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婭芬
[摘要] 目的 研究調查社區糖尿病患者對疾病認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狀況。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臨滄市某社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8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問卷調查形式對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內容作調查,重點分析當前社區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基礎知識、自我護理知識需求,評估患者對疾病認知狀況,了解患者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探析患者對健康教育方式的期望。 結果 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控制以及對病癥預后改善知識需求最為迫切,同時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療效以及相關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知識需求也超過90%以上;患者對于相關疾病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多來自于醫護工作者的講解,占總比85.87%(158/184);對于健康教育方式多期望獲得醫護工作者的個體化宣教指導。 結論 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應針對患者健康知識的教育需求關注點進行詳細講解,提高患者自身以及家屬對糖尿病的正確認知能力,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正確認識糖尿病的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社區患者;疾病知識、健康教育;需求調查
[中圖分類號] R4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2(b)-0192-03
現代醫療早已全面認識糖尿病的危害,該病作為典型的終身性慢性病癥,若僅僅依靠降糖藥物做基礎處理,難以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1]。對此全面、專業的糖尿病健康知識教育顯得意義非凡;只有專業、正確的糖尿病知識才能確保患者糾正自我認知,提高自我糖尿病的護理管理水平,增強行為效應,保證高質量遵醫管控自身疾病的發展,確保糖尿病病情的延緩進展或停止進展,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質量[2]。為進一步提高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該文回顧性分析2016年臨滄市某社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84例資料,采取問卷調查形式評估患者對疾病認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狀況,期以指導合理的社區持續性健康教育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臨滄市某社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84例,均明確登記符合WHO(1999)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①人口學資料:年齡:49~73歲,均值(61.08±4.97)歲,性別:男性94例,女性90例;文化知識水平:文盲26例,小學文化22例,初中文化58例,高中(中專)文化48例,大專文化以上30例。②治療情況:102例(55.43%)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用藥,20例(10.87%)采取胰島素控糖,38例(20.65%)實施口服降糖用藥+胰島素注射治療,20例(10.87%)未明確系統治療方式,4例(2.17%)患者未采取有效的降糖治療。③個人習慣:58例(31.52%)對甜食無控制,26例(14.13%)伴有吸煙行為,86例(46.74%)注重飲食自我控制,且伴有運動行為。④病情監測:72例(39.13%)定期測量血壓,114例(61.96%)定期測量血糖,68例(36.96%)定期測量尿糖,56例(30.43%)患者無定期自我監測疾病行為。該次研究已排除伴有精神疾病,無法交流者,嚴重腫瘤疾病者。對該次問卷調查明確告知并愿意如實填寫。
1.2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表由醫務調查員2名對患者詳細講解各項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對糖尿病基礎知識、自我護理知識需求,患者對疾病認知狀況,患者在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患者對健康教育方式的期望等多個方面;若患者自行無法填寫問卷表,可通過口述由調查員做代替填寫,完成調查后當場回收問卷表,回收率達到100%(184/184)。
2 結果
2.1 糖尿病基本知識調查分析
經調查統計發現,184例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控制以及對病癥預后改善知識需求最為迫切,同時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療效以及相關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知識需求也超過90%以上;而患者對自我護理干預、飲食控制、血糖檢測等知識的教育也有著迫切需求。
2.2 疾病認知狀況、態度調查分析
患者在面對糖尿病控制的治療中積極配合率占85.87%(158/184),認為健康知識教育具有非常必要的重要意義者170例(92.39%)
2.3 患者在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情況調查
糖尿病患者對于相關疾病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多來自于醫務工作者的講解,占總比85.87%(158/184),患者自行查詢相關疾病知識資料占5.43%(10/184),余下7.61%(14/184)則通過家人、朋友來獲取相關健康知識;對于健康教育方式多期望獲得醫務工作者的個體化宣教指導,其次為同患病友的經驗之談與社區保健咨詢等方式。
3 討論
3.1 糖尿病干預行為指導
糖尿病作為終生性疾病,其治療不僅僅在于科學有效的醫療手段來遏制病癥的發展,同時也需要良好、健康的行為管理做持續性疾病控制[4]。只有全面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病情的危害、變化,加強自我護理認知意識,將甜食、吸煙等不良飲食習慣進行干預糾正,督促自身加強機體運動鍛煉,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利于疾病的防治與機體的健康。并且健康知識的教育也讓患者清晰認識疾病狀態,消除不必要的進展恐懼等心理情緒,正確面對疾病,提高自我防控糖尿病的信心[5]。
3.1 健康教育知識需求分析
在該次研究中發現,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控制以及對病癥預后改善知識需求最為迫切,同時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療效以及相關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等知識需求也超過90%以上;表明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治療、預后以及生命質量的控制方面更為關注;同時這類病患對自我護理干預、飲食控制、血糖檢測等知識的教育需求也極高,表明患者期望自身能正確掌控疾病的變化,增強自身護理管理質量,為今后的病情預后以及生活質量改善形成必要的知識能力支撐。因此在開展健康知識教育中,可結合患者需求關注重心合理制定教育知識內容,形成針對性、則重點宣教,提高自我接受教育積極性[6]。
3.2 疾病認知狀況、態度調查需求分析
該次調查結果發現,患者在面對糖尿病控制的治療中積極配合率占85.87%,認為健康知識教育具有非常必要的重要意義者占92.39%,證實糖尿病患者在面對健康知識教育的態度以及自我意愿均有著迫切需求,有著極高的積極性;對此在開展健康知識教育中,可加強患者對健康知識宣教內容的引導,讓患者及家屬主動參與配合,提高自身接受教育的積極性。
3.3 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需求分析
研究中發現,糖尿病患者對于相關疾病健康知識的獲取途徑多來自于醫務工作者的講解,患者自行查詢相關疾病知識資料與通過家人、朋友來獲取相關健康知識來源相對較低;其中醫務工作者的個體化宣教指導與社區保健咨詢等方式作為主要的健康知識需求途徑,需再此方面強化社區醫務工作者自身職業素養,提高專業知識,并形成全面的糖尿病防治知識拓展,結合患者自身實際情況的差異性開展個體化教育,針對患者感興趣或強烈關注點進行詳細講解,提高患者自身以及家屬對糖尿病的正確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