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要:領導干部的作風,歷來是社會行為規范的風向標,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抓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首先必須加強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對于沈陽油田來說,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則是能否實現“保百萬噸規模、建高效采油廠”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石和保證。
關鍵詞:干部素養;作風建設;政工
干部作風建設,不僅是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迫切需要,更是油田持續穩定發展的客觀要求。對于沈陽油田來說,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則是能否實現“保百萬噸規模、建高效采油廠”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石和保證。因此,必須針對當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實際,創新方法,進一步明確重要性、提高針對性,注重實效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源泉。
一、提高針對性,扭住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龍頭
一個政黨的領導干部作風好,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其執政基礎就穩固。一個政黨的領導干部作風不好,就必然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信任,其執政基礎就會逐漸瓦解。
(一)強化學習力,提升干部綜合素質
強化學習力,就是把學習作為一種職責需要,作為一種精神境界,作為一種終身追求,作為一種行為習慣,通過持續學習,將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提高工作水平、促進企業持續有效發展的實際工作能力。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學什么用什么,積極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經驗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理論聯系實際中,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努力成為政治堅定、思想解放、理論豐富、決策科學、業務精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二)強化擔當力,加強直線責任、屬地管理意識
強化擔當力,就是進一步理順企業或單位每個系統、每項工作之間的程序,強化溝通聯系,做到每項工作職責、每個工作環節的責任全部落實到人,承擔起與權力相匹配的責任,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以自身行動帶動和影響員工參與安全生產經營等各方面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在部署工作、制定措施時充分考慮基層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努力提高服務基層的水平。
(三)強化影響力,轉變工作作風
強化影響力,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嚴于律己樹正氣、勤勉廉潔樹形象、辦事公道樹威信、團結協助樹新風,在溝通交流中增加信任,在合作共事中增進理解,在解決問題中提升威信,在團結協作中提高效率。在了解安全生產經營情況的同時,多注意員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意見建議。多一些草根情節、多接一些地氣,將自身言行放在員工監督評價的火爐中“烤一烤”,多一些真情實況、多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多一些處理問題的措施。
二、注重實效性,牽住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牛鼻子”
我們黨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理論是非常深刻、充分而全面的,對于切實引導領導干部轉變作風產生了重大作用。但是,從現實來看,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脫節現象,差距很大。主要表現有“四多四少”,即:理論多、實踐少;講的多,做的少;制度多、落實少;要求多,監督少。筆者認為,要想取得實效,促使領導干部作風進一步提高,還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牢牢牽住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牛鼻子”。
(一)注重加強教育引導
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不僅需要對各級領導干部進行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認清危害,更關鍵的是加強教育引導。為什么有些問題總是在一部分領導干部身上存在?一些問題還愈益嚴重?是我們在理論上認識缺乏、認識不深嗎?不是。關鍵問題之一是在教育引導上存在不足,沒能使領導干部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成效始終不能令人滿意。我們要以教育引導領導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強化廉潔從業意識,把教育引導的過程內化為黨員、干部道德信念、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的過程。
(二)注重切實整改
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解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問題的關鍵。在干部作風上,為什么一些問題總是反復存在?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各級領導干部沒有對問題切實進行整改,真正落實在行動上。我們要以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反“四風”活動為契機,切實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維和觀念,切實解決影響和制約本單位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構建和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使領導干部工作有方向、行為有準則、生活有要求,從根本上約束黨員干部的行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三、總結
干部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必須長期抓、經常抓,一以貫之,促使黨員干部養成自覺遵守紀律、忠實實踐行為準則的良好習慣。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那樣:屋子是要經常打掃的,不經常打掃,就會積滿灰塵;人是要天天洗臉的,否則也會灰塵滿面。我們深深體會到,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貴在堅持,重在落實,成敗在執行,只有多管齊下,有的放矢才能見到良好效果,才能為實現“保百萬噸規模、建高效采油廠”目標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
參考文獻:
[1]邢樹欣.關于新時期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25).
[2]馬軍.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