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燦
“站著借錢,跪著要債”,碰上“老賴”,不少人都遭遇過這樣憋屈的局面。雖說能通過訴訟渠道維權,但耗時長、成本高。面對越來越多的民間借貸糾紛,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長沙市司法局聯合發出通知,只要按要求辦理公證,可以直接拿著債權文書去法院申請執行。
別人借錢不還,想維權需要去法院起訴,可能要請律師……花費大量時間金錢還不一定有效。今后,這些問題可以避免,只要你在借錢給別人時,讓對方簽下接受強制執行的承諾書,并與債權文書一起公證,如果對方借錢不還,就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需要再走訴訟程序。
賦強公證全稱是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當債務人或其擔保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債權文書規定的義務時,債權人可依法憑公證機構簽發的執行證書,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或其擔保人強制執行的公證活動。與訴訟途徑清收債務相比,經過賦強公證的債務催收可節省3到9個月時間,還能節省一大筆訴訟費用。
賦強公證維權分三步:首先,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賦強公證;第二,在債務人或擔保人違約后,債權人向公證機構申請出具執行證書;第三,憑執行證書到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例1:借錢給好友王石,要錢才知對方叫
王實
相識多年的好友王石借錢,還主動寫下借條,郴州范先生直到起訴到法院才知道對方真名叫王實,而此時已經聯系不上好友。近日,郴州市汝城縣人民法院審理這起民間借貸案件,最終因為法院無法認定明確的被告,加上范先生證據不足,他不得不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
2014年9月,王石因為生意周轉需要資金,向范先生借款3萬元,并出具借條一份,當時王石還口頭向范先生承諾,一個月后一次性歸還借款。
幾個月過去了,王石并沒有履行承諾還款,范先生多次催討,王石還了6000元以后,就以種種理由拒絕償還借款,范先生無奈,只得將好友起訴到汝城縣人民法院。
法院立案后,經承辦法官查實,王石在借條借款人一欄寫的名字并非真名,名字一字之差,導致法院無法認定明確的被告,也無法送達相關法律文書。范先生蒙了,他與王石相識多年,平時不管是簽名還是自我介紹,他都自稱“王石”,沒想到他的本名不是這個,而是“王實”。
法官聯系上范先生所說的“王石”,他稱沒有借錢一事,案件審理無法正常開展。雖然范先生解釋說王石平時生活中都是用這個假名,但沒有書面證據證明。
此后,范先生因取證困難,在規定時間內難以取得相關證據,最后只好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
案例2:在欠款清單上簽字,不一定要還錢
搬運工幫包工頭送水泥,在水泥店的結算單上簽字,還經過包工頭同意,在確認欠款總額的欠條上簽字,衡陽的王強沒想到自己這個舉動會引來官司。水泥店老板把他和包工頭一起告上法院,要求兩人立即給付貨款9萬多元。近日,衡陽市衡陽縣人民法院宣判了該案。
2011年,衡陽縣一水泥店老板高某與包工頭彭方口頭約定,由高某向彭方所承包的工地提供水泥。此后,高某依約供應水泥,具體送貨事宜由王強與高某聯系。
2014年1月,高某與彭方聯系協商結算事宜,并制作了“彭方工地水泥欠款明細”清單,載明總欠款合計為9萬余元,表格下方打印有“欠款人(彭方)經欠人簽字”。由于彭方不在家,王強應彭方的安排來到高某處,應彭方要求在清單上簽署欠款金額。因彭方一直拖欠不還,高某遂向衡陽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彭方、王強立即給付所欠貨款9萬余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當庭陳述,認定高某與被告彭方之間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應受法律保護。且彭方當庭認可欠貨款9萬余元的事實,其應當償付欠款。
該案中,原告主張被告王強在欠款明細上簽字的行為構成債務加入,于法無據,法院不予采納。綜上,法院判決被告彭方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高某貨款9萬余元。
法官介紹,債務承擔,是指在不改變合同的前提下,經債權人同意,第三人自愿替債務人清償部分或全部債務。一般而言,債務承擔都有明確的合同約定,而在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是否構成債務承擔,則需要結合案件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法官建議:書寫借條大有講究
法官提醒,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起訴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民訴法作出這樣的規定,旨在避免發生由于被告身份不確定,無法送達、無人應訴、無法開庭審判的情況。借貸需謹慎,立據要仔細,在訂立合同、簽寫借條等民商事行為中,要注意收集對方的身份證明。
法官建議,書寫借條時,應寫明“借條”而非“欠條”或是“收條”,借出錢時,查看對方有效證件,在借條上寫明借錢雙方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甚至住所、單位等消息。借條中要寫明借款時間,并約定還款日期、利息等內容。借錢的金額大寫、小寫都寫清晰。
另外能申請賦強公證的不僅僅是借條、欠單等,還包括借款合同、借用合同、無財產擔保的租賃合同;賒欠貨物的債權文書;各種借據、欠單;還款(物)協議;以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學費、賠(補)償金為內容的協議等等。
費用方面,按照《湖南省公證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根據標的額收取,10萬元以下的500元,10萬元以上的按照不同比例收取。以50萬元為例,如果通過民事訴訟,僅一審的訴訟費用就需要8800元,而賦強公證費用為3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