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潔
【摘要】焦慮是一種負面情緒,一般認為會妨礙語言學習??谧g課堂中,學生經歷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本文旨在探索翻譯本科專業學生口譯學生焦慮的成因及其對策。語言能力、百科知識和專業主題知識、公眾演講技巧三個方面能力的欠缺時導致翻譯專業本科生口譯焦慮最主要的原因。提高雙語能力,充實百科知識和專業主題知識,提升公眾演講技巧,從而提升口譯能力,才有可能緩解口譯焦慮。
【關鍵詞】口譯焦慮 成因 策略
一、引言
交替傳譯是口譯的一種常用模式。在這種工作模式下,口譯員被要求在講話人說完一句話或一段話后的2-4秒內產出他/她的口譯產品,雖然可能有任務前準備、有筆記的輔助,口譯員仍然可能經受巨大的挑戰:聽力理解的困難、短期記憶超過負荷、長難句的處理、無法在瞬間找到對等詞匯、在眾目睽睽下發言帶來的心理壓力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口譯員產生焦慮的心理。根據口譯課堂的學生反饋和教師的觀察,學生在被老師提問當眾進行口譯的時候,會有心跳加速、聲音發抖、大腦突然空白(原先儲存在大腦中的短期記憶突然消失)、語音紊亂等表現。然而口譯學員在訓練過程必然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焦慮,而學習者的情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如果口譯學員在口譯訓練初期經歷高焦慮,可能會產生消極、挫敗的心理從而阻礙學習潛力的發揮。
二、研究背景
Horwitz Et Al.(1986)把焦慮定義為神經系統的一種不自覺反應,是緊張、擔憂、著急等的主觀感受。因此,焦慮往往會造成阻礙能力發揮的負面影響。焦慮從不同的來源可分為兩類,即個性焦慮和狀態焦慮。個性焦慮指人們性格中固有的長期的焦慮特征;狀態焦慮是對某種特殊事件作 出的反應,產生緊張不安的情緒??谧g焦慮一般被認為是狀態焦慮的一種。口譯焦慮自2006年起從外語學習焦慮中剝離出來,被界定為一種與口語、聽力、閱讀與寫作等具體外語技能并列的特定情境與技能的焦慮。康志峰(2010)提出了與以往焦慮整體論不同的口譯焦慮級度論。他把口譯焦慮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度,其中高焦慮使學生在交傳操作時高度緊張,對交傳的整個復雜過程有很大影響; 中焦慮對交傳操作具有 “催化劑”作用,產生促進效應; 低焦慮造成交傳操作反應時延長,使交傳任務完成滯后。Bontempo和Napier(2011)針對澳大利亞110名注冊手語譯員進行了研究,測量了 3個情感因素:自我效能、目標取向和負面情感。結果發現,情感穩定性能夠預測譯員自我評估的口譯能力,這里的情感穩定性由負面情感量表測量,包括焦慮和神經質表現,而自我效能與目標取向都不能預測口譯能力。因此,在眾多情感因素中,焦慮可能是與口譯能力最相關的因素。董燕萍(2013) 從口譯艱巨性、服務性和一般自信3個維度編制了20個問題,適用于檢測口譯學員的焦慮程度。鄧媛和朱健平(2016)在口譯認知心理和口譯策略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兩次實證調查發現,口譯認知加工焦慮和口譯策略呈顯著的負相關;焦慮狀態下口譯策略特別是分析推理性認知策略的使用受到明顯的影響;而較強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能力則會表現為較低的認知加工焦慮。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培養元認知策略意識和習慣,加強認知策略訓練,及多維度干預口譯焦慮的建議?,F有的口譯焦慮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理論概括、經驗總結、訪談等)考查口譯課堂、教師行為、口譯學習策略、口譯困難等因素對口譯焦慮的影響或關注口譯焦慮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如采用經驗性描述方法報告焦慮對口譯學員和譯員的影響,概括焦慮對口譯任務完成情況的影響。
三、口譯焦慮成因探析
1.語言能力有待提升。筆者所任教的學校從學生入學的第四個學期開始教授口譯課程。經過三個學期的語言學習和筆譯技巧學習,學生的語言能力雖然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進步,但是翻譯作為“聽說讀寫譯”五項外語技能當眾難度最高的一項,對語言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坝⒆g漢時聽不懂,漢譯英時說不出”是最常見的焦慮場景。尤其是漢譯英口譯,學生經常面臨著“可以復述出中文,但英文不知如何表達”的窘境。
2.百科知識和專業主題知識的缺失。在口譯屆,一直流傳著赫胥黎的傳世名言:“盡可能廣泛地涉獵各門學問,并且盡可能深入地擇一鉆研.”(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當口譯練習涉及較為專業的主題時,因為背景知識的欠缺,導致口譯的輸入和輸出都出現障礙時,課堂焦慮明顯提升,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挫敗感。
3.口譯技能亟待加強??谧g訓練的初期,學生因為短期記憶和筆記技巧不熟練導致的信息儲存率低,對于語言信息處理速度較慢而產生的長時間停頓,都會造成學生的焦慮情緒。根據課堂觀察,在記不住源語,而導致大腦瞬間空白的情況出現時,學生會感到焦慮尷尬,甚至挫敗,一般會選擇放棄口譯。
4.公眾演講技能尚未純熟。缺乏公眾演講技能訓練會導致學生在課堂提問時呈現高焦慮狀態,不能很好地監控口譯輸出,出現語音語調紊亂、聲音發顫、結巴等情況。出色的公眾演講技能保證口譯員的流暢輸出,即使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依然保證語音語調準確、音量語速適中、音色優美,讓觀眾能夠容易地接受口譯員的口譯。
四、應對策略
綜上分析,口譯焦慮幾乎會伴隨著所有的口譯活動。要緩解大學本科翻譯學生的口譯焦慮,需要從全面提高學生口譯能力入手。加強雙語能力,深化口譯技能的熟練程度,進一步訓練公眾演講技能,都有可能緩解學生的口譯焦慮。除此之外,學生也要主動面對口譯中的焦慮與壓力情緒。在訓練初期,給自己設定可以實際的目標并允許適量的錯誤。只有從克服焦慮情緒,持之以恒地練習,才有可能成為合格的口譯員。
參考文獻:
[1]Bontempo K & Napier J.Evaluating emotional stability as a predictor of interpreter competence and interpreting[J].Interpreting,2011,13(1):85-105.
[2]Chiang Y.Connecting Two Anxiety Constructs: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Interpretation Anxiety[D].Doctoral dissertation.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6.
[3]Horwitz E K.Horowitz M B &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2): 125-132.
[4]Kurz I.Physiological stress dur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 comparison of experts and novices.The interpreters Newsletter, 2003,(13):51-67.
[5]鄧媛,朱健平.口譯認知加工焦慮與口譯策略關系[J].湖南大學學報,2016(6):107-112.
[6]董燕萍,陳煥鵬,余志斌.口譯焦慮量表的研制[J].外語界. 2013,(6):57-64.
[7]康志峰.口譯中聽(譯兩種焦慮模態的認知心理管窺)[D].上海:復旦大學,2010.
[8]康志峰.口譯焦慮對交替傳譯的效應與影響[J].中國科技翻譯.2012(25):18-21.
[9]康志峰.口譯焦慮的動因、級度及其影響[J].外語研究.2011 (4):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