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學習遇到挫折的困境
小華是一位高一學生,性格內向沉靜,從小學習成績數一數二,是同齡人學習的榜樣。他還具備優秀的體育技能,曾獲得省級長跑比賽的冠軍。帶著這些榮耀,他上了一所當地最好的高中。新的學校聚集了各個地區選拔的尖子生,他學習上的優勢喪失了。而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可以考上名牌大學。他對自己的要求也十分嚴苛,只想著能夠考上第一名,不再花時間跑步,經常熬夜學習,但收效甚微。每次臨考前,他總感到自己注定失敗,認為自己很無能,心情沮喪。平時上課經常走神,期末考還出現“掛科”現象,同時還出現了失眠、食欲低下的情況。
了解他的情況后,心理咨詢師認為小華因為受到挫折而沒有做出及時調整,出現了心理和情緒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挫折常來源于過高的要求
受挫折心理在青少年中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它的產生大致可以歸于社會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和個體因素。長期以來,社會和學校給孩子灌輸的思想都是“考上大學是最好的出路”。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缺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關愛,這些都會給青少年帶來無形的壓力。處于身心劇變期的他們,當無法適應和協調環境帶來的改變時,就產生了膽怯、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甚至可逐漸演變成心理障礙。
小華在進入一所人才濟濟的高中后,學業成績不再名列前茅,家長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面對巨大的落差和父母的壓力時,他無法排解自己的苦悶,開始懷疑自己,也忽視了自己體育技能的優勢,最后產生了心理問題。
悅納自己,揚長避短
青少年遇到挫折在所難免,關鍵是如何應對。首先,家長應引導孩子悅納自我。有些孩子往往過分關注自己的不足,家長在引導孩子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可以讓孩子采取“補償法”。比如小華,雖然成績不再出類拔萃,但體育方面卻有特長,所以家長平時要多表揚孩子在體育方面的成績;家長還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及時的表揚,不能給孩子貼上“你真笨”這樣的灰色標簽。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與人比較。一些孩子往往將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做比較。生活中,家長要避免提及“別人家的孩子”。即使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也要注意揚孩子的長,避孩子的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就是要鍛造孩子堅強的意志力。生活中,父母要以實際行動為孩子做榜樣,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堅強意志,便會模仿學習。讓孩子適時參加爬山、跑步等需要耐心和意志力的體育活動,以增強孩子的毅力。偶爾給孩子制造一些“難題”,并鼓勵陪伴孩子一起克服,既提高孩子的耐挫性,又培養了親子感情,可謂一舉兩得。
TIPS
給孩子的5條抗挫折建議
1、 合理認識自我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正如硬幣有正反面一樣。在看到自己的不足時,還要看到自己的優點,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2、 積極地自我暗示,想象成功
當心生膽怯、自信心不足時,不妨在心底大聲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行!”“這沒什么大不了!”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穩定情緒,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同時,可以想象成功后的細節和場景,想象得越具體越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
3、 友好地看待挫折和失敗
事情本身其實無所謂好壞,當人們對事情賦予自己的評價和偏見時,就產生了苦惱和困惑。友好地看待生活和學習上的失敗經歷,把失敗當作成功的墊腳石,抱著學習的態度享受過程帶來的美好,以一顆平常心處之,反而有利于心理和人格的健康發展。
4、 準確定位,調整目標
理想每個人都有,難的是取舍和平衡。勇于拋棄不合理的目標,目標設定應合理,應當是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調整好目標,通過每一個小小的改變,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5、 善于向他人求助
求助他人是一種成熟的應對方式。如果自己缺乏力量,可以尋求長輩、朋友的幫助,讓信任的人幫助自己排解困擾。或者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從咨詢師的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促進自我反省和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