣進行研究。其中,劉舒輝對西安體育學院15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的重心在于描述大學生對黨和國家的認同程度,參與政治團體的比例以及利用大眾媒體關注政治的頻率等,得出了被調查的大學生政治參與水平低且政治理論相對匱乏的結論;金玲暉的研究顯示,政治興趣會增強內部效能感,但政治興趣與外部效能感之間沒有顯著相關關系,在這篇文獻中,政治興趣作為自變量被研究。李瑩和林功成的討論了制度信任和政治興趣對政治參與的影響,認為政治興趣對制度信任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系具有調節作用,隨著政治興趣的提高,對制度不信任的公民采用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參與政治的可能性越大。在其分析中,政治興趣作為中介變量被研究。游淳惠和徐煜的研究顯示,政治興趣與政治意見表達和競選活動參與顯著相關,但與投票行為沒有顯著相關性。在這篇文獻中,政治興趣作為中介變量被研究。
政治興趣在國內研究中,多被視為政治參與,尤其是網絡政治參與的一個側面,缺少獨立對政治興趣進行研究的文獻。以政治興趣為研究主題的482篇文獻中,前100篇文獻的題目中包含“政治參與”的文獻有31篇,但沒有一篇文獻的題目中包含“政治興趣”。考察這31篇文獻發現,大多數研究的主題都是網絡政治參與,以及針對某些特定群體進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如韓曉寧和吳夢娜的《微博使用對網絡政治參與的影響研究:基于心理和工具性視角》和李亞妤的《互聯網使用、網絡社會交往與網絡政治參與——以沿海發達城市網民為例》,雖然這些文獻中包含了政治興趣,但都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題進行研究,僅僅探討了政治興趣對各類群體的網絡政治參與活動的影響,對政治興趣的關注還不夠。
政治興趣既是一個重要的學術研究主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分析民眾政治興趣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制,有助于針對性地解決阻礙民眾關心政治的現實因素,提高民眾的政治興趣水平。政治興趣領域的研究至關重要,但政治學者們尚未對其重要性有足夠的重視,導致研究政治興趣的文獻較少,分析影響民眾政治興趣的因素的文獻比較匱乏,因此需要學者們對政治興趣研究主題更加重視,對這一主題進行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靜.努力打造“政治興趣”課堂[J].考試周刊,2015.
[2]湯檢.如何有效培養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4.
[3]李虎君.如何激發中專生學習政治的興趣[J].新課程(上),2012.
[4]崔少華.新課改下政治教育之實用性教學探討[J].神州,2011.
[5]陳強,徐曉林.國外網絡政治參與研究述評[J].情報雜志,2012.
[6]劉舒輝.當前體育院校大學生的政治興趣與政治涵養的調查與研究——以西安體育學院學生為例[J].廣東科技,2011.
[7]金玲暉.社交媒體中的政治新聞娛樂化現象對中國大學生政治效能感的影響探析[D].南京大學,2016.
[8]李瑩,林功成.制度信任和政治興趣對政治參與的影響:以香港為個案[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
[9]游淳惠,徐煜.互聯網使用與政治參與關系的再審視:基于2012年臺灣地區TCS數據的實證分析[J].國際新聞界,2015.
[10]王法碩.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的途徑與影響因素——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實證研究[J].電子政務,2014.
[11]張明新,劉偉.互聯網的政治性使用與我國公眾的政治信任——一項經驗性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4.
[12]張明新.互聯網時代中國公眾的政治參與:檢驗政治知識的影響[J/OL].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13]韓曉寧,吳夢娜.微博使用對網絡政治參與的影響研究:基于心理和工具性視角[J].國際新聞界,2013.
[14]李亞妤.互聯網使用、網絡社會交往與網絡政治參與——以沿海發達城市網民為例[J].新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