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敦誠

摘要:當今我國微博事業繁榮發展,微博網民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微博這一便捷的信息傳播方式,更是在參政論政、民主監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由于網絡信息繁冗復雜,大量的失實信息不僅阻礙了社會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甚至制造了相應的社會矛盾。所以,嚴格規范微博民主監督、發揮社會促進作用勢在必行。
關鍵詞:微博;民主監督;政府應對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簡稱,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社交網絡平臺,用戶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實現信息的制作、分享和傳播。在我國,微博作為網民上網活動及表達自我觀點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更是起到了信息傳達、參政論政、民主監督的作用。
一、微博的民主監督作用及其利弊
(一)微博的民主監督作用
微博民主監督作用是網民通過在微博平臺對國家、社會生活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通過全體網民的關注、社會輿論對國家行政機關、政府管理機構等起到監督的作用。它不僅擁有廣泛關注、持續監督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信息傳達失誤、需要積極引導的不足。
(二)微博在民主監督中的優勢
1.信息時效性強,真正反映群眾心聲。當今社會,媒體業蓬勃發展,媒體行業百花齊放。其中,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等,經過長期的發展和規范,已逐步形成成熟業態。但是,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媒體性質的規范,傳統媒體一般在民主監督過程中,雖然也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相對網絡新媒體,特別是微博等方式,自身確實存在著不足。微博恰恰在對社會新聞的傳播快速程度上,體現了充分優勢。
2.以裂變式的方式,廣泛傳播民主監督信息。傳統的報紙和廣電媒體,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的受眾,但是相對于那些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報紙和廣電單位,更多的傳統媒體單位影響力并不客觀。它們往往集中于某省,甚至某市縣的范圍。而微博這一面對全世界的互聯網信息平臺,天生就具有傳播范圍廣泛的優勢。微博的傳播,是以網狀裂變的形式進行的,即一條信息發布以后,多個受眾成為信息獲取者,這些多個受眾通過轉發消息,繼而又有信息獲取者轉變為多個信息發布者,再次將信息發布給更多的受眾。
3.互動便利,能夠真正體現民聲。微博具有強大而便捷的互動機制,可以針對各種事件快速留言,表達訴求。因此,在進行社會民主監督的過程中,群眾樂于互動。而且,當今微博從注冊到發表的程序設置,參與者都是以匿名的身份參與其中,所以群眾在以匿名身份參與的過程中,就會打消很多顧慮,愿意在這個自己覺得安全的環境中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些意見多種多樣,與廣大網友的自身素質相關聯,意見中確實存在著諸多偏頗和過激之辭,但是同時也存在著真正反映民眾的肺腑之言。經過過濾分析后,往往能提煉出民眾真正的訴求。
4.意見廣泛,便于提煉監督處理方案。由于微博自身的設置、運行方式,使得其具備開放性的特點,只要所有人愿意注冊參與,那么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其中。如此,龐大的參與者能夠反映出社會各階層、各團體的意見,經過篩選過濾,往往能夠升華出各階層真實的意見。各階層、各團體的想法在此互相碰撞,在這個開放的公共討論空間里,由于參與人員眾多,所以各種建議和方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針對民主監督的各種激烈的討論與交鋒中,往往可以提煉出很多接地氣的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三)微博在民主監督中的弊端
雖然微博在各項社會監督中發揮了與以往各項監督機制不同的優勢,但是針對微博監督機制,我們也不禁進行了深入反思。當今網絡環境錯綜復雜,信息不全面、錯誤引導、甚至惡意攻擊等行為,也往往充斥在微博之中,不僅阻礙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降低了社會發展效率,甚至制造了相應的社會矛盾。究其原因,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1.監控不利造成負面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為各項信息的監控提出了挑戰。新形式、新問題、新動態的出現,讓相關法律法規出現了監管方面的滯后和缺失,在對網絡傳媒監控方面,缺失存在著相應的不足。
2.微博的匿名性,使得虛假信息不斷涌現。微博受眾廣泛,各種用戶充斥其中。有些用戶傳播真實信息、分享社會正能量,有些用戶為了出名、增加粉絲數等,散布虛假信息從而進行各種炒作。特別是基于微博運行的匿名性特點,部分用戶為了自身利益發布虛假信息,干擾網絡空間,影響社會正常秩序。不僅浪費了社會資源,而且造成了極大的干擾和惡劣影響。
3.用戶多樣,部分易受不實信息影響。微博用戶個人素養不一,文化程度不一,辨別篩選信息能力不一。部分受眾判斷力比較弱,在虛假信息,甚至惡意煽動信息的挑唆下,容易出現非理性的行為及現象,不能夠明辨是非,不能夠理性處理,從而進一步形成社會過激行為。
