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佳++莫倩
【摘要】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游戲教學法作為新課改全面實施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在廣大幼師教育中得到應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我國游戲教學法在幼師英語教學的應用還存在一定問題有待解決。基于此,本文以優勢英語教學為切入點,對游戲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進行論述分析,以期能為我國幼師英語教學的良好發展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 幼兒教育 英語教學
前言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充分說明了興趣使學習最好的老師。為此,必須強化學習興趣在幼師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幼師教育今后的工作主要面向廣大的幼兒園教育,幼兒教育本身以興趣化學習與發展方向,就便要求幼師在無論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還是英語知識的傳授都要明確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路徑。為此,在幼師英語教學中要充分融入游戲化教學法,讓幼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亦學會利用該方法進行幼兒教育的傳教。
一、基于英語語言教學中游戲的定義及意義
1.基于英語語言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定義。“游戲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推進學習行為,基于英語語言教學中的游戲教學實質上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英語語言的教學,將英語與游戲相結合,使其以趣味性的形式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播。筆者認為,在幼師英語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幼師日后的工作方向,幼師的施教人群的3-6歲的幼兒。為此,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讓幼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通過趣味性的方式進行學習,同時也有力于其在日后的幼兒英語教學中運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施教。這便能夠讓幼兒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促進幼師英語專業素養提高的同時,亦能夠在日后的幼兒教育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實現極大的附加價值。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處于自身價值被認同的方向,這就要求幼師英語教學必須為其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并積極引導他們建立游戲教學的課堂模式。
2.基于英語語言教學中游戲的意義。
(1)提高幼師的學習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為此,在幼師英語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幼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游戲課堂教學法能夠通過游戲的方式建立游戲學習模式,進而讓學生在游戲課堂中邊娛樂邊學習,在積極有趣的課堂中學習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幼師的學習興趣,更能夠提高幼師英語學習的課堂參與性。讓幼師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讓英語教學在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中實現最優化教學,使幼師的英語學習質量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戲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個體學生的差異性,保障游戲教學方法的針對性,讓學生能夠在科學的游戲教學中得以長久保持新鮮感。
(2)豐富幼師的知識點。幼師教育往往針對的學生為十五六歲的學生,這部分人群正處于人生中的“活躍期”,其不僅擁有好動活潑的性格,更需要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幼師學校是特殊人才培養學校,除了專業性教學以外,還要對幼師學生進行文化課教育。在幼師英語教學中,若能夠良好的把控游戲教學法,便能夠幫助幼師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中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并習慣于通過有趣生動的游戲學習模式進行英語學習,最大幅度的提高英語學習質量。游戲化教學與其他教學法的本質區別不僅在于其具備趣味性,更在于其能夠增加幼師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英語語言的表達能力和英語語感,從而提高幼師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
(3)提高幼師學習的創造性。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通過集體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在英語教學的游戲課堂中。打破了教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不再在滿堂灌的學習方式中進行被動的學習。逐漸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課堂教學模式樹立起來,教師更多的在課堂中發揮引導的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英語游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并啟發學生之間在分組討論中對英語知識點進行分析。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碰撞,便能夠發散個人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并在討論中逐漸形成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促進幼師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當前幼師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以來,我國對英語教學模式的總結出了更多的經驗與方法。雖然,在近幾年的幼師教育中亦取得了一定進步,但受傳統教學思想與現實教學環境的影響,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為此,筆者對當前我國幼師英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具體如下:
1.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眾所周知,幼師培訓學校的學生多數處于初中教學年齡階段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往往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沒有形成良好的文化課學習習慣。為此,在幼師教育中,英語作為一門專業性的文化課科目,其在幼師教學中便難以有效的推進。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人受益終生,若想提高幼師的英語成績就必須強化幼師自身的英語學習習慣,讓其自主的進行英語學習。然而,當前幼師英語學習中存在著不良習慣,主要表現為:上課前期對英語課本缺乏良好的預習,英語學習缺乏科學的學習計劃,對后期的學習缺乏復習,上課期間學習的積極性較低,上課不認真聽講,遇到不感興趣的內容便走神等。這些都是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若不將這些學習習慣進行及時的糾正,會使幼師自身的學習效率降低,進而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2.課堂學習氣氛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低。幼師學生已經處于青春期階段,其對學習的重要性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認知。他們內心是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知道英語專業課的學習對他們未來的幼師職業生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他們發自內心的希望能夠將英語學習成績提高,學好英語這門課程。但幼師自身的年齡段正處于缺乏良好自控能力的階段。我國多數幼師英語課堂的學習氣氛較為枯燥乏味,教學方法仍然在沿用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中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學,缺乏英語課堂教學的參與性。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會降低,進而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欲望。幼師學生不希望這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枯燥的教學環境中,他們難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只能做一位課堂的“聆聽著”。