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要:國有企業掌握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但是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的難度也是最大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的難點,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為相關紀律審查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審查工作
一、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難點
(一)線索難找
國有企業部分案件非常難以發覺,他們常用的方式是利用制度上的漏洞來進行作案,還用勞務結算套現的方式來貪污。這些作案方法比較隱蔽,很難發覺,除非當事人進行舉報,然而受到利益驅使或者權利壓迫等原因,很少有人對其行為進行舉報,這就讓紀律審查工作很難開展。
(二)外部核查不易
國有企業中的部分案件與其他私企老板有關聯,在這種情況下,紀律審查工作常常難以進行。其原因是私企老板的相關信息很難收集到,案件的進展也就非常困難。
(三)維紀維利難
企業違反紀律的行為有時候也是為了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對其紀律檢查工作就很難進行裁決判定。正是由于紀律審查工作的這種處境,給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四)銀行查證無權限
多數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都涉及到大額經濟問題,這就需要通過相關銀行來獲取相應的犯罪數據。然而在調查權限上容易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具體數據得不到,最終讓工作難以開展。
(五)最佳移交時間難確定
移交案件的時間也是國有企業審查工作的瓶頸,早點移交有利于案件的偵破和審理,但是同時可能會牽扯出其他案件。這樣遭受損失的是企業,追回的贓款與企業關系不大,但是案件公審后企業的名譽會受損。如果晚點移交則容易讓案情惡化,甚至衍生出其他對企業不利的影響。所以,掌握好案件移交的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難點解決對策
(一)獲取案件線索的途徑
第一,效能監察。國有企業的部分案件主要是管理層在執行管理任務時沒有將工作執行到位,從而放水各種信息,最終造成了資金上的虧損。所以,在審查工作中要對管理的流程和管理成效進行監督和分析,對管理者在位時的工作效能進行評析。通過管理者對各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對比其管理管理的效果,判斷其各方面投入與產出是否成正相關。在這個分析過程中,就可以找到很多與案件相關的線索來。
第二,專項治理和專項檢查。國有企業的紀律檢查工作要與中央八項規定保持一致。在紀律審查工作中要對專項資金的流動去向進行檢查,根據資金的走向和資金項目的落實情況來衡量相關干部的工作質量,從而分析其是否有專項財務資金上的違紀現象。
第三,內部審計。經濟案件的線索與企業財務部門息息相關,紀律審查工作要與審計部門聯合作戰,對各種案件的財務往來進行分析。通過大量的財務數據分析,找到目標違紀者的財務收支矛盾,從而讓案件工作的審查早日水落石出。
(二)紀律審查的一般方法
第一,善于談話。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人員要善于與違紀者談話,并且在談話中把握節奏,掌握技巧,快速逼其就范。談話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根據違紀者的地理位置來決定。對于本地區的違紀者,可以在賓館等地點對其進行一到兩個小時的談話,談話結束后其就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對于外地的違紀者,要求審查人員和違紀者共同生活于一個賓館當中,談話中有行為自由,但是需要得到許可。兩種談話方式都要求審查者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問能力,從而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對于同吃同住的談話方式,審查者還需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可以根據其違紀人的行為來推測其心理,通過其日常接觸的人和處理的事情,在找到更多有價值的線索。最后,紀律審查人員要用自相矛盾的方式來詢問違紀者相關問題,追問出問題的真相。
第二,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人員必須要善于攻心。通常情況下,這類案件的違紀者都是高智商犯罪,其作案方法和手段非常高明。在具體的紀律審查工作中,要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對其進行詢問。在溝融過程中用攻心計來突破案件進展的防線,但違紀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失范時,審查組的工作人員要引導其走向正軌,減輕自己的過錯,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全企業的利益。
第三,國有企業紀律審計工作者必須要善于取證。常用的調查取證的方法有兩種,即由內而外和由外而內。通常情況下,對于貪污案件多用由內而外法,因為其將公家的物品或者資金轉移到自己的名下或者自己家屬的名下都會在企業內部留下相關的印記。這就為取證提供了客觀條件,并且在企業內部進行取證工作比較容易。對于收回一類的案件,多用從外而內法,受賄案件都非常隱蔽,企業內部相關人員也很少知道。對此,要對違紀者的人際關系進行處理調查,通過其人際關系網排查來鎖定對象,從而找到受賄證據。
第四,國企紀律檢查工作人員必須善于主動出擊。當下案件過程繁瑣,需要大量的證據,所以既要當事人口供,又要積極調查各種相關證據。當違紀者掩飾違法行為時,要用鐵的證據來對其反駁。這就需要紀律審查人員在調查取證中應用各種各樣的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紀律審查工作的難點主要在于取證線索和審查取證兩個大的方面。對于這兩個困難要采用各種方式來應對。這就需要紀律檢查工作者有活躍的思維,以案件為中心,找到與之相關的各個人物、企業和相關部門,然后再聯合這些方面來尋找線索,獲取證據。新時代紀律案件變得更加隱蔽和錯綜復雜,為了人民的利益,紀律審查工作者要創造性地進行工作,突破工作難點,保證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何艷.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紀律審查如何體現政治性——紀律審查就要體現“紀律”特點[J].中國紀檢監察,2015(08).
[2]師長青.從“查辦案件”到“紀律審查”意味著什么[J].中國紀檢監察,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