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 周徐娜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 湖南常德 415900)
高職院校高爾夫球技術教學中的輔助器材使用研究①
鄭青 周徐娜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 湖南常德 415900)
高爾夫球技術教學在我國開展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但目前還存在著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落后的情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個案研究法對高職院校高爾夫球技術教學中的輔助教學器材使用進行研究。提出三點建議: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個體的差異性;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先后順序;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也要有反復性。
高職院校 高爾夫球技術教學 輔助器材
1984年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的成立,標志著高爾夫球運動正式進入中國,至今不過30年的時間。而高爾夫球運動正式進入學科目錄,成為學科專業也就近10年的時間。
雖然10年來,高爾夫球運動和高爾夫球專業的教學在中國有高速的發展,但大部分從事高爾夫球專業教學的教師和教練都是從其他體育專業轉行過來。其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還不成體系,基本是依靠自我訓練過程中的體會和感覺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因本體感覺的差異性,導致學生認知的偏差和教學效果的弱化。
因此,此研究將以提高教學效果為導向,以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為原則,對高職學院高爾夫球技術教學中如何應用好輔助教學器材為對象進行研究。希望能為高職院校高爾夫球技術課程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1 研究對象
以高爾夫球技術教學中的錯誤動作矯正設備、身體姿勢調整設施、綜合訓練器材的運用三項為主要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個案研究法。
首先,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輔器材的更新也隨之日新月異。在文中所指的教輔器材,不僅僅限于以往實體形式的器材,也包括應用軟件、APP等無形但可操作的平臺。
3.1 錯誤動作矯正設備
高爾夫球運動的技術動作看起來簡單、輕松。但在實際的揮桿揮桿擊球過程中,重點在于要求人體在一個相對靜止的前提下,完成一系列的組合動作,才能在保證觸球準確性的情況下,爆發出強大的擊球力量,將球準確地擊打到預想的停球區域。更何況其中難點是在短時間內,人體既要完成重心的左右轉移,身體還要圍繞脊椎做旋轉,并且身體不允許有較大的起伏。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腿部的重心轉移和穩定、腰身的旋轉和發力、前臂的力量傳導和力量釋放以及手對高爾夫球桿的控制。

表1 錯誤動作矯正設備表

表2 身體姿勢調整設施表
因此,在構成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的諸多技術環節中,哪一個技術環節都不能忽視。只要有一個動作環節出現不規范或者失誤,都會對后面技術動作的正確性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導致整體動作的失誤。首先,會破壞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的整體平衡。其次會影響到擊球的準確性,導致擊球方向出現偏差或者使擊球距離大打折扣,不能使球停在理想的進攻位置。針對以上可能產生的錯誤高爾夫球揮桿動作,我們在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教學中可以運用到一些高爾夫球揮桿錯誤動作矯正設備。

