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政 裘佳敏(主任醫師)
專家簡介
裘佳敏 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圍產期保健,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等孕產期疑難雜癥的診治。
專家門診:周一全天(東院),周三上午(西院)
醫生手記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行,許多經歷過剖宮產的準媽媽心里都有個問號:頭胎剖宮產,二胎能否順產?其實不必忐忑,我院自2014年推出了VBAC(剖宮產后陰道分娩)門診,對有順產意愿的準媽媽進行專業評估。
以前曾聽老人常說,“分娩相當于一只腳踏入鬼門關。”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對于低危待產的孕婦,這種說法似乎有些夸張,但對于VBAC孕婦而言,這句話依然非常貼切。
張女士是堅定的順產擁護者,2013年生第一胎時因胎兒窘迫被迫剖宮產,多少覺得有些遺憾。懷上二胎后,她很注意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定期接受評估,終于拿到了順產“合格證”。宮口開4厘米時進入產房,半小時后開7厘米,但胎心如過山車一樣急速下降,用藥后仍不見好轉。瘢痕子宮加上胎心持續減速,所有醫生的心都懸了起來:胎兒窘迫?先兆子宮破裂?抑或其他?若繼續試產,風險太大;若放棄試產,對張女士來說似乎有些可惜。為了確保母兒安全,醫生還是當機立斷,與家屬真誠溝通后,準備緊急手術。經過緊張有序的轉運、麻醉后,上手術臺前,醫生再次為張女士查宮口,發現宮口已開全,胎頭在麻醉后也有下降,可經陰道分娩,但是需產鉗助產。所有醫生又緊張又興奮,再次與家屬溝通后,即刻行產鉗助產,幫助張女士分娩一女嬰。
聽著嬰兒清朗的啼哭聲,大家都松了一口氣。雖然經歷了半小時的驚心動魄,雖又產鉗助產,但母兒平安,也算部分圓了張女士的順產夢。一切都是值得的!
剖宮產后順產有哪些風險
難產 第一次剖宮產,如果是因為骨盆問題難以順產,或者因其他母體并發癥不得不手術,第二胎可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而需要手術。
子宮破裂 第一次剖宮產手術時,子宮下段是被切開并縫合過的,即使縫合技術非常高明,這個部位的肌層仍是相對比較薄弱的,分娩時的強大宮縮或胎頭與媽媽骨盆不匹配,會導致切口裂開,發生子宮破裂。子宮破裂是非常嚴重的產科并發癥,不僅可能在一瞬間奪走胎兒生命,母親也有生命危險。即便及時發現子宮破裂現象并即刻手術,也可能發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哪些情況下可嘗試剖宮產后順產
相信看到上述風險,很多準媽媽都會退縮。但實際上,只要做好風險評估,符合條件并順產成功的媽媽也很多。在我院建卡產檢的患者中,頭胎剖宮產、二胎愿意嘗試順產的約占30%,順產成功率約為90%。
符合以下條件,可嘗試剖宮產后順產。
分娩所在的醫院有搶救VBAC并發癥的能力和急救預案。
第一次剖宮產時手術順利,切口愈合良好,沒有產后出血及感染,手術中切口沒有延裂。
兩次分娩間隔時間大于18個月。
本次不存在剖宮產指征,如巨大兒、胎位不正、母體有嚴重產科并發癥等。
經B超檢查,確認子宮下段肌層連續。
以下情況嚴禁剖宮產后順產:有子宮破裂史、子宮肌瘤剔除術穿透宮腔史、兩次及以上子宮手術史,以及胎盤位于切口處。
溫馨提示:有意愿進行VBAC的準媽媽產檢時,醫生會在詳盡了解病史后,動態隨訪并評估。準媽媽們需要管住嘴、邁開腿,嚴格控制胎兒體重,了解VBAC的特殊性,并做好緊急手術的心理準備。產程中,醫生會嚴密并連續監測孕婦及寶寶的生命體征。若有胎兒窘迫和先兆子宮破裂等征象,會選擇即刻剖宮產,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