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科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復習為例,對如何選擇合理科學的政治教學方式的教學措施展開相關討論,論證三條主線的復習策略具可操作性。
【關鍵詞】政治復習 三條主線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B-0147-02
教師在高三政治復習中,實施三條主線相貫穿的教學形式,可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下面對這三條主線進行詳細說明。
一、搭建自主學習之線,為復習布點
首先,教師要先進行復習布點,通過搭建自主學習的主線,使學生對復習內容引起重視,能夠主動的去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新課程標準對教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能夠了解教材的基本學科內容,還要培養他們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及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復習《文化與社會》這一章節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對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找出文化和社會的概念表述,采用樹型結構圖整理排列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中,可先將此章節分成兩個大部分,即“文化”和“社會”,隨后學生可自主總結“文化”這一章節中有哪些內容。比如說,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力量有哪些、文化與經濟、政治這三者有哪些聯系等。教師可將文化這一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點整理出來,然后讓學生一一對照的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完善學生腦中的思維邏輯構建。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所學內容也了解得更深刻,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將重點內容劃出來讓學生去記憶,自主學習的方法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將更有效。
教師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生之線時,還可結合數學符號與圖形,將所要考察的知識點內容以網狀、樹狀、逐層遞進等方式做成結構圖供學生參考,這樣可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與記憶效果。
搭建自主學習之線,是為了給學生復習的整個過程設立目的地,讓學生能夠有計劃有方向的去深入探究。就像梳理了一本教科書的知識點再讓學生去學習,學生用這種方法去準備考試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若教師的復習計劃沒有一個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學生就會迷失方向,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去努力。尤其是對于政治課程來說,哲學理論較枯燥,學生若囫圇吞棗的強記,不僅難以消化,還可能會引起反感,降低學習興趣,影響到整體的學習效果。
二、理清適時點撥之線,為復習解惑
推進高三政治復習,三條主線內容之二就是理清適時點撥之線。學生在政治復習的整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把握知識點的地方,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解決學生復習時所遇到的困惑。這項主線的實施,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及時總結、反思學生可能遇到的教學問題,也要求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避免學生在理解上產生偏差。
其次,理清適時點撥之線,教師還要對所要考察的內容與知識點進行詳細批注。政治學科內容的部分定義與概念比較相像,學生很容易混淆兩者。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仔細的對兩者進行區別,通過舉例子、找差異等方式,強化學生對這些知識內容的認知,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的繼承和文化的發展》這一章節中,“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傳統文化的意義”、“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創新”等內容都是這一章節的重難點。在學習這些內容時,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引導,要讓學生能夠清晰區分各個知識點的定義和概念。比如從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上來看,就可以從國家和個人這兩個角度展開敘述;再有我國繼承傳統文化所持有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而文化發展的實質就是文化創新,在創新型文化發展過程中社會實踐是起著決定性的因素……以此為例,教師要將這些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說明,將兩者進行比對,讓學生明晰其中的差別。教師還可定期展開集體討論活動,讓學生自己提出感到困惑的知識點,然后通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探討得出結論,從而達到理清學生思路的目的。定期掃清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以此強化學生的復習效率,讓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更加準確。
三、完善及時評價之線,為復習護航
最后,三條主線之三就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完善評價環節。鞏固是為了讓今后的復習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用以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和復習策略,從而鞏固學生的復習效果,提升復習效率。完善評價除了對實際復習環節過程中的各項內容進行評價,還包括對教師或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該環節中的評價結果,將是今后優化教學方式的重要參考。
人教版高中政治《我們的民族精神》這一章節中,教師最好先提出啟發性的問題:例如我們的民族(下轉第149頁)(上接第147頁)精神包括什么?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內涵有哪些?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等。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究,能對所要考察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就做好了第一步。另外,教師需要對學生提出的困惑進行及時總結和解釋。例如,學生易混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與愛國主義基本內涵這兩者的概念,教師可對兩者的差別進行詳細說明,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是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最后,要對復習進行雙向的總結和評價,鼓勵學生對教師的復習策略提意見,教師可對學生在復習中的表現提出看法,利用評價環節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實施學生自主學習的主線,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施理清疑難點的點撥之線,有利于學生理清思路,排除易錯點,從而保證學習的準確性;最后,教師要及時完善以評價為主的主線,讓學生查漏補缺,保障復習效果,從而取得理想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勁松.杜威教育目的觀中的民主思想探析[C]//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2009
[2]李 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C]//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2009
[3]高迎爽.社會人的和諧發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種解讀[C]//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2009
[4]鄭玉飛.理想與熱情的教育實踐者——三位美國教育家與設計教學法[C]//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2009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