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育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安全環保問題日漸突出,這幾乎成為了阻礙企業健康發展的痛點。特別是對于船舶制造企業來說,它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提升,但是其中也存在較多的環境污染等負面因素,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朝著新常態的方向邁進。本文將以船舶制造企業為例,來對如何構建企業安全環保文化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企業安全環保;船舶制造企業;文化
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建設不足,是目前船舶制造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很多船舶制造企業安全環保意識不足、安全環保優秀人才稀缺、生產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從而阻礙了船舶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通過重點研究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借鑒了該公司在企業安全環保文化中一些較為成熟的做法,從而初步強化了對于安全環保意識、優秀人才、生產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關注度,力求能夠對如何構建安全環保文化提供思路和經驗。
一、當前船舶制造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安全環保意識不足
當前船舶制造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之一在于,企業安全環保意識不足。在市場經濟競爭逐漸加劇的情況下,過于追求經濟的片面增長,幾乎成為了很多船舶制造企業的發展目標。而相比之下,企業安全環保意識淡薄,割裂了安全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朝著畸形的方向發展,從根本上降低了船舶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安全環保優秀人才稀缺
企業安全環保優秀人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船舶制造企業安全環保工作的開展。第一,企業人才不具備安全環保的能力,加上他們專業素質不夠精通,導致他們難以通過改進工藝和技術來減少環境污染。第二,不少企業員工缺乏對安全環保的理性認識,認為安全環保和企業經濟發展不存在相關關系,因而放松了自身安全環保意識,這極不利于船舶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缺乏科學化的生產管理制度
在很多船舶制造企業中,由于缺乏科學化的生產管理制度,導致企業安全環保文化構建缺乏理論基礎,影響了生態型企業的建立。第一,從制度層面來看,不少船舶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制度欠完善,特別是缺乏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制度的建設,導致安全環保缺乏理論基礎,不利于企業的生態化發展。第二,在對企業人員的管理上,忽視了對于人本地位的關懷,降低人員歸屬感,從而導致他們過分追求經濟指數和工資系數,根本無暇顧及企業安全環保,這對于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構建起到了阻礙作用。
二、如何構建企業安全環保文化——以船舶制造企業為例
(一)強化宣傳,提升企業安全環保意識
塑造健康的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就必須要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的安全環保意識,強化員工對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認同感。首先,注重對員工的引導,使之將工作與安全環保緊密結合起來,在工作中能夠自覺地踐行安全環保要求。其次,善于借助于多元化的宣傳手段,來有效推廣企業的安全環保工作,可以通過播放企業安全環保宣傳視頻、印發安全環保宣傳手冊等,來進一步地加深人員對于安全環保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個人的安全環保意識。此外,還應該積極向優秀的船舶制造企業學習,比如到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通過交流來認清企業安全環保存在的問題,從而來更好地實現正面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塑造。
(二)人才培養,增加安全環保教育投入
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企業人才的參與,要想有效構建企業的安全環保文化,就必須要注重人才的環保教育投入,全面提升人才的環保素質。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地方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在船廠設備硬件更新換代后,就有計劃對職工技術素質提高進行“安全環保教育投入”,從而在較短時間,組建出自己的生產安全、生產環保、企業安全管理等人才,形成企業新安全環保資源,并促進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效統一。因此,大多數的船舶制造企業都可以借鑒這種模式,一是可以通過專業化培訓,提升人才的環保意識和責任觀念,并以實際行動投入其中;二是提升人才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使之掌握更新的技術,以技術驅動來帶動企業安全環保,從而來促進船舶制造企業朝著健康的態勢前進。
(三)制度建設,全面優化生產管理方式
全面優化生產管理方式,并建立科學化的企業安全環保制度,是構建安全環保文化的重要保證。第一,對于企業生產來說,應該建立安全環保生產管理體制,積極做好企業安全環保頂層設計,從宏觀上制定橫向、縱向的管理制度,來促進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塑造。同時,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必須要嚴格地按照上述的管理制度進行活動開展,確保生產與安全環保工作的同步進行。第二,注重以人為本理念在制度建設中的體現。人是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塑造者和踐行者,在實踐過程中,必須要密切關注員工的主體意識和企業歸屬感,不斷地來喚醒他們內在的安全環保自覺性,從而成為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一部分,這對于引領企業朝著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船舶制造企業的發展,必須要遵循科學發展觀,堅持貫徹企業安全環保的理念,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效統一。構建企業安全環保文化,必須要強化宣傳,提升企業安全環保意識;加快人才培養,增加安全環保教育投入;制度建設,全面優化生產管理方式。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的促進船舶制造企業朝著生態化、環保化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張海國.企業文化在安全環保管理工作中的滲透[J].科技創業家,2013(11):232.
[2]孫強,周鵬.關于構建企業安全環保文化的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1):255.
[3]李志波.基于社會責任的企業安全文化建構[D].大慶石油學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