表3 綜合訓練器材
表1中的5款高爾夫球揮桿技術錯誤動作矯正設備,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在高職學院高爾夫球技術教學過程中使用比例較高的幾款矯正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器械的物理作用使學生被動地保持某一技術動作的正確性,通過一定次數的練習后,學生逐漸適應了正確的技術動作,進而保持已達到的矯正錯誤動作的目的。
高爾夫揮桿平面儀是一個預設的高爾夫揮桿平面軌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的每一次揮桿都要緊貼預設的揮桿軌跡,從而達到揮桿平面,穩定揮桿節奏的目的;高爾夫揮桿屈臂矯正器和高爾夫揮桿屈腕矯正器是攜帶在手肘部和手腕部的穿戴型設備,學生在進行高爾夫球揮桿練習中,如果出現手臂肘部的過度彎曲,或者是手腕部的屈腕不正確,其設備上的彈片或自動彈開,以提示學生做出了不正確的揮桿練習動作;高爾夫球揮桿前臂固定帶,是一個用來固定雙臂之間距離和相對形狀的彈力帶,其作用是被動地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前臂動作,消除多余的抬手或聳肩動作;高爾夫激光推桿指示器,主要用于學生在果嶺推桿練習中的瞄球體系的建立,通過器械中發出的激光束,使瞄球點和球之間的連線垂直于推桿桿面,避免桿面開放或關閉的錯誤,提高果嶺上推球方向的準確性。
3.2 身體姿勢調整設施
單從運動項目的本身來講,高爾夫球運動是進入門檻最低的運動項目之一。不論男女,從剛剛學會走路的3歲小孩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只要身體健康都可以參與這項運動。這是因為高爾夫球運動對體能的要求不高,運動強度不大,沒有直接性的身體對抗,是以挑戰自我為主。因此,高爾夫球運動的揮桿技術動作,主要是圍繞合理的高爾夫球揮桿原理,根據個人身高、體重、力量、柔韌性等不同的身體指標的差異,來建立適合自己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體系。在這一過程中間,以下4個揮桿原理訓練設施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運用高爾夫球揮桿原理,建立自己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體系。
表2列出的這4款APP軟件大致功能基本相同,只是在具備細節上各有各的側重點。其主要功能都是通過以下4個步驟來完成。首先,通過硬件設備上的攝錄設備,如電腦上或手機上的攝像頭,來獲取學生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的整體影像資料,其中包括正面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和側面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其次,運用APP軟件中自帶的輔助工具對整個揮桿動作過程中的重點環節,如站姿瞄球環節、上揮桿環節、下揮桿環節、擊球環節等進行分別定位。然后,與視頻資料庫中的正確示范動作進行分屏同步比較。最后教師根據比較的結果,分析錯誤動作產生的原因,給出具體的改正建議和糾錯方法。這樣直觀的教學過程,使得學生更加清晰易懂地理解錯誤動作的產生原因,今后努力的方向也隨之更加明確。
3.3 綜合訓練器材
身體姿勢調整設施和錯誤動作矯正設備,都是針對高爾夫球揮桿技術中的某一技術環節或某一技術動作的錯誤進行糾正和調整的輔助器材。而高爾夫球運動需要在真實的球場環境中進行,不同的場地、不同的季節甚至天氣的變化,都會給球員帶來不同的挑戰,對高爾夫球運動揮桿技術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要主動適應這些變化。高爾夫球揮桿技術綜合訓練器材就能給予學生這些方面的鍛煉。
學生在綜合訓練器材上,通過切換不同的練習模式可以獲得不同的擊球體驗,啟用不同的輔助功能可以獲得自己揮桿的測量數據,如揮桿速度與擊球距離的關系成正比,球的側旋與擊球后球在空中的飛行軌跡有直接關系。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自己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
(1)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個體的差異性。切記所有的學生都盲目地使用同一種輔助器材。而應該首先通過教師的觀察和診斷,確定學生的錯誤后,針對性地使用輔助器材;(2)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先后順序。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使用不同的輔助器材。一般來講,初學者以錯誤動作矯正設備為主。待到學生有一定學習基礎和對高爾夫揮桿有一定理解后,可使用身體姿勢調整設施。最后,使用綜合訓練器材;(3)在高爾夫球技術教學輔助器材的使用過程中,也要有反復性。學生在高爾夫揮桿技術訓練中,其錯誤不是一成不變的。老問題解決了,新錯誤又出現了,甚至可能出現同一錯誤點反復出現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復多次地使用同一類輔助器材,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高爾夫球揮桿技術動作也是經常出現的。
[1]楊華鋒,陳煒.高爾夫教程[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趙震波.高爾夫全揮桿動作技術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3]王偉.高爾夫揮桿技術動作教學初探[J].科教導刊,2016(21): 61-62.
[4]趙海洋.青少年高爾夫球手揮桿技術動作運動學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
[5]孟慧芳,李格非.高爾夫全揮桿技術診斷——以武漢體育學院普修課2010級休閑班學生為例[J].運動,2014(22):54-56.
[6]伍方榮,王童.功能動作篩查在高爾夫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為例[J].運動,2014(12):48-52.
G80-32
A
2095-2813(2017)04(c)-01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61
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6C0377)。
鄭青(1981—),男,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