4.信息公信力不強、深度不夠。微博由于本身的優勢,在現代信息社會實現了快速傳播的效果,這方面傳統媒體難以比肩。但是,快速的特點也帶來了困擾。由于網絡傳播的信息大多從網民手中進行撰寫、拍攝、制作,在實現快速傳播的同時,也往往缺乏專業角度的篩選和辨別。再加上網民自身的素質不一,發布信息的同時也容易夾雜主觀色彩和情緒,往往造成信息失實。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非常有必要在積極引導微博進行正面監督的同時,也要對微博進行嚴格規范,從而極大降低其對社會民主監督過程中產生的不利影響。
二、以婁底房產局違規放假事件為例分析微博監督的利弊
事件回放
2017年2月16日下午4點,網友“伯樂不常有”通過微博及論壇發布信息稱,他在新年過后的第一天的工作日,到婁底市房產管理局辦理相關業務,但是還沒進門就遇到了阻礙。原來,房產局大門上張貼著“放假通知單”,原本只有7天的春節假期,卻被房產局自行改成了10天。
針對“婁底房產局違規放假事件”的發展進行如下輿情關注度分析:
由圖1可見,婁底房產局違規放假事件的輿情走勢有明顯起伏,總體走勢可分為醞釀期、爆發期和平息期三大階段:
醞釀期(2月16日-17日):2月16日網友“伯樂不常有”通過微博及論壇的方式,發布“婁底房產局違規放假”的消息后,由于信息傳播渠道的地域性、局限性,尚未掀起輿論熱潮。
爆發期(2月18日):2月18日,《法制日報》刊發的監督報道引爆輿論關注,婁底房產局工作人員一句“國務院好遙遠”成為輿論質疑與批判的焦點。當天《法制日報》網絡版的轉載量即高達335條;《Vista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新華視點等主流媒體也在微博中發布了該消息,引起網民熱議。當日下午,人民網刊發報道稱,婁底房產局就管理不到位向網民道歉,并表整頓決心。
降溫期(2月19日-21日):2月19日當地部門對婁底房產局進行如下處理:“違規放假”局長被免,全市作風建設整治行動啟動。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的跟進報道使其問責及整改行動在短時間內得到廣泛傳播。從輿情走勢看,微博關注熱潮開始降溫,輿論關注也開始下降,21日走向平息,相關報道量回落至100條以下,微博轉發量明顯降低。
三、針對微博民主監督發展現狀的政府應對
針對微博這一新生事物,在社會生活的各項民主監督中所體現出來的利弊,我們既要積極地引導它的優點,讓其充分發揮出優勢,同時也要主動地克服它的缺點,減少不必要的社會監督成本和副作用。所以,本文針對微博時代這一新形勢,為政府如何科學地規范微博的民主監督作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微博等形式的網絡監督進行全面立法、嚴格執法
全面立法、嚴格執法,特別是針對微博媒體,要進行全方面的規范。針對目前我國網絡媒體法律制度不健全、監管存在漏洞的現狀,一定要加緊法律層面的嚴格管理。針對網絡媒體,如微博、網站、微信個人賬戶、微信公眾賬戶等進行全面立法,杜絕虛假信息、惡意炒作,加大監管力度,對以身試法者嚴格執法,對傳播不實信息者及時規范,對惡意傳謠者嚴厲打擊。
(二)微博運營商建立微博運行審查制度并嚴格執行
微博運營商要進行第一層面的主動監管,對信息發布、信息回復等行為進行及時監管,如果發現微博中出現不當內容、錯誤信息時,要及時通知用戶進行主動的刪除和修改。同時,對制造惡意違法違規信息、造謠信息、錯誤信息等行為者予以監督和舉報,相關責任機關將進行嚴厲打擊。
(三)建立微博管理協會,引導提高微博用戶綜合素質
建立微博管理協會等民間組織,并在全國分級、分層進行推廣。設置微博引導專員,逐步提高微博用戶整體素質,提高微博用戶自覺抵制一些不良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對微博用戶的引導,使得他們自覺抵制虛假、惡意炒作、暴力等信息,維護網絡安全與秩序。
(四)各級政府要積極利用微博等有利手段,及時公開信息,占領輿論和道德制高點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誕生了眾多與傳統方式有別的互聯網監督工具。微博就是其中作用最突出的工具之一。截止目前,很多省市都開辟了自己的官方的微博通道,較為典型的浙江,已經形成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門全部開動官方微博,使微博很好地發揮政府信息傳達、熱點信息分析、社會事件引導的作用。事實上自2011年起,黨就提出相應的號召,“要創新社會管理方式,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
1.主動提高思想意識,切實轉變觀念。微博等網絡工具已經深入滲透進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級政府必須正確認識信息社會發展的新特點,主動適應網絡社會提出的各項新挑戰。各級政府,特別是領導層必須提高思想意識、轉變觀念,積極利用微博、網站、論壇等各種形式,廣開信息發布渠道,主動占領輿論宣傳的制高點。
2.深刻把握網絡規律,積極探尋管理辦法。一是要把握輿情發展的基本規律。過濾和轉移不實信息,避免網絡輿論產生不良炒作。二是關注網民炒作的敏感話題,盡早解決網民關心的各項社會事件,并予以及時通報。三是堅持“快速”要訣,一旦發現敏感、虛假、錯誤信息,官方要及時針對這些信息,發布準確信息進行辟謠,同時落實責任主體,開展民意互動,及時發布處理意見,打消網民的疑慮。
綜上所述,在網絡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級政府更不能落后于群眾,只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傳達的各種便利工具,才能在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方面處于不被動的地位。同時,積極利用已成熟的傳統媒體引導微博輿論。從而讓大眾全面了解事件的產生和發展,消解網